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慧心自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336772
  • 作      者:
    (美)杰克·康菲尔德著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商品《慧心自在》有两版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展开
作者简介
  生长在美国东岸的一个科学及知性的家庭。1963年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主修亚洲研究,在学期间受到陈博士的鼓励,开始学佛,1967年毕业后,立刻到东南亚修学,在阿姜查主持的巴蓬寺出家,他也曾经在马哈希法师和佛使比丘座下学习,并曾追随过西藏喇嘛、禅师、印度教上师。
  作者1972年回到美国,还俗,1976年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身兼佛学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两职。作者曾与约瑟夫·葛斯汀(Joseph Goldstein)合作建立“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Barre Massachusetts),也曾在科罗拉多州的那诺巴学院教学,及经常在美国、加拿大和世界各地举办密集禅修。他所到之处都受热烈欢迎,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内观教师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身为当代著名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专家的康菲尔德,结合佛法禅修与心理治疗两大领域的经验,写成了这本佛法的心理疗愈经典著作。
  《慧心自在》将禅修思想与现代心理学结合,并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中,且从心智的专注力和观照力转到心灵的情感疗愈。一开始就先从神圣性与慈悲谈起,勾勒出一种对心理学与人类生活的积极且正面的态度。
  《慧心自在》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佛法如何看待心理健康与意识;第二部分详细说明如何透过修习正念,以获得心灵的疗愈和觉醒;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如何转化不健康的情绪;第四部分讲解佛法心理疗愈学使用的方法,从专注与观想的力量,到复杂的认知上的训练,以及具有转化力量的社会实践;第五部分探讨意识最高境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即心灵极度安乐与解脱的状态。
  《慧心自在》语言平易近人,充满灵性的抚慰,又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并提供各类修行与治疗方法,也有很多成功的治疗案例。通过修行者的人生故事与觉醒历程,我们能找到包容万物的心灵力量,并对生命产生最深的信任,以及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获得崭新的视野与修炼方式。穿插文中的诗篇、哲语,以及每章后面的实修练习,为本书可读性增色不少。
展开
精彩书评
  本书是作者继《踏上心灵幽径》之后,有系统地整理出一套佛法的心理疗愈学……综观全书,以我多年的经验,这是一部比正向心理学还深刻的心理疗愈学,也是东方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
  ——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余德慧

  作者是心理学专家,跟从泰国当代高僧阿姜查学禅,能以现代心理学说明禅修的方法和过程,让读者一目了然,自修自学,让我叹为观止。本书活泼灵规,是有志学禅和疗愈身心者的好工具。
  ——中华维学会理事长郑振煌

  本书禅修者实际修持正念禅法、慈心禅或者愿意以好奇的心面对过去的创伤,走向疗愈之路。这样的路径能带领现代人直接找到解决生命当下与提升心灵的着力点。
  ——香光尼众佛学院副院长释自鼐
展开
精彩书摘
  著名的荣格心理分析学家罗伯特·约翰逊承认,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信赖自己的善良是非常困难的事。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最糟糕的恐惧和念头当做自己的真实面貌,即荣格所称的“暗区”。约翰逊写道:“奇怪,人们对其暗区的高贵面的抵制要强于他们对黑暗面的掩盖……发现自己具备深邃高贵的特性比发现自己是个庸碌之辈更加麻烦困难。”
  我们执著于局限和贫乏的自我认同,将它化为强烈的习性,以至于担心一旦没有认同我们会无所适从。如果完全了解我们的神圣性,就会导致根本的生命变化,它可能要求我们承担大事。而且我们的某部分会知道,恐惧和受损的那个自我并不是真我。我们每人都需要找到让自己通向完满和自由的道路。
  要在我的家庭看到我本身的善性是困难的。我最早记得的是父亲可怕而喜怒无常的暴力形象,母亲被打得鼻青脸肿而惶恐未定,还有四个男孩的疑惑,他们心里都在想:“我们怎么会生在这个家庭?”每当父亲把车开进车道,我们都会屏息静气。好的时候,他是体贴而幽默的,我们也感到轻松,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躲藏起来,避开他一触即发的怒气和滔滔责骂。全家旅行时,父亲会因压力过大而抓住母亲的头撞向挡风玻璃,或者因为其他驾车者的犯规行为而责罚孩子们。我记得我父亲的祖母劝我母亲不要同父亲离婚:“至少他有时会保住一份工作,不像精神病院的那些人那么疯狂。”
  我也知道,这种不快不一定全都会发生。我还记得,六七岁时,在父母吵架的痛苦日子里,我离家出走。我心里面有某样东西让我觉得我不属于这个家,仿佛我投错了家。同儿童们一样,我有时会幻想,有一天有人敲门,进来一个文雅的绅士,问我的名字。然后他就说,杰克和他的兄弟们是秘密地安置于这个家的,但是现在他真正的父母,即国王和王后,要他回到他真正的家。这些童年幻想激起了我生命中最强烈的追求之一,渴望成为某种有价值而且真实的东西的一部分。我在寻求我那生而高贵的真家。
  在愤世嫉俗习以为常的那些年代,我们可以把原始善性仅仅视为一个鼓舞人心的说法,但是通过它的聚焦,我们会发现一条完全不同的观看和生存之路:这条路的目的是改变我们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庞大的人类悲苦,也不意味着我们让自己愚蠢地屈从于喜怒无常甚或暴力的个人。其实,要发现他人人格的尊贵,必须了解他们的苦难。佛法心理疗愈学原则中最主要的是“四圣谛”,它起始就要了解人类生活里不可避免的苦难。这个真理难以用现代文化讲述,因为现代文化中人被教育得要不计代价避开不舒适,在这个文化里“追求幸福”成了“幸福的权利”。而只要我们在受苦,那么了解受苦的真相就总是那么新鲜和有益。
  ……
展开
目录
导读
第一部分 你到底是谁?
1 神圣性
2 用慈爱拥抱世界
3 谁在镜中看?
4 意识的染着
5 自我的神秘幻象
6 从整体到个人
第二部分 正念观照…
7 正念的释放力
8 人身难得
9 情感之河
10 叙事之心
11 远古潜意识
第三部分 转变苦因
12 佛教人格类型
13 化欲望为充实
14 超越憎恨到无争
15 离妄向智
第四部分 寻求自由
16 受苦与放下
17 心的指引
18 神圣形象
19 心行
20 静定和心的奥秘
第五部分 实证慧心
21 美德、救赎与宽恕
22 菩萨
23 中道的智慧
24 觉醒的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