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门论语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501461
  • 作      者:
    (南宋)大慧杲,(南宋)竹庵编著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禅门论语:禅林宝训心解》:一部历久弥新的禅林宝典。来自智慧世界的教诲。大觉曰:“夫为一方主者,欲行所得之道而利于人,先须克己惠物,下心于一切,然后视金帛如粪土,则四众尊而归之矣”。
展开
作者简介
    大慧杲(1086-1163),宋代著名禅师,号妙喜,又号云门。俗姓奚,宣州(安徽)宁国人。十七岁出家后,参访洞山微、湛堂文准、圆悟克勤等师。在圆悟克勤座下开悟,嗣圆悟之法,名振京师。1126年得佛日大师之赐号,后住持径山能仁寺,宗风大振。一生爱国爱教,力主抗金,受秦桧迫害,先后流放至湖南、广东等地。1155年遇赦,1158年奉敕再度住持径山。大师辩才纵横,开创了对后世影响至巨的“参话头”法门。自他之后,历元、明、清、民国而至于今日的禅宗,基本上都沿袭了这种传统,使大慧杲的禅学成为禅宗史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禅学体系。同时,大慧杲终其一生倡导士大夫禅学,经过他的努力,禅学才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士大夫禅学也才真正成为了禅宗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br>    译者简介:<br>    林明珂,原名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研究馆员。长期致力于佛教文献、敦煌遗书的整理和研究,著有《敦煌遗书研究论集》等,发表50余篇论文。<br>    心解者简介:<br>    王绍璠,蒙古族。旅美台湾学者,现代禅文化的倡导者,零项修炼的创始人,南怀瑾先生的别传弟子。<br>    王先生的论著有:《从野兽到成佛》《只为辜恩始报恩》《禅门狮子心》《呼唤企业家心的回归》《呼唤企业家心的解放》《零项修炼》《禅与企业管理》《归零的智慧》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禅门论语:禅林宝训心解》涵盖了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之学的精蕴、要言,更贯通了禅师大德们对于经史子集纯熟的阐释和启发,内旨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中国文化和国学的认知与深解。<br>    中国禅宗丛林制度——以人心为本,以道德为回归的“丛林精神”远较西方所谓的“丛林法则”,更为文明化、人性化。
展开
精彩书摘
    【心解】真净初依黄龙未契,得顺和尚一番激励,乃知黄龙用途,再回黄龙依止七年。<br>    故真净出世洞山,则过访香城,以为酬谢;古德相交,总以知心为本,顺和尚赠偈,奖掖后进,推崇有道,恰如其分。<br>    至于真净初有不出入前之言,实为古来禅德一时之戏语;如汾阳昭禅师,得旨后亦隐居不出,后因缘契乃应世弘法。真净当亦如此。【原文】真净举广道者住五峰,舆议广疏拙,无应世才。逮广住持,精以治己,宽以临众,未几百废具举,衲子往来,竞争宣传。真净闻之日:“学者何易毁誉耶?予每见丛林窃议日,那个长老行道安众,那个长老不侵用常住,与众同甘苦。夫称善知识,为一寺之主,行道安众,不侵常住,与众同甘苦,固当为之,又何足道?如士大夫作官,为国安民,乃日我不受赃,不扰民。且不受赃,不扰民,岂分外事耶?”(山堂小参)【语译】广道者是瑞州九峰希广禅师,四川人,嗣真净克文大师,为南岳下十二世。希广禅师赋性仁慈爱物,不拘小节,因此丛林称他为广无心。<br>    五峰虚席,一天,真净克文和尚推举希广禅师住持,一时众人议论纷纷,都说希广为人粗心大意而且又拙钝,恐怕不是应世的人才。等希广住持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上下齐心合力,在不长的时间里把寺院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大家纷纷称赞希广禅师理众有方,真净克文听后感叹道:“唉,大家怎么能轻易地诽谤和赞誉一个人呢?我常常听见衲僧们议论说某个长老能精勤行道统理大众,某个长老不侵常住,能与寺僧同甘共苦。既然称为善知识就是要荷担如来家业,作为一寺之主,行持道法,安抚大众,不侵常住,与大家同甘共苦本是理所应当,怎么能值得称道呢?好像士大夫做官一样,治国安民本是分内事,而到处说我不受贿,我不鱼肉百姓,难道不受贿,不鱼肉百姓是分外事吗?”口是灾祸之源,也是折福的根本。【心解】佛法世法,均当以本分事为实务。为政之道,不受赃,不扰民,一心为人民服务,乃本分事也,何足道,又何必道;今日则不然,如此好官,报道有加,以为楷模。殊不知早失分寸,法乱人败,世风日下矣。<br>    修行之道,精进治心,乃佛法本分事,固当为之,何足论哉,何德论哉?一二衲子有此精行,则必嘉许有加,殊不知法道沦丧,丛林早败。<br>    真净此语,实为当政者,主持者,当头之棒喝也。<br>    【原文】<br>    真净住归宗,每岁化主纳疏,布帛云委,真净视之颦蹙,已而叹日:“信心膏血,予渐无德,何以克当?”(李商老日涉记)【语译】真净克文和尚住持庐山归宗寺时,每年化主定期回山交纳缘疏,钱谷布帛堆积如山,大师见这么多的钱粮布帛不以为喜,反以为忧,他皱着眉头说:“这些钱粮布帛都是施主的膏血,我非常惭愧,像我这样无道无德的人怎能消受得了如此丰厚的布施呢?”丛林有言: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修行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可不慎哉!【心解】《法华》有言:“一切治生产业皆与诸实相不相违背。”《易·系辞》曰:“何以守位日仁,何以聚人日财。”又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br>    自古丛林皆以纳疏收租为货殖之本,而供常住生计;苟若主持者无德,则与世间贪官污吏何以异别?<br>    真净此语,实具深义。 <br>    ……
展开
目录
译序<br>前言<br>导读<br>禅宗跟我们也有关系<br>尊莫尊乎道<br>善始善终<br>才出狼窝,又入虎口<br>阎王老子不怕你话多<br>无位真人是什么干屎橛<br>闺阁中物<br>好事不如无<br>王安石问鬼<br>祸患不必躲<br>牛来山中,水足草足<br>满床尽撒雪珍珠<br>听《出师表》悟道<br>君子忧道不忧贫<br>至人之情<br>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r>神情不动的和尚<br>剪指甲要剪到肉<br>知子莫若父<br>规矩的妙用舒州<br>《辩佞篇》里的智慧<br>以醍为毒药<br>阎王老子的赦书<br>血气行事的小人<br>杀心<br>狂禅干慧之流<br>一蟹不如一蟹<br>小人纵情<br>临机不让师<br>燃顶炼臂的傻瓜<br>狂心顿歇<br>恶俗,恶俗<br>柱杖活如龙<br>无非是病<br>英雄不问出处<br>真狮子吼,天籁之音<br>地炉无火客囊空<br>鸡子出壳不着力<br>不出尘劳,而作佛事<br>纲不纲,纪不纪<br>到死也没明白<br>人身难得好思量<br>世道·人心·禅——一代后记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