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气候
台北市位于北纬25°线附近,又因为是在海岛上,地处东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深受干冷的蒙古高压与暖湿的太平洋高压交互影响,形成了副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通常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有时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气候变化影响,也会出现较暖的冬天,或是较冷的春天(如2005年2-3月蒙古高压带来的强烈冷气团,使得台北的温度少见地降至5.6℃,邻近台北的淡水更出现3.9℃的低温)。由于位于东亚季风带内,因此气候也受东北季风影响(冬季由东北方吹来含有许多水汽的季风,此风也是在冬季带给台湾北部降水的主要来源)。也因为有东北季风的影响,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断流的问题。台北市境内的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以及自淡水河分出的新店溪流经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峒、大稻埕)、万华、公馆、景美等地的市区边界(淡水河主河道往西南续接大汉溪)。基隆河于关渡一带自淡水河分出,流经社子、士林、大直、内湖、松山、南港后,出台北市境继续流经台北县汐止、基隆市等地。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特征:因为市区主要位于台北盆地中,气候也深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夏季由于盆地周围的高山而不易使热气排出,使得市内的气温通常较周围的地区高出1-2℃。进入冬季后,市区周围的山地与丘陵地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后,由于蒙古高压与太平洋高压交会形成锋面,使得台湾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台北的降雨天数也会增加。夏季也经常会因为上升气流旺盛,形成午后雷阵雨。
(三)经济
台北市在台湾经济体系中,扮演金融、媒体、电信营运中心的关键性的角色。产业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随着高所得而来的高消费能力及产业结构变迁,第三级产业占台北市整体产业比重达近9成。当中包含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服务、运输仓储、通信、工商服务等。服务业的盛行,让台北市成为一座生活必需品相当容易取得的城市。
另外,台北市科技接受度相当高,以资讯高速公路为目标的台北,有线上网率、无线上网率等指标,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对新事物的尝试和一窝蜂的特性并不限于科技方面,历年来出现的像是葡式蛋挞(1999年)、HELLO KITTY娃娃(2002年)、乐透(2003年)、动画角色磁铁(2005年)、甜甜圈(2005年)等“郁金香式”热潮即为一例。产业分布于台湾其他都市(如新竹、高雄等地)的中、大型企业,大部分都将总公司设于台北市,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台北市是台湾的重要枢纽,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估算台北市的人均GDP为48400美元,是全台湾16111美元的3倍。与亚洲各城市相比,仅次于东京65453美元,比香港、新加坡、首尔还高。
劳动力方面,到2006年3月底为止,15岁以上的人口约有213万,劳动力有118.6万人,就业者有114万人,失业者4.6万人,非劳动力94.4万人;劳动力参与率55.7%,失业率3.9%。
在外籍劳工方面,到2007年7月底为止,台北市有49251名外国专业人员(所谓的白领外劳),数量是全台湾最多的;而所谓的蓝领外劳则有36778人,也是全台湾第3多。
2009年台北市GDP高达8632.82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第5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