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的未来:构建社会企业的创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4600
  • 作      者:
    (孟)默罕默德·尤努斯(Muhammud Yunus), (美)卡尔·韦伯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社会企业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资本主义新维度,由穆罕默德·尤努斯提出。他是一位务实的天才,率先开创了小额贷款以及格莱珉银行,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社会企业利用营利企业的活力来实现其满足人类需求的目标,它创造了自立可行的商业模式,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它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能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社会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抓住了传统营利公司所忽略的商业机遇,其所有利润没有用来回报股东,而是再投资以扩张企业的雄心壮志。从这方面来说,它实质上是不为股东考虑的资本主义。<br>在《企业的未来-构建社会企业的创想》中,尤努斯展示了社会企业是如何被包括巴斯夫、英特尔、达能、威立雅以及阿迪达斯在内的龙头企业和那些遍布亚洲、南美、欧洲和美国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所采纳,进而从一个理论发展为鼓舞人心的实践。他说明了社会企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为那些想要创办自己的社会企业的人提供了实践引导;解释了公众和公司政策应该如何适应形势,给社会企业模式留出发展空间;他还展示了为什么社会企业具有潜力,能兑现自由市场企业没有兑现的承诺。
展开
精彩书评
    尤努斯有伟大的创新,他发现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模式。尤努斯有伟大的信念,他认定企业的本质是服务于社会的需求。仅凭这两点,就足以让他隹居最卓越企业家的行列。<br>    ——王石<br><br>    (尤努斯的)构想已经对第三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他所呼吁的“无贫世界”本身也如所有引导人成功的美国神话一样振奋人心。<br>    ——《华盛顿邮报》<br><br>    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一位务实的远见者,他改善了其祖国孟加拉以及世界其他地方数百万人民的生活。<br>    ——《洛杉矶时报》<br><br>    它(格莱珉银行)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圣地,而且正在全世界推广。<br>    ——英国《经济学家》<br><br>    不仅是尤努斯的理论得到(彼得)德鲁克(当代管理学大师)的激赏;更重要的是,其效力……你可以亲自核实了解。看看尤努斯的(书)。它们不仅鼓舞人心,而且信息量极大——是一个如何用正确方式管理企业的精彩案例研究。<br>    ——里克·沃特曼《商业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有些人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非营利组织,这也是不正确的。请注意那些将社会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典型形式区别开来的特征。例如,基金会是一种慈善机构,用来分配那些希望能通过其捐赠造福社会的捐献者捐赠的资金。基金会不是社会企业:它经济上不能自立,一般不能通过商业活动产生任何收入,而且它不像社会企业那样拥有“所有者”。(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基金会和其他非营利组织没有所有者,而是根据所在国制定的行动纲领由董事会进行管理。)<br>    然而,基金会可以拥有一家社会企业。事实上,我认为基金会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内利用其资金建立社会企业是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当某个基金会拨款给一家传统的非政府组织时,这些资金就会用于建立或支持慈善项目,有希望的话还能为社区带来某些福祉。但不管怎样,这些资金很快就会被花掉,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非政府组织很快就会申请另外一笔拨款来继续其工作。<br>    与之相反,如果某个基金会提供投资来启动一家社会企业,该企业在获得收入维持其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创造社会福祉。过段时间后,社会企业还能返还原始投资,这意味着基金会可以收回其投资并将之用于其他有价值的项目。与此同时,社会企业还会继续发展,惠及世界各处,而且如果它运营良好,还可以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扩大其影响直至遍及整个社会。<br>    正如我将在后文解释的那样,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有相关法律和税收法规规定,使得基金会投资社会企业变得复杂起来。然而这些麻烦可以克服。我希望看到基金会能利用其资金,在感兴趣的领域内(如卫生、教育和可持续农业)建立社会企业。我希望当今一些重要的基金会能考虑这种可能。<br>    传统的非政府组织,即非营利的慈善组织,也可通过类似方式拥有一家社会企业。出于法律、税收以及会计目的,需要将该社会企业从这家非政府组织中分离出来。但是只要该社会企业与该非政府组织拥有共同的社会目标,我认为这样的投资对于实现该非政府组织的慈善目标而言将会是一个明智且具有巨大潜力的工具。<br>    非政府组织在世界上做了大量的善事,但是这种慈善模式有着某种与生俱来的缺点,这促使我创造了“社会企业”这个概念作为替代。<br>    依赖于慈善捐助并不是一个能持久运营组织的方法,这迫使非政府组织的领导在筹集资金方面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即使筹集到了资金,绝大多数非政府组织也会反复出现极度缺钱的情况从而使其不能继续维持,更不用说扩大其高效的项目。相反,社会企业旨在实现持续发展,这使得其所有者不必费心索取捐助,而是专注于增加其能够给穷人或社会上其他人带来的福祉。社会企业拥有可以持续循环使用资金的能力,从而具有比运营最好的慈善机构还要强大得多的潜在影响力。<br>    此外,比起慈善机构,社会企业能赋予其受益人更多的个人尊严和自治权。实际上,即使是那些精心设计、充满善意的慈善项目仍然不可避免地会消解那些受益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于慈善的穷人并没有获得自力更生的勇气。相反,那些为自己所获商品和服务支付合理公平价格的人正大步迈向自力更生。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馈赠,而是积极参与到经济体系之中,凭自身条件成为自由市场经济中的舞者。这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能直接为诸如贫困、不平等和压迫等问题提供真正的长期解决方案。<br>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慈善组织都应该被社会企业所代替。有时如果只是为了帮助那些有迫切需求的人们,慈善组织的存在是必要的。比如说,当一场自然灾难——如2004年的那场海啸,或是2010年彻底毁灭海地的那场可怕地震——毁坏了基础设施,使人们无家可归,同时对食物、医疗及衣物产生巨大需求时,就需要慈善组织来发挥作用。已经饿了几天的家庭不能等着启动一家企业来养活他们自己——他们需要食物,而且需要很快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慈善组织是唯一能够迅速作出反应的组织。但这种紧急形势很快就会因社会企业的恰当介入和提供极大帮助而进入新的阶段,这就是我们为海地创立一家社会企业基金会以创建一系列社会企业,从而为海地人民提供长期而持续的解决方法的原因所在。慈善机构和社会企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它们在减少人们痛苦方面分别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有多大的作用。<br>    还有几类人非常不幸,他们必须依赖慈善组织,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自食其力。我想,这样的人要么是垂暮老者及年幼孩童,要么是那些罹患严重的身体或精神疾病的人。作为社会成员,我们确实应该帮助这些人,如果坚持让他们自力更生,那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所以我们的世界正如有社会企业的空间一样,也有慈善组织存在的空间。<br>    ……
展开
目录
引言社会企业——从梦想到现实 <br>第一章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企业? <br>第二章  发展之痛 <br>——格莱珉达能公司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br>第三章  创办一家社会企业 <br>第四章  为了治愈一个孩子 <br>——一个医疗保健社会企业的案例<br>第五章  社会企业的法律与财务结构 <br>第六章  格莱珉威立雅水务 <br>——一个解决世界水危机的社会研发项目<br>第七章  为社会企业创造一个全球性基础 <br>第八章  明日一瞥 <br>——更多社会企业正在启动<br>第九章  结束贫困 <br>——时间到了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