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04309
  • 作      者:
    梅萍,林更茂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社会和谐”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有生机活力、有社会公平、有和睦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的社会”。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中,对和谐社会作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论述:“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都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原则等。这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清晰地表明了“和谐”已经成为一个衡量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坐标,一个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展开
精彩书摘
    4.取信于民
    民无信则不利,官无信则不威。诚信是政治本身应当具有的一种美德,是考量政治合法性的标准之一。一种政治权力能否得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除了从政绩上来衡量,即政治权力能否给民众带来实惠外,还要看这种政治是否拥有诚实守信这种很珍贵的政治美德。诚信缺失必然损害政治的合法性,损害政治的权威,并危害经济诚信、人际诚信以及整个社会风气。所以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治诚信具有不可替代的导向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道德,政治诚信是指政治理念和政治制度所具有的诚信品格和政治活动主体在其活动中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遵循,主要包括政治理念诚信、政治制度诚信和政治活动主体诚信。其中,政治制度、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政治诚信的重要载体。政治制度由人治变为法治,由专制变为民主,各级政府组织、公务员都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政治诚信的内容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由执政者的人格诚信转变为一种现代规则诚信即制度诚信,由公务人员在政治领域中的道德品格或职业操守转变为制度、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公信度。因此,制度诚信是政治诚信最坚实的保障,对政治的信任实质上是对制度的信任,对规则的忠诚。当然,保证制度的诚信关键还在于人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为,党政领导干部是政治诚信的具体表现者。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不只是个体素质、个人操守问题,而直接代表着一级党组织或政府的政治诚信。当领导干部的行为、作风及其道德表现,与党的宗旨、奋斗目标、价值选择一致时,就能获得社会对他个人及其组织的认可和信任;反之,就会造成政治诚信的丧失。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赢得群众的衷心拥戴,也为党的形象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可与声望;成克杰、胡长清之类腐败高官,则不仅严重败坏党和政府形象,也使政治诚信受到极大的伤害。所以,政治诚信是建构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事关政治体制的良性运行,政治共同体凝聚力的增强,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
展开
目录
导论 伦理秩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
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制度期待,也是一种伦理期待
(一)和谐社会包含着对公平正义良好社会秩序的制度期待
(二)和谐社会包含着对每个社会成员精神心灵秩序和谐的伦理期待
(三)和谐社会蕴涵着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的高度融合
二 伦理秩序之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解读
(一)伦理秩序从“应然”的层面规范了社会利益冲突的边界
(二)伦理秩序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持性资源
(三)伦理秩序提供了民主政治和合法政治的内在生长点
(四)伦理秩序孕育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善”的价值追求
三 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研究意义
(一)完善和谐社会理论建构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之必需
(二)化解社会矛盾,提升人们心理和谐、道德完美之渴求

第一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历史渊源
一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商周时期的以德配天、等差有序的伦理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尚中贵和、仁爱礼仪的伦理思想
(三)两汉至宋明时期的三纲五常、存理灭欲的伦理思想
(四)清朝至近代的平等自由、天下大同、新知新民的伦理思想
二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尚中贵和、和而不同
(二)仁爱修礼、协和万邦
(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四)诚实守信、惟义所在
(五)为政以德、政通人和
三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传统伦理思想的道德内涵决定了它的当代价值
(二)传统伦理思想的世界影响和地位决定了它的运行价值
(三)我国新道德建设的实践证明了它的现实价值

第二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现实困境
一 利益失衡诱发伦理失序
(一)利益失衡是转型期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
(二)利益失衡对社会伦理的消极影响
二 内外转型消解政治认同
(一)经济全球化消解着国家认同
(二)经济转轨消解着利益认同
(三)体制变革消解着制度认同
(四)意识形态多元消解着价值认同
三 文化多元削弱道德信仰
(一)市场文化瓦解着社会的诚信意识
(二)多元文化瓦解着国家的主导信仰
四 突发灾难诱发恐慌心理
(一)突发的社会灾难源于过多的利益驱动
(二)突发的社会灾难加剧社会不安全、不确定心理

第三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理论难题
一 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转换
(一)传统伦理秩序的历史局限性
(二)传统伦理秩序现代转换的理论视点
……
第四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价值目标
第五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运行机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