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孝道的普及是实现孝治天下的第一步。
德教是政治运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各种渠道,广泛地向社会各阶层传播、普及以孝悌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思想,这是汉代及其后历代统治者推行孝治的共同之处。
学校教育是普及孝道的直接渠道。学校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十分悠久,但春秋战国时代以私学为主,学校主要是探讨学术、议论政治的场所。汉代以后学校成为传播儒家思想的场所。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这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为此,除中央设太学外,各级政府机构也纷纷在郡、县、乡、村设立地方学校,“郡国日学,县、道、邑、侯国日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日庠,聚日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连僻壤蛮陬,也都以造校官学官、修庠序之仪为务。私人家居讲学也如火如荼,如《后汉书·丁恭传》云:“诸生自远方至者,著录数千人”;《楼望传》云:“诸生著录九千余人”;《蔡玄传》云:“门徒常千人,其著录者万六千人”等等,遂使汉代出现了“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空前盛况。以孝道为基础的封建伦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