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抚完员工之后,李嘉开始游走于各大银行、原料供应商及客户之间,开始向他们一一赔罪道歉。对银行,李嘉诚请求他们放宽还款期限,对客户,李嘉诚尽量满足客户的要求。与此同时,李嘉诚还将不合格的产品用蚀本价出售,筹钱来购买塑胶材料和添置生产机器。经过5年的努力,李嘉诚终于度过了危机,业务运营步入正轨,不久,还开设了分厂。
一天,李嘉诚在翻阅杂志《塑胶》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条消息,说意大利某家塑胶公司设计出一种塑胶花,即将投放欧美市场。当时,李嘉诚的脑子里冒出这样的一个想法:战后欧洲经济开始复苏,人们对物质生活将有更高的要求,而塑胶花价格低廉、美观大方,在欧洲应该很有市场,如果这时候投产的话,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
想到了就去做,很快,李嘉诚的工厂就引进了塑胶花的生产线。
不出李嘉诚所料,他的塑胶花产品很快就打入香港和欧美市场,在东南亚也有着不错的销量。而且随着欧美市场对塑胶花的需求愈来愈大,李嘉诚接到的订单以倍数增长。从1957年到1964年,通过塑胶花,李嘉诚的财富迅速积累,达到了数千万港元。长江塑胶厂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基地,一时间,“塑胶花大王”的称号也被李嘉诚戴在了头上。
年轻的李嘉诚以“待人以诚,执事以信”为商业准则,坚持以质量取胜,不断地拓展业务。而他失败后决不气馁,面对绝境时,在逆境中重生的决心更使李嘉诚很好地诠释了逆境倒转的神话。纵观李嘉诚的创业之路,几次成功让他变得自负,从而进行盲目扩张,却没有考虑工厂自身的条件,从而使企业险些破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