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金融决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405754
  • 作      者:
    曲春青著
  • 出 版 社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及不足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的影响理论分析与文献述评
2.1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定义、表现及成因
2.2 管理者过度自信理论模型
2.3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文献述评
2.4 本章小结

基于并购频数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设计
3.1 引言
3.2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采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评析
3.3 以并购频数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合理性
3.4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情况确定管理者过度自信衡量指标的并购频数标准
3.5 本章小结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投资行为
4.1 引言
4.2 文献述评
4.3 研究设计
4.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融资行为
5.1 引言
5.2 文献述评
5.3 研究设计
5.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股利政策
6.1 引言
6.2 文献述评
6.3 研究设计
6.4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本书的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金融决策》现代公司金融理论起始于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的著名的MM定理,该理论已经成为现代公司金融研究的出发点。MM定理的成立完全依赖于有效市场、投资者理性与完全套利等假设前提,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完美。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学者围绕着放松MM定理的种种严格假定对公司金融理论的各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发展形成了考虑公司税的MM理论、权衡理论、融资偏好理论、代理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等著名的理论流派。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识到管理者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可能对公司决策和资产定价产生影响。心理学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公司金融研究领域中,逐步形成了行为公司金融理论。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放松了理性经济人的假定,使之更贴近资本市场和企业的现实情况,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和方法来研究有关公司融资、投资、股利分配和兼并收购等金融决策问题,并较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经典公司金融研究中的所谓“异象”。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逐渐成为西方金融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行为公司金融理论是否能够成功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以过度自信为代表的管理者心理行为偏差对公司金融决策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金融决策》试图研究以下问题: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行为偏差,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金融决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