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两国政府都曾把国有银行作为融资的工具,其潜在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存在市场缺陷。因为私人银行依赖于私人收益而不能承担社会意愿的融资项目和借款者。在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国有银行统治银行部门,尽管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国有银行比那些不是这种情况的国家有较慢的金融和经济发展。
从18世纪开始,印度的银行体系混杂着国有制、私有制和外国所有制。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有化的理由是增加银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克服关联贷款的弱点,迫使增设农村小机构以鼓励储蓄,并协助计划的增长以及保证分配贷款的公正性,特别是对小规模的工业和农业。政府要求的优先贷款意味着40%的银行净信贷必须投向小规模产业,18010必须直接投向农业,10010投向弱势部门。为非银行覆盖地区服务的目标导致了银行部门的快速扩展,但是大量的存款仍然集中在国有银行手中。1990-1991年印度国有银行集中了90%的存款和贷款。
印度1991年的国际收支危机是银行自由化的催化剂。例如,印度储备银行(RBI)的改革目标就是使银行系统能更加富有弹性地应对市场冲击,以及引进市场性质的规制代替直接监管银行的方法等(虽然这种直接监管的方法有时候仍然会发挥作用,并掣肘银行系统)。国有银行进入资本市场的融资不超过其普通股的49%。1994年6个“新私有”银行通过政府投资金融机构的方式登陆,3个外资银行也进入市场,2个私营银行印度住房开发金融有限公司(HDFC)和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ICICI)已经快速成长,以老练的管理和高精的技术以及强大的顾客集中群而出名。到2006年3月,印度拥有218个商业银行,著名的如邦合作银行(SCBS),其中包括100个地区乡村银行。
在中国,从1949年中国中央银行改革后,中国人民银行(PBOC)就变成了既制定货币政策又在全国通过分支机构收集储蓄的单一银行。1984年人民银行把存贷款功能分转给四个国有政策银行,他们为全国数以千计的国有企业提供运营资本需求。最初,国有企业的亏损通过政府公债融资。由于亏损加剧,中央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减少融资渠道,强迫国有企业通过银行满足融资需求。
1995年中国的银行开始正式地改革,体制和管理向商业银行转变。贷款的谨慎原则被引入,银行、证券和保险监管机构建立以及监管标准收紧。三个政策银行成立处置政策性贷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