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看到“目光呆滞”的员工?
你是不是感觉恨铁不成钢?
你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重犯?
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员工太“笨”,不明白要做的事?
……
有时候你恨不得把这些员工全部炒掉,重新招募一批积极、高素质的团队成员?
但是思及成本、影响……不得不继续用这批员工。
这些员工到底缺少了什么?
很多企业家、老板、管理者总在思考,导致自己累心耗力般繁忙、业绩难以提升、核心高素养员工缺乏的原因。到底企业缺少什么?哪里有问题?是材料、设备不够先进吗?是技术不够吗?是人员配备不足吗?是管理知识不够吗?……1)缺智慧?日、德的技术和科技相对先进和发达,美国人常以思想和新创新闻名,不少企业家以为聘到这些国家、行业著名企业的人才就能改进企业现状。事实上,中国人一直都是非常聪慧的人群。纵观历史发展,2500多年前中国已是高度文明的礼仪之邦,而当时的西方世界部分还处在荒蛮时代。
1988年1月,全世界70多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聚会,讨论人类未来发展问题,会后发表巴黎宣言:人类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归到2500年前中国孔子的年代,吸取孔子的智慧。用儒家思想、东方智慧和文明来引领和拯救未来的世界。
21世纪毫无疑问是中国的世纪。福布斯评选的2010年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排第一位的就是胡锦涛主席。这不仅是胡主席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越来越重要的展现。2008年,中国的GDP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的经济实体;2010年,中国的GDP以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都是中国能力的表现。
历史上,无论是从技术、技艺的发明,还是文学、艺术的创新,甚至是人员管理(古代君王管理机制以及家府家眷的管理),中国人绝对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很多企业家以为员工不够优秀,甚至认为缺少在岗位上成为优秀员工的智慧,因此在人员招募中广泛使用智商测试、从外企挖角、优先选择“海归”、“高学历”……难道真是现有员工不够智慧导致老板们的困惑吗?
人才是每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招聘人才就像选珍珠。入职前,员工大都经过招聘的层层筛选,从天分、智慧、能力甚至技能,肯定在当时是符合企业需求的,不会存在智慧的问题。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招募到非常有能力、有水平优秀员工的经历,他们在入职时往往踌躇满志,刚工作时捷报频频,后来就变“钝”了;有些非常卓越的员工,入职后却处处碰壁,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甚至造成个人与企业双方面的损失。
招聘筛选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此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吗?2)问题在哪里?世界各国中,日、德企业是人员稳定性最高的企业,他们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多“隐性冠军”,这些看起来不知名或不起眼的企业在行业中长期占据第一的位置,在全球达到超过50%,的市场份额,甚至有些形成垄断。我整理了日、德优秀企业,以及在两国经营百年、在行业第一的非知名企业的特点,结合自己在中、日、德工作、考察的经验,比较三个国家在管理上的差异。
德国作为一战、二战的战败国,除了大量国家经济赔偿外,能够持续保持在世界前列的GDP,并以严谨、品质著称世界,有其值得研究并学习参考的方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