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703080
  • 作      者:
    吴国东,汪翔著
  • 出 版 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由2010年重庆师范大学学术专著出版基金资助。
展开
内容介绍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在经典激励契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人们的动机公平偏好,植入Rabin动机公平博弈模型,实现对经典激励契约理论的修正和拓展,使经典激励契约理论成为新理论的一个特例,为经典激励契约的理论与实践不一致的现象提供解释,为我国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提供建议。《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激励契约研究》可作为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学习行为契约理论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学学者研究行为经济学的参考书,还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人事雇佣决策的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3.4案例研究: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
    激励效果比较
    ①案例背景①
    重庆一些高校的青年教师经常在校外兼职上课,因此往往会出现一个老师同时在几所大学上同一门课程的情形。不同高校对校外老师授课的激励制度有时是很不相同的,这为我们比较不同激励制度的效果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文老师同时在A大学和B大学上外语课。A大学对老师的考核非常严格,设有专门的教学督导小组监督老师的上课情况。如果老师迟到,要批评,严重的还要扣钱。未经允许,不能随意调停课。而B大学几乎对老师没有什么考核措施,如果老师上课迟到,也没有什么惩罚措施。甚至老师可以私下与学生协商调停课事宜。在薪酬方面,虽然A大学的要求比B大学更严格,但A大学的薪酬却和B大学的薪酬一样。以讲师为例,A大学和B大学的都是每课时50元。不过A大学的课时费不定时发放,或两个月发一次,或三个月发一次。而B大学的课时费每月月初定时发放。那么,激励的效果有何不同呢?
    在A大学,文老师上课兢兢业业,尽量做到不迟到不脱课。但有一次家里有急事,需要调停课,因没能及时联系上自己授课班的班主任,造成了脱课。虽然情有可原,但是事后还是受到了学校的批评。另一件事,A学校规定如遇国家法定假曰停课,老师需要另找时间补上课时,否则要扣课时费。文老师把节假日放掉的课都补上了,但A学校因管理原因却没有记录在案。虽然文老师反映了情况,但最后不了了之。因此,说起A大学,文老师满肚子的怨气,情绪很受影响。
    在B大学,文老师的课安排在14:30。不过文老师上午在大学城有课,中午赶回来就已经是13:00。吃完饭,稍事休息,就必须坐车再赶到B学校上课。因此,有时遇上堵车,难免迟到。不过B大学没有考核老师迟到的情况。学生知道文老师的情况,也比较理解。但如果自己迟到,文老师觉得非常内疚,因此在迟到过一两回后,文老师中午吃完饭,也不休息就向B学校出发。如果遇到堵车,他甚至坐摩托车去上课(在该城市,缺少防护的摩托车是比较危险的交通工具,交通事故率比其他交通工具高)。后来再也没有迟到了。
    学生的成绩如何呢?据文老师讲,B大学的成绩要好一些。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对人的动机的研究
1.1.2 契约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
1.1.3 神经元经济学中的公平互惠:来自于生物学的证据
1.2 问题的提出
1.3 学术和实用意义
1.3.1 学术意义
1.3.2 实用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创新点
1.8 对相关名词的必要说明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论
2.1 历史上的公平互惠思想
2.2 公平互惠:来自各方面的证据
2.2.1 来自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
2.2.2 来自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对内在动机的研究
2.2.3 来自实验经济学对公平互惠的研究
2.3 互惠公平偏好的理论模型
2.3.1 基于结果公平的模型
2.3.2 基于动机公平的模型
2.4 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2.4.1 国外的应用研究现状
2.4.2 国内的应用研究现状

第3章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代理人行动隐藏的激励契约研究
3.1 引言
3.2 Rabin动机公平博弈模型及动机公平系数的引入
3.3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道德风险模型
3.3.1 代理人行动可观察的对称信息模型
3.3.2 代理人行动不可观察的不对称信息模型
3.3.3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的对比分析及结论
3.4 案例研究: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的激励效果比较
3.5 本章 小结
本章 附录:连续情形

第4章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代理人偏好隐藏的激励契约研究
4.1 引言
4.2 模型假设
4.3 代理人偏好可观察的对称信息模型
4.4 代理人的偏好不可观察的不对称信息模型
4.4.1 两类代理人都被雇佣
4.4.2 只雇佣单一类型的代理人
4.5 一个算例
4.6 理论应用:对工资向下刚性和“共苦不同甘”的新解释
4.7 案例研究:Z集团创业团队裂变的原因分析
4.8 本章 小结

第5章 基于Rabin动机公平的团队生产研究
5.1 引言
5.2 Holmstrom基于纯粹自利偏好的经典团队理论
5.3 Rabin动机公平博弈模型及扩展
5.4 基于Rabin动机公平偏好的团队生产模型
5.5 一个基于离散情况的算例
5.6 实验研究
5.7 本章 小结
第6章 融入讨价还价的激励契约研究

6.1 引言
6.2 传统激励契约
6.3 反契约
6.4 有限期讨价还价和无限期讨价还价的均衡契约
6.4.1 委托人先动
6.4.2 代理人先动
6.5 案例研究:富士康员工工资的集体谈判机制
6.6 本章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设想
7.1 本书的结论
7.2 本书的不足
7.3 后续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进一步的研究
基于第三方监督的研发联盟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不确定性条件下研发联盟的风险分担设计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