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克莱因和拜昂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454692
  • 作      者:
    王国芳,吕英军著
  • 出 版 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郭本禹,安徽肥西人,1964年生,心理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1995、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0年始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探新》和《心理研究》编委。主持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多篇,有20多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编著、译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心理学史导论》、《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等3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外国心理学家评传》、《研究生教材心理学系列》、《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心理学各科理论译丛》等9套大型丛书。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余项,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2001年获得“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2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奖”,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王国芳,1968年7月生,山东潍坊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0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兼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分会理事、秘书长。 
    吕英军,山东莱阳人,1975年生。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安徽淮南师范学院任教五年,现为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教师、咨询师,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医学与哲学》、《求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译《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参与编著《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副主编)、《现代西方心理学史》、《行为的调控——行为主义心理学》、《潜意识的意义——精神分析心理学》(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建与发展:克莱因和拜昂研究》中的克莱因部分是在作者郭本禹的博士学位论文《克莱因的对象关系理论研究》(2000)的基础上修改和扩充而成,拜昂部分是在吕英军的硕士学位论文《从个人到团体——拜昂客体关系理论研究》(2007)的基础上修改和扩充而成。之所以将克莱因和拜昂放在一本书中,一是因为这二人思想之间具有高度的继承性,二是因为两人在精神分析运动发展史上连续地实现了精神分析的两大转折,都起着承前启后的奠基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克恩伯格认为,在个体出生之初,既没有伊底、自我和超我,也没有驱力。婴儿借助于先天的感知能力和记忆力将他与环境中的他人尤其是母亲的关系进行内化,形成了初步的客体关系。基本的客体关系单位包括三种成分,即自体意象、客体意象和联结它们的感觉或情感倾向。客体关系单位不仅是构成各种人格结构(包括自我、伊底和超我)的基本材料,而且还是构成驱力的基本材料。自我、伊底及超我都是由不同群集的内在客体关系组成的。驱力是由亲子互动中所体验到的情感转化而成的。所有的情感都是从爱欲和恨这两类原始情感分化而来的。爱欲是以性兴奋为基础的,恨是以愤怒为基础的;性兴奋是力比多驱力的核心情感,恨是死亡驱力的核心情感;性兴奋和愤怒都属于生理反应。力比多驱力和死亡驱力不只是由单纯的情感累积整合而形成,还需要通过与重要客体建立各种关系而形成。  在克恩伯格对客体关系、情感和驱力理论的整合观中,驱力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认为的起源于身体性欲区的单纯的生物学力量或能量,而是起源于儿童原始心理装备与最初所需要和期待的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驱力包含着情感和客体关系成分。而情感在建立自体与客体表象之间的联系、构成客体关系的过程中又起着重要的作用。克恩伯格通过紧紧抓住婴儿与母亲相互作用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将古典精神分析的驱力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情感是客体关系和驱力中的共有成分。在克恩伯格的整合性客体关系模式中,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三者之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以包含其他两种成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三者几乎是三位一体的,而且每种成分都具有心理和生理、意识和潜意识、先天和养育等多个维度。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诞生
第一节  克莱因的生平与学术历程
一、克莱因的生平
二、克莱因的学术历程
三、克莱因的风格
第二节  克莱因学派的诞生
第三节  客体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适宜的文化土壤
二、对弗洛伊德客体观的继承
三、费伦茨与亚伯拉罕的思想启迪
四、琼斯的支持
五、与同代人的思想碰撞

第二章  客体关系与儿童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  儿童心理性欲发展观
一、俄狄浦斯期的幻想
二、俄狄浦斯情结与抑郁性心态
三、俄狄浦斯期的客体关系
四、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心理性欲发展
五、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结及其心理性欲发展
第二节  儿童心理结构观
一、心态
二、偏执一分裂样心态
三、抑郁性心态
四、两种心态的结构特征比较
五、两种心态观所引发的其他研究
第三节  儿童人格结构观
一、原发性的自我
二、迫害性的超我
三、克莱因与弗洛伊德在人格观上的不同
第四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观
一、嫉羡概念的提出
二、嫉羡与感恩的起源
三、嫉羡、嫉妒与贪婪
四、过度嫉羡的病理学意义
五、嫉羡观引发的争议

第三章  客体关系理论的临床实践
第一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形成
一、游戏治疗的先驱
二、克莱因个人的临床经验
第二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一、分析性治疗的目标与分析者的作用
二、分析性的情境
三、移情分析
四、解释
五、嫉羡分析
六、游戏技术的环境设置
第三节  游戏治疗的病例分析
一、丽塔病例
二、里查德病例
第四节  治疗儿童精神病--分析自闭症儿童迪克

第四章  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克莱因学派在技术上的继承与发展
一、稳定的环境
二、分析者与病人的关系是“非社会性的”
三、反向移情与对分析者的分析
四、解释的平衡性
第二节  游戏治疗技术的广泛发展
一、精神分析取向的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
二、其他取向游戏治疗技术的发展

第五章  对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对精神分析学和精神病学的贡献
二、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的贡献
第二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局限
一、克莱因的矛盾性
二、克莱因的不足
第三节  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影响
一、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的影响
二、对儿童心理学的影响
三、对卫生保健领域的影响
四、对文学和文艺批评领域的影响
五、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  拜昂的生平与思想来源
第一节  拜昂:思考思想的人
一、生平与学术历程
二、思想发展阶段及主要著作
第二节  拜昂的思想来源
一、哲学来源
二、心理学来源

第七章  容纳功能观
第一节  投射性认同概念的发展
一、投射与认同
二、克莱因的投射性认同观
三、拜昂的投射性认同观
第二节  心理元素的转化
一、贝塔元素
二、阿尔法元素
三、阿尔法功能
第三节  容器一被容纳者模式
一、容器一被容纳者模式的渊源与含义
二、容器与被容纳者的交互作用
三、案例分析

第八章  团体动力学理论
第一节  团体心理及其操作模式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的产生
二、团体与团体心理
三、团体操作模式
第二节  团体的精神分析观点
一、团体中的分裂和投射性认同
二、团体中的退行
三、团体动力学理论的实践

第九章  精神病理学思想
第一节  精神病机制
一、有害的先天倾向
二、容纳功能的破坏
第二节  精神病的表现
一、人格的精神病部分与非精神病部分的分界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及思考
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移情
四、对联结的破坏性攻击
第三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基本态度与目标
一、分析态度--无记无欲
二、分析目标--O的转化

第十章  对拜昂理论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提出了人际互动的容纳模式
二、提出了独特的团体精神分析理论
三、开创了塔维斯托克方法
四、发明了精神分析的独特方法--网格图
五、提出了独特的心理病理学观点和临床治疗思想
六、强调了情绪发展中的认知因素
第二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局限
一、容纳概念过于宽泛
二、基本假设理论过于注重“情绪性”
三、理论阐述模糊,缺乏整合性
四、语言晦涩,难于理解
第三节  拜昂理论的主要影响
一、对团体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二、对当今团体治疗学家、临床医生的影响
三、对同时代其他客体关系理论家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