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醉龙
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在广东中山、珠海一带流行舞醉龙,又称醉龙舞,因为需要舞龙者在醉意朦胧中起舞。
舞醉龙和一般的舞龙不同,它的道具只有龙头、龙尾两截,没有龙身,表演时也只需要两个人各自拿着龙头和龙尾舞动。最初并没有固定的程式,任由舞者即兴发挥,现在则一般会按照一定的套路来舞。与众不同的是舞龙者必须喝下大量的酒,乘着酒兴,在醉意朦胧中舞动龙头,龙尾。做到形醉而意不乱。舞者们时而腾空而上如飞龙在天,时而轻盈稳健如白鹤展翅,时而又如金鸡独立,舞者们带着醉意的精彩表演,令在场的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
舞醉龙起源于数百年前的广东香山县。相传这里以前有一条河名叫“龙塘仔树坑”。一天,有一个和尚下山到河边洗浴,突然看到一条大蟒向他扑过来,和尚一时情急,拔出随身携带的宝剑,将蟒蛇斩分成蛇头、蛇身、蛇尾好几截。正在这时,一个喝醉的老人路过此地,看到被和尚斩成好几截的蟒蛇,醉意朦胧中他拿起蛇头和蛇尾随意挥舞。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老人手中的断蛇居然变成一条龙腾空而去。而余下的几截蛇身则变成了树,民间把它们称为“栾樨树”。这几棵树不到几个月就长得非常茂盛,每到四月还会发出阵阵香气。
有一年,香山县流行瘟疫,一时无药可医,很多人为此失去了性命。有人偶然将“栾樨树”的树叶搓烂,拌进糖水里给染上瘟疫的小孩子喝,没想到小孩竟然痊愈了。不久,人们的病也都被栾樨叶治好了。民间开始流传这能治好病的栾樨叶是受到了那条蟒蛇变成龙的血的滋润,因此以后的每年农历四月,人们便以栾樨做成栾樨饼,供奉龙神,祈求除病延年。香山人对这条神龙非常感激,便以舞只有龙头和龙尾的醉龙来纪念它,一直延续百年。
如今,在广东一带,舞醉龙仍然非常盛行。每年的四月初八,人们都要舞着醉龙,敲锣打鼓,沿着街道巡游,十分热闹。舞醉龙因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已经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赛龙舟
龙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神奇动物,中国人喜欢龙,崇拜龙,也创造出许多和龙有关的节日,闻一多先生就曾经把端午节称为“龙的节日”,究其原因,大概与端午节赛龙舟这项传统活动有关。
史书记载,赛龙舟最初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受朝中权贵排挤,有心救国而无力回天,自投汨罗江。人们怕江里的鱼将屉原的身体吃掉,就把用糯米做成的粽子抛向江中,并借划龙舟来驱散江里的鱼。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形成了赛龙舟习俗。这种说法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指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可靠,早在屈原投汨罗江之前,民间就已经有了赛龙舟的习俗。屈原自己就曾在《九歌·东君》中写道“驾龙辅兮乘雷”,这是关于龙舟较早的记载。而较为准确的说法是,“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存在。当时人们通过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来进行竞技比赛,娱神也娱人,是一种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祭仪节目。
不同时期的龙舟竞渡有着各式各样的时代特色。
唐宋时期是龙舟竞渡最为繁盛的年代。唐代张建封在《竞渡歌》中如此描述:“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千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相目如瞬。”由此可以想见其场面之宏大与热闹纷繁。而龙舟本身也特别精致而且奢华,在不少画作中均有体现,如南宋画院待诏李嵩所画《中天戏水册》中的大龙舟,舟身庞大宏伟,数层楼台建于其上,整个龙舟显得金碧辉煌。元代画家王振鹏的《宝津竞渡图卷》、《龙舟图卷》,清人所画《十二月令图·五月景》中对龙舟也有详细而精妙的刻画。
到了清代,龙舟竞渡的习俗更是得到上至皇室,下至百姓的喜爱。据《清朝野史大观》卷二记载:“顺治十一年端午,召内大臣大学士等乘龙舸,游西苑,至北桥登岸,幸南台欢宴至暮。自后遇午日,宫中每以龙舟酬次。乾隆间,五日则奉慈舆至御园观龙舟。圣驾在望瀛洲(亭名)。王公大臣及内廷词臣,亦得与宴赏。其东则蓬岛瑶台,皇太后观竞渡处也。嘉庆间,移于澄虚榭宴赏。高宗诗云:‘中流九龙舟,谁肯相参差。’仁宗诗云:‘九龙顺轨原无竞。’据此可识龙舟之数。道光初年,尚沿竞渡故事,其后停止。”由此看来,赛龙舟在当时已经成为统治者与民同乐的方式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赛龙舟也有了新的内容和寓意,人们不再简单地把赛龙舟看作是宗教祭祀的一种,更多的是通过赛龙舟这种竞技和表演形式,欢聚一堂,表达和传递浓浓的情意。如今,赛龙舟已经以其丰富的表演内容和较强的娱乐性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参与,20lO年广州亚运会将其正式列为比赛项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