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太阳能,只需研发实施光电转化的劳动工具,作为劳动对象的太阳光热资源既不需要采掘,也不会产生废弃物和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太阳能无疑是最为清洁的新能源。
近五年来,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年均40%以上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太阳能光伏产业将成为新能源开发的最大亮点。特别令人鼓舞的是,目前我国已经量产的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能耗小、污染少、成本低和弱光响应好等特征,适合在国内大规模采用。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易与建筑体融合,成功解决了太阳能电站占地多的难题,可以在城市普遍采用。要抓住国家扶持太阳能“屋顶计划”的政策机遇,引导新住房普遍安装太阳能电池,支持旧住房加装太阳能电池。鼓励电力公司与住户之间实行电力余缺调剂,提高住户安装与使用太阳能电池的积极性。
五、低碳的居住模式
居民是城市的主体。鼓励居民采用低碳的居住模式,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内涵。
(一)“大户小区”的弊端
我国城镇居住模式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大户小区”,即片面追求户内宽敞舒适,相对忽视社区公共面积和配套服务,由此导致诸多弊端。
1.建设用地短缺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住宅建设和城市绿化都要占用大量土地。随着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扩张,土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推高房价的同时,直接影响人居环境的改善。
2.资源压力加大
目前,我国城镇住宅竣工面积每年约8亿平方米。住宅建设用钢占全国钢材消费总量的20%左右,水泥消耗量占全国水泥总消耗量的10%左右。作为资源密集性行业,钢铁和水泥生产的大规模扩张,显著加大了资源供求压力。
3.环境容量限制
我国住宅的单位面积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3倍,每平方米房屋释放出的二氧化碳高达0.8吨,成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设和使用所产生的碳排放迅速增加,环境容量越来越难以承受。
4.人际交流减少
居民社区相对较大的住房面积和相对较少的公共面积,形成人院即进家的生活方式,明显减少了人际交流。同住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单元,邻里之间却“相见不相识”。在社会管理日益向社区集中的大背景下,这种居住模式严重影响社会建设。
5.居民负担加重
片面追求住宅宽敞的消费倾向,不但与我国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产生了明显矛盾,而且显著加大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