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设立四联总处的目的,旨在尽快稳定战争初期极为混乱的上海金融市场,以应对因战事而导致的金融紧急情况,并可避免各国家资本银行之间的歧义,以实行统一管理和指挥,进而对各行资金进行统筹分配,同时还可以把财政部权力与压力均进行分散,为日后加强中央银行职能作准备。
四联总处自1937年8月成立到1948年10月结束,共经历十余年的历史,其间共进行三次改组:第一次是在1939年9月;第二次是在1942年9月;第三次是在1945年12月。本书只涉及前两次改组。从1937年8月四行联合办事处成立到1939年9月第一次改组前的两年多时间,可以说是四联总处的第一阶段,也是国民政府由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有关财政、金融、经济方面的重大决策,以及这些决策的实施,主要是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财政部、军委会三调整会(即工矿、农产、贸易调整委员会)和稍后组建的经济部设计和执行的。成立之初的四联总处主要集中利用国家银行的资力予以配合和协助,主要协助办理贴放,可以列举两例。
其一,“八·一三”淞沪抗战结束后,中、中、交、农四银行的中枢机构根据战局需要撤出上海后,引起了上海银钱业的极大恐慌,颇为担心上海金融市场出现混乱局面。11月下旬,上海银行公会致电财政部长孔祥熙:“中、中、交、农各总行均已迁汉,金融范围不免随之转移,惟各商业行庄沪市仍占多数,自非仰政府银行之调剂,难期巩固,发生重大事故,则各行庄穷于应付”,因而恳请财政部“令饬中、中、交、农沪分行,关于将来上海各行庄之如何维持,应请授权贴放委员会沪分会尽量予以事实上之便利,庶维金融命脉,藉安商业之途”。财政部顾及上海金融市场对内地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很快就允准了上海银行公会的请求,一直没有停止对上海银钱业及其他各业的联合贴放业务,反而在原来基础上加大对上海金融市场的贴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