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远古的人类结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这样的生存方式使人们有了互相沟通信息的需要,传播活动也因此产生。
中国古代的传播手段中,最早和最常用的是15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谣谚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这种传播形式往往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也很容易因为传闻异辞而失实。在文字出现以前,能够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的还有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火、旗鼓等。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等。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进入了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文字传播的载体以竹简、木牍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出现以后,文字传播才逐渐进入以纸为载体的阶段。而在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被社会普遍采用的传播手段则有童谣和谣言。在这期间,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多元化的,既有包括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等软质书写工具。 、
据记载,中国的报纸出现在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以“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状”为代表。这种报纸是一种与后来的“邸报”很相似的新闻传播工具,它主要用于传报来自朝廷的信息,由地方一级军政单位在首都的派驻机构向地方传发,带有一定的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
定发布的正式官报。
在宋代,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出现了。负责“邸报”发布工作的机构是上都进奏院。与唐代的“进奏院状”相比,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封建政府官报的色彩,也更接近现代报纸。首先,它已不是一种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其次,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是当时传播朝廷政事信息的重要载体。最后,它已经由不定期发行转为定期发行。
到了元朝,流行于民间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小本”。这种“小本”由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进入明代,官报发布和抄传等事宜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发自首都的官报仍被习惯性地称为“邸报”。 ’ .
随后在清朝,朝廷参考明朝官报发行体制,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邸报”。除了利用官报外,清朝的封建统治者还广泛地使用过.榜、帖示、告示等传播媒介来发布官方消息。此外,由于雕版和活.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清初到清中叶这一时期的书籍、年画、历书、商业传单、商品包装纸等出版印刷品,也作为文化和经济信息的载体大量问世,为清代中叶以后商品广告的发展作了铺垫。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