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渴望被人称赞
我们为什么觉得不幸福?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想活下去?这就是本书的主题。
在这个世上,有人活得痛苦,但也有另一些人,他们觉得活着很幸福,他们的幸福感从何而来呢?
那些感受到活着的价值和乐趣的人,往往都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相信自己的工作是社会所需要的,自己的价值能得到他人认可。
“觉得活着苦”和“不想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未有过“不想活”念头的人,也会有遇上人生困境的时候吧。
说活着难未必就意味着不幸。想着将来要做点什么,或是为了某个目标而努力活着的人,即使活得再难再苦,也会不断地激励自己:“现在虽然难熬,但是……”从而设法坚持下去。很多父母都是在“无论如何也要等孩子长大成人”这个念头支撑下挺过来的。生活极其艰苦的年代,光是为了明天的口粮都得拼尽全力。人们经常感到活着真难,但都还不曾萌生不想活的念头。
所谓的“不想活”,大概是一种看不清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状态吧。
如今,我发现“不想活”和“活着难”似乎成了一回事。也就是说,并非因为某些具体的困难而不想活,人倒更像是被“不想活”的念头所控制,内心充满绝望,却又不得不勉强活着,因此活着的难度愈加凸显。“不想活”和“活着难”就这样联系在了一起。
究其深层原因,人们多半是因为被肯定、被珍视的期望落空而心情苦闷。“生存的危机(生活的辛苦)”虽然不同于“存在的不安(活着本身的痛苦)”,但从痛苦的角度来说两者并无不同。
而在“活得苦”、“活得难”这类情绪中,不想活的人怀揣的“存在的不安”,大概又是最为痛苦的一种吧。
“空虚感”为何蔓延?
1984年我入福井县永平寺修行,过了3年,大概是1987年前后,开始作为一名修行僧为普通香客提供参禅指导。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是泡沫经济不断膨胀的时期,而那以后四五年间,每次接触参禅者我都有这样的感受:人们都很焦躁。
虽说任何时代的人都免不了怀有某种莫名的不安,可这次我却分明感到,人们在根本层面上焦躁着,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正是从那时起,社会的节奏远远超过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机械化、电子化的社会信息流通过于迅猛,叫人追赶不及,疲于奔命。
进入90年代,泡沫破灭之后不久,人们的孤独感增强,甚至强过了焦躁感。此外,还出现了一种无依无着、无处安身的感觉。
最近同人交谈,不论男女老少,我总觉得他们的孤独感之上还有一层无法言喻的空虚。
这几年接连发生的无差别①杀人案,犯下滔天罪行的往往是极为“普通”的人。交代的杀人动机也多是“想杀而已”。仅仅因为这种荒谬的理由就要杀人吗?我不能理解。虽被称作是“无动机杀人”,可实际并非无动机,只是那动机无法形诸语言吧。
这种“想杀而已”的残忍背后,是一种轻浮的、暧昧的空虚。而轻浮之中,又有着某种更为致命的情由:他们感受不到自身价值,也感受不到周遭世界的价值。由于失去了“价值”的重力,自身存在必然变得轻浮飘忽。
1997年的酒鬼蔷薇事件②以来,此类案件总能和上述“无动机”扯上干系,然后被人们贴上“内心阴暗”的标签。不过我觉得说那是“空虚感”更为确切。如今这种空虚感正在整个社会蔓延,在一些偶然因素的触发下导致案件屡屡发生。
政府机关和企业不时爆出丑闻,让人不禁想问:他们做出这种蠢事难道不脸红吗?
可以说这也是“空虚感”的一种体现。这些人失去了思考工作价值的兴趣。想必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职责,也知道自己所为愧对他人,然而却不愿去深究、去反思,认为那毫无意义。这难道不就是“空虚感”的根源所在吗?
泡沫经济落幕,日本经历“失落的十年”,迎来高喊“构造改革”的时代,如今社会体制的剧变已经将人们感受孤独的余力也剥夺一空,徒留茫然。也正因茫然,人的内心才会生出空虚感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