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城市
1.1 国家创新与创新型国家
1.2 创新理论与实践
1.2.1 创新理论的提出与要义
1.2.2 创新理论的发展与挑战
1.2.3 创新催生知识经济
1.2.4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成为创新的核心
1.2.5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创新凸显,创新潮流涌动
1.2.6 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使创新领域更加宽广
1.3 创新与系统动力增长理论
1.3.1 价值形态生产函数建模及其增长方程
1.3.2 知识生产函数建模及其增长方程
1.3.3 系统动力增长理论
1.4 城市创新与创新型城市
1.4.1 城市创新理论与城市化
1.4.2 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现代化研究评述
1.4.3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研究进展
第二章 基础资源整合利用、发展水平与潜力
2.1 基础资源总量与资源强度
2.1.1 人口资源
2.1.2 城市幅员
2.1.3 经济总量及经济强度
2.1.4 城市建设效率与水平
2.2 城市实力、发展水平与潜力
2.2.1 我国主要都市圈的发展水平与竞争力
2.2.2 济南发展水平与发展潜力
2.3 第二产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发展水平
2.3.1 第二产业规模与速度
2.3.2 成本产出率与其增速
2.3.3 第二产业的要素结构分析
2.4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2.5 城市化水平及预期
2.6 财政收支及发展趋势
2.6.1 财政收入和人均财政收入
2.6.2 人均财政支出及收支平衡
2.6.3 财政收入结构状态
2.7 城市基础设施、基本服务与民生
2.7.1 市区人均家庭用水、用电、两气(液化石油气及煤气)普及率
2.7.2 人均道路面积和万人公交车辆占有
2.7.3 人均移动电话、人均互联网和人均邮电费用
2.7.4 全市公共图书与医疗卫生设施
2.7.5 就业状况与在岗(单位)人员平均工资
2.7.6 人均储蓄
2.7.7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三章 城市宜居性与资源环境瓶颈
3.1 济南发展的瓶颈资源条件与整合利用水平
3.1.1 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构成极大威胁
3.1.2 能源安全和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3.1.3 土地已成为瓶颈资源
3.2 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环境改善
3.2.1 生态修复难度较大
3.2.2 水环境质量不高
3.2.3 空气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3.2.4 固体废物污染呈加奎趋势
3.2.5 农村环保不容忽视
3.3 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治理情况的城市比较分析
3.3.1 济南市市区人均绿地面积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2 济南市建成区绿化率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3 济南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4 济南市工业二氧化硫和烟尘去除率及"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率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5 济南市区工业烟尘排放强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6 济南市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3.7 济南市污染源治理投资强度与其他副省级城下比较
3.3.8 济南市环境设施投资强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
3.4 对济南瓶颈资源、生态与环境质量的评价与对策
3.4.1 总体评价
3.4.2 来自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挑战
3.4.3 应对不利自然条件带来妁困难
3.4.4 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管理与经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第四章 科技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成效
4.1 人才和教育是第一资源和创新的依托要素
4.1.1 人才与教育的资源特性
4.1.2 城市人才资源与教育比较
4.2 对科技与教育的公共支出比较
4.2.1 市区财政科学支出(不含科技三项经费)
4.2.2 市区财政教育支出
4.2.3 科学支出的比例与结构
4.2.4 教育支出的比例与结构
4.3 研发(R&D)投入强度与结构
4.3.1 济南R&D投入强度模型及预测
4.3.2 全市科技经费內部支出占GDP比重比较
4.3.3 全市R&D投入强度比较
4.3.4 企业技术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全市投入R&D人员比较
4.3.5 R&D人员申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
4.3.6 规模以上工业R&D内部支出占全社会比重
4.3.7 规模以上工业R&D內部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比较
4.4 创新与R&D成效
4.4.1 知识创新依赖R&D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4.4.2 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构成
4.4.3 高新技术园区是技术和产业聚集的载体
4.4.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创新的重要体现
第五章 科技进步、综合与核心竞争力
5.1 城市创新的综合竞争力
5.1.1 劳动和资本数量增长贡献率
5.1.2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
5.1.3 济南市综合竞争力建模及预测
5.2 城市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5.2.1 不规则综合类资源的作用
5.2.2 硬科技进步比较
5.2.3 软科技进步比较
5.2.4 狭义科技进步贡献率比较
5.2.5 核心竞争力建模及其性质
5.2.6 城市核心竞争力比较
5.3 结构分析与评估
5.3.1 科技进步构成比TC
5.3.2 科技进步的软硬比ZC
5.3.3 科技投入的环境质量系数JC
5.3.4 硬科技投入的环境质量系数KC
5.3.5 软科技投入的环境质量系数LC
5.3.6 软硬环境质量比EC
5.3.7 物质投入的环境质量系数RC
5.3.8 狭义科技进步环境贡献率NC
5.3.9 广义科技进步(内涵增长)的环境贡献率TR
5.3.10 对济南发展的综合评估与预期
第六章 济南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及对策建议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6.1.1 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统领和主导地位
6.1.2 突出抢抓机遇和率先发展的理念与意志
6.1.3 突出增长与发展方式的转轨变型,着力于资源利用和要素优化整合,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6.1.4 突出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发挥其关键性战略作用,强化其决定性战略地位,统筹其科学系统与体系
6.1.5 突出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6.1.6 突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落实市申长期科技发展计划纲要
6.1.7 突出济南定位与特色,坚持从济南实际出发,既敢为人先,又量力而行、顺序推进的指导方针
6.2 建设创新型济南的战略目标
6.3 战略指标体系
6.4 战略对策与建议
6.4.1 构建创新的举市领导与组织体系
6.4.2 深入开展创新学习动员与持久性的坚持实践
6.4.3 注重创新的资源整合和效果
6.4.4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
6.4.5 着力发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机制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