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司的力量.中国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50791
  • 作      者:
    薛金福,詹志方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央视大型纪录片、2010年畅销书《公司的力量》三部曲之二
  《公司的力量》是2010年大畅销书,公司来了,中国变了。数百幅珍贵的照片、名家深度解析,一部中国公司的群像。
  2.恢弘的史诗,一部中国公司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公司出现之始,干掉了满清王朝;公司发展之中,断送了蒋家王朝。计划经济时代消灭了公司,新中国一穷二白;改革开放中,公司让中国旧貌换新颜。近代史也是中国公司的历史,公司的力量推动历史的发展!
  3.公司诠释政治,公司博弈政府,讲政治先讲公司
  公司颠覆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公司改进狭隘的苏联经验;公司教会政府如何对待公司。懂现代政治,先要懂公司。
展开
作者简介
  薛金福
  企业经营管理研究者、深圳金海湾咨询公司咨询师。著有《中国式营销》、《商业的逻辑——价值网模式》等。在《哈佛商业评论》、《现代商业银行》、《成功经理人》等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詹志方
  深圳金海湾咨询公司研究员、商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系做博士后研究。著有《中国式营销》、《商业的逻辑——价值网模式》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西方的坚船利炮叩开中国的大门,千年中华遭遇历史的拐点,“公司”成为没落王朝眼中的救命稻草。追求自由市场是公司的天性,当“汉阳造”的子弹打出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公司在悄然而有力地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沧海横流,国民政府骑着高头大马从战场上归来,公司遭遇国家机器的大收编,然而无所不能国家主义不过是纸老虎,国民政府最终经济失败中破产,坚强的公司正在默默诠释公司与政治的内在逻辑!
  在意识形态控制一切的时代,没有公司,没有市场,当然没有国家的富强。濒临崩溃的中国经济重新呼唤公司。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反思,政府在公司面前究竟应该如何自处?民营企业撕开计划的铁幕,中国社会迎来转机。久违的公司回来了,神州大地瞬间焕发出勃勃生机。公司一次又一次拯救国家,它在昭示自己隐而不露的伟力!
  国家的复兴初步实现,野蛮生长的公司显露其暴虐的另一面,缺乏正确价值观的辖制,公司制造了一大堆麻烦。何时能给这匹野马套上缰绳,也决定了何时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家的命运与公司的力量
  庚子年(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发布《宣战诏书》,通电全国,宣布自即日起与西方各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要求地方筹款调兵,勤王抗敌,共度难关。
  当时,时任大清电报局督办的盛宣怀最先看到《宣战诏书》,盛宣怀竟然胆大包天先把朝廷圣旨扣押,随后立即发电报给被贬到广东做总督的李鸿章。电报中说:“……朝政皆为拳匪把持,文告恐有非两宫所出者,将来必如咸丰十一年故事,乃能了事。今为疆臣计,各省集义团御侮,必同归于尽。欲全东南以保宗社,诸大帅须以权宜应之,以定各国之心,仍不背廿四旨,各督抚联络一气,以保疆土。乞裁示,速定办法。”
  李鸿章收到电报后,领会盛宣怀各自保疆土安定的意思,沉思再三后毅然复电说:“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李鸿章定调后,东南各总督都达成共识:圣旨为“伪诏乱命”,不参战,随后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不开战。此事件史称“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是中国封建历史的标致性事件。在中国封建社会,圣旨是最高权威,抗旨绝对是杀无赦甚至满门抄斩的重罪。正当北方义和团“造反”之际,南方各总督以“乱命”为借口,第一次对圣旨说“不”,不折不扣地造了一次反。中国自古以战为荣、和为耻,而这次南方抗旨议和却受称赞。“东南互保”标志着大清王朝的绝对权威开始瓦解,中国精英阶层开始对处在生死攸关的中国命运拥有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力和独立立场。
  “东南互保”根本上源于全面思想开化。甲午战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3.4亿两白银滚滚流入日本,日本利用此巨额赔款建立了金本位制,与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接轨,步入了国际资本主义行列。在中国,甲午战败,全国上下,悲愤耻辱,一夜觉醒。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始也。”
  1895年4月,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一时间群情激动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给光绪皇帝呈上万言书。万言书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6月11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发动维新变法。光绪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发布了包括开办实业、修筑铁路、组织商会、改革财政、编练新军、废八股、兴西学等十多条诏令。维新派属于改良派,在洋务派“师夷长技”思想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系统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
  1898年9月21日凌晨,紫禁城风云突变,慈禧太后突然闯进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捕杀维新人物,持续103天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改良生机就此断送,但是新思潮正在启迪全国民众。康有为并非维新思想的创始人,其维新思想受实业家郑观应启迪。郑观应是一位最先全面触及启蒙思潮各项基本问题的启蒙运动前驱,他在洋务运动期间就提出商战、科举改章、修订法律、实行立宪等先进改革。他的著名著作《盛世危言》直接启迪了引领潮流并改变中国历史的三大人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甚至光绪皇帝读过《盛世危言》后,深受启发并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该书刷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
  维新变法期间,各种传播新思想、救国图强的学会纷纷建立。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894年4月,一名年仅28岁的广东香山的热血青年孙中山找到其同乡郑观应,托郑观应将其救国八千言《上李傅相书》转交给李鸿章。当时孙中山一腔热血主张变法自强,不料遭李鸿章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此,孙中山便对腐朽的清政府彻底死心转投革命,并于次年策划广州起义,事败后流亡海外。
  而另外一位对大清王朝死心的人,其身份和举动足以震铄古今。这位草根出身的江苏南通人,在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恩科会试中高中状元。而仅仅几年后,接受过维新思想的他看到恩师翁同龢被罢官,大清王朝暮霭沉沉,官场险恶难测,断然放弃仕途,选择“下海”经商。这位勇士的名字叫做张謇。
  状元“下海”经商,估计是唐代开科举以来最大的笑话,就在文明开化的今天也有人说三道四。张謇“下海”经商的行为,颠覆了千百年来所有人的价值取向,今日看来就像金石掷地,锵锵响亮,发出时代明流的声音。
  虽然张謇精于商业,但是状元办厂开始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1895年,张謇开始筹办“大生纱厂”,名取自《易经》“天地之大德曰生”,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但是直到1899年4月大生纱厂才投入生产,“首尾五载,阅月四十有四”。在这44个月中,大生纱厂的招股集资历经曲折,几次濒临夭折。张謇属当时时代难以理解的“另类”,但是这种“另类”才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虽然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却促使中国近代企业的启蒙和兴起。更重要的是,洋务运动直接推动了民智开化,新思潮日渐涌动,越来越多民众甚至绅士接受并投身商业。继官办商人、买办商人之后,绅士商人和民族商人相继登上了历史舞台,战战兢兢地推动这个屈辱了半个多世纪的国家缓慢前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张謇的影响下,另外一位状元陆润痒亦投身商海创办纱厂;咸丰朝老状元孙家鼐则命其儿子孙多森和孙多鑫放弃仕途,创办了阜峰面粉厂,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面粉厂。从1895年到1898年,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在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达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战争前20余年的总数;从增长速度来看,平均每年设厂数是甲午战争前的7倍,平均每年的投资数则是甲午战争前的15.5倍。更为可幸的是,国人思想日渐开化,逐步接受了建矿厂、修铁路、埋电缆、办银行等工业实业。状元破土投身工商“末业”,民众积极开厂兴业,世纪之交的中国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1900年,距离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过去200多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实现工业化,开始步入工业与资本相结合的金融资本时代,即垄断帝国主义阶段。进入垄断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列强主要以金融资本输出的方式形成垄断市场之势。
  此时,创办于1871年的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已经更名为J.P.摩根公司,以金融资本为利剑,向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国民经济命脉领域扩张势力,开始形成足以统治当时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此时,爱迪生已经拥有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双向电报、高真空白炽灯泡等诸多发明专利,并由1878年创立的爱迪生电灯公司经营相关产品。1892年,老摩根通过风险投资的形式将爱迪生电灯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之后这家公司在电气领域里称雄了一个多世纪,也是自道?琼斯工业指数1896年设立以来唯一至今仍在指数榜上的公司——他的名字叫通用电气(GE)。另外,与摩根财团匹敌的洛克菲勒财团,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构建了涉及石油、化工、军火、汽车、航空等产业的金融网络联合事业——托拉斯。
  金融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金融资本不断地游走世界寻找利润的血腥味。被摩根财团注入了金融资本的通用公司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逐利,而被金融大佬注入了金融资本的帝国主义就像着了魔一样疯狂的瓜分世界。
  1900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直接导致了义和团起事,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同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犯下滔天罪行。这就是让国人咬牙切齿、悲恸无泪的“庚子国变”。
  此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有了美国,与整个欧洲陷入自1870年后几十年的工人运动泥潭相比,美国工业化道路一帆风顺,并后来居上大有替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帝国主义强国之势。庚子国变仅六年后,通用电气就开始同中国发展贸易,成为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1908年,通用电气在沈阳建立了第一家灯泡厂。
  “庚子国变”的第二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包括清政府赔款各国本息共计9亿8千多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10余年的财政收入。 条约签订不久大清顶梁柱李鸿章郁郁而终,此时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的走狗,而中国民众已经对腐朽的清政府彻底失去信心。社会变革已经由自上而下转变成自下而上,由改革变成革命。而这种转变的推动力量便是公司的力量,国家的命运正在悄然改变!
  由于“东南互保”,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张謇的大生纱厂在度过艰难的创业期后迎来了第一个高潮。投产后的第二年,大生纱厂盈利5万两,第三年的1900年盈利达10万两。大生纱厂蒸蒸日上时,张謇准备再锦上添花,于1901年决定再招20万两新股,竟在一年之内就成功募资达20.75万两。1907年后,大生二厂投产,并很快吸收了100万两。此时,大生纱厂及分厂正式注册为“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到1908年大生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累计纯利达到190多万两。
  在此期间,张謇创办了拥有10 多万亩耕地的通海垦牧公司,专营棉花种植;后又在唐闸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唐闸镇工业区初具规模。为了便于器材,机器和货物的运输,张謇在唐闸西面沿江兴建了港口──天生港,后又在天生港兴建了发电厂。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张謇创办了10余家企业,成为当时最为显赫的民营企业家。企业构建了从原料到生产再到运输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成为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为中国发达的现代轻纺织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南通也就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祥地之一。
  与张謇一样,1900年到1911年,中国民族企业获得良好的自生机会。1901年荣德胜与兄荣宗敬等人集股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后改名茂新一厂。1905年,兄弟二人又与张石君等7人集股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荣氏家族的辉煌事业从此开始。后来,荣氏家族出了一位新中国副主席——荣毅仁。
  国难当头,张謇、荣德胜等民营企业家不像西方资本主义兴起时的资本家一样血腥贪婪地敛财,而是以“实业救国”为担当,办厂兴业,冲击国体。绅士出身的张謇更是在经商成功后,试图谏言改革以图强。张謇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农业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即今南通中学)、吴淞商船专科学校等,广开学校,传播思想,启迪民智。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沦为战场,清政府竟“局外中立”作壁上观,哀鸿遍野刺痛着国人最后仅存的民族自尊。正在开化的民众一时间激愤四起,变革呼声响彻京都,地方总督摇摆不定。中国人常言“穷则思变”,在扼杀了维新变法后,摇摇欲坠的清政府在1905年前后推行了最为激进的变法。
  1903年7月,清政府设立商部,下设商务局、劝业道、商律馆、商报馆、公司注册局、商标局等。次年1月,商部颁布《钦定大清商律》,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这是中国第一部现代公司法。后又连续颁布《破产律》、《试办银行章程》、《大清矿务章程》等。这些法律构成了中国近代一套相对完整的商法体系,构建了现代商业社会的基石。商法从法律高度确立了公司的地位,保护了公司的利益。
  1907年,大生纱厂召开了第一次股东大会,股民第一次在大会上平起平坐地与官股争论如何规范官股决策权力的问题。最终,《公司律》成为了最终的裁判:不分官、商,凡入股者皆为股东,股有大小之别,无官商之分。我们看到,一种保护私有权利的商业秩序正在微妙地萌芽。
  另外,清政府不但颁布《商会简明章程》允许并倡导民间创办商人组织,而且专门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奖励公司募股。
  ……
展开
目录
序  言
引  子 西风东渐
1.猎富时代,屈辱中国
2.公司:坚船利炮的动力
第一章 实业救国
1.受命于危难:洋务运动
2.被动的市场与历史的暗流
3.国家的命运与公司的力量
启示录:弱政府大市场的野蛮生长
第二章 黄金岁月
1.辛亥炮火打开市场之门
2.民族企业高奏凯歌
3.“兵战之外的商战”
4.文明进程的幕后推手
5.最惨痛的交易
启示录:挥之不去的政治情结
第三章 沧海横流
1.危机与被收编
2.官僚资本家豪取强夺
3.抗战与大撤退
4.经济沦陷与败走台湾
启示录:选择“大炮”还是“黄油”
第四章 计划!计划!
1.经济战争与公私合营
2.计划“埋葬”市场
3.“文革”中的失去
启示录:公司的意识形态
第五章 春天故事
1.星星之火融化坚冰
2.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
3.改革巨变与“倒春寒”
启示录:中国商人的“微力量”
第六章 本土雄心
1.“我们下海吧!”
2. 狂欢中野蛮生长
3.冲破藩篱,破茧成蝶
4.“黑马”崛起,肆虐狂奔
5.豪强并起,群雄逐鹿
启示录:公司化的力量
第七章 中国制造
1.立足实际,制造起步
2.隐形冠军,中国脊梁
3.世界工厂,转型转型
启示录:前后工业时代的中国制造
第八章 国退民进
1.放权与分权的改革错觉
2.股改中“国退民进”
3.阵痛中走向世界
启示录:国企改革不仅仅是明晰产权
第九章 发展之痛
1.经营战略之困
2.“家天下”之伤
3.法制伦理之殇
4.社会转型之痛
启示录:警惕“中国式失败”
第十章 凤凰涅槃
1.大浪淘沙,凤凰涅槃
2.信息时代,一飞冲天
3.地球无疆,大国崛起
启示录:公司重新定义大国
附 录 中国公司发展大事记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