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质量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是20世纪40年代,当时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大规模生产形成,如何控制大批量产品质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这时美、英等国相继颁布新的公差标准,对于批量生产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起了一定的保证作用,同时一些统计学家着手研究用统计方法代替单纯用检验方法来控制产品质量。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研究员休哈特提出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并发表著名的“控制图法”,为统计质量管理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战争对武器弹药等军需品的生产质量,提出了新的严格要求。缺乏事先控制和破坏性检验保证的军需产品的质量,必然影响战争的进行,这就迫切需要把数理统计的新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于是,不仅在国防军火部门采用卓有成效的统计质量管理,而且也在其他部门,如民用工业部门、运输和保险部门得到推行,使统计质量管理得到很大发展。这种方法实现了从被动的事后把关到生产过程的积极预防的转变。相对于检验把关的传统管理来说,统计质量管理是概念的更新、检验职能的更新,是质量管理方法上的一次飞跃。
尽管统计质量管理是科学的、经济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①它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②它仅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③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④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人员忽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