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 银行注资的现实背景与理论基础
1.1 银行注资问题的现实背景
1.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注资问题的理论基础
1.3 本书的概念约定与逻辑结构
第2章 经济转轨的金融支持:国有制与政府背景
2.1 渐进式制度变迁中的国有制
2.2 中国的高储蓄率现象
2.3 国有企业的特殊定位与效率函数
2.4 国有商业银行的目标函数与混合型职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构成的阶段划分
3.1 第一阶段:银行资本与财政资金界限模糊时期(1978-1984年)
3.2 第二阶段:金融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1985-1997年)
3.3 第三阶段:规范监管下充实资本的调整时期(1998-)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与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
4.1 注资与银行监管成本的比较辨析
4.2 注资与问题银行救助成本的比较辨析
4.3 注资与国有体制沉淀成本的比较辨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模式的特殊性与持续性
5.1 中西方国家银行注资背后的共同点:"外部性"
5.2 西方国家的银行救助与注资模式
5.3 国有制下"有中国特色"的注资模式
5.4 注资以外的资本补充模式
5.5 资本补充的持续性: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延伸思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有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与注资效果评估
6.1 银行绩效界定及影响因素
6.2 国有商业银行绩效的特殊因素及指标体系
6.3 注资效果评估的全方位考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反思与建议
7.1 对《巴塞尔协议Ⅲ》的探讨与反思
7.2 政策建议:注资后的效果耐久性相关因素分析
7.3 全书结论
附录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概述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国有商业银行注资问题研究》立足于中国经济转轨中的制度变迁因素以及国有制的特殊性,从制度变迁理论切入,强调了中国的经济转轨和金融制度变迁强制性色彩浓厚的特征,国家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本书通过剖析政府、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三角博弈”关系,以及透析政策性银行的存在价值,试图为国有银行在宏微观目标悖论中寻找题解。
本书从历史的纵深中梳理国有银行资本金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银行资本与财政资金的界限模糊时期(1978-1984年)、金融改革的初步探索时期(1985-1997年)、规范监管下充实资本的调整时期(1998-)。本书将注资与几个不同的成本概念进行比较,力图为注资找到科学合理的归属。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