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金融安全状态研究:监测与预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60467
  • 作      者:
    聂富强,左宇晓,尹亮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聂富强,男,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统计学)带头人之一。现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四川省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成立的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理事暨副秘书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统计局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问题分析与金融统计。近年来,主持与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托项目等各级课题20余项;在《金融研究》、《统计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获各级奖励10余项.其中省部级奖励7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金融安全状态研究:监测与预警》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危机的识别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金融危机的识别、分析方法的选择、金融危机的时间分布、182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金融危机、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以前的金融危机、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空问分布、发达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比较、世界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世界经济体走向市场经济的金融改革、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金融监测与预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金融稳健指标与次贷危机、压力测试与次贷危机、早期预警模型与次贷危机、金融预警方法的具体选择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随着现今经济金融国际化、全球化越来越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在获得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中国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过去没有发生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发生危机的可能。我国在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也面临着防范金融危机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中国正处在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制度的全面变迁必然导致金融风险的种类、性质、分布及传导机制的频繁变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和复杂。特别是在加入wT0后,随着过渡期安排的结束,国内金融业全面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一方面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风险会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到国内,加大外在不确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很多新的内在不确定性,改变国内金融风险的状况。针对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不少学者甚至预言,未来10年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为1。近年来,国内金融体系的开放措施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如商业银行改革中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控制权问题、资本市场的开放与稳定发展问题、大型国企海外集中上市导致国内资本市场边缘化问题、国内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如期货市场)与定价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金融国际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防范金融危机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而其中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对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安全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对相应风险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在危机发生之前的适当时机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相关经济主体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或降低危机造成的损失。本章试图在批判继承国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历史危机事件为出发点,以各个危机事件前金融系统运行路径及状态的相似性为突破口,探索金融危机爆发的一般规律,进而为中国构建自己的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提供一些参考。
    本章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在对相关金融预警模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预警思路下新方法的实现,以及对该方法效果进行评价。第二,应用新方法对中国在一段时期内的金融安全状态和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传统的金融危机预警研究模式都是建立在危机分类基础上的,然而美国此次金融危机已经突破了传统危机范畴,这说明以前的研究方法已经凸显了其局限性,因此在研究方法上要求创新成为必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金融危机可以避免吗--基于国别经验证据的考察
第一节 金融危机的识别以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一、金融危机的识别
二、分析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金融危机的时间分布
一、1825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金融危机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以前的金融危机
三、20世纪80年代的金融危机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危机
五、小结
第三节 金融危机的空问分布
一、发达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
二、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比较
四、小结
第四节 结论:走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都难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世界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二、世界经济体走向市场经济的金融改革
三、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金融监测与预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第一节 金融稳健指标、压力测试和早期预警系统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
一、金融稳健指标与次贷危机
二、压力测试与次贷危机
三、早期预警模型与次贷危机
四、结论
第二节 EWSs研究述评
一、EWSs模型的一般方法论
二、EWSs模型的代表性方法 
三、EWSs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三节 金融预警方法的具体选择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相似度分析法的金融风险状态测评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相关研究动态及述评
……
第五章 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的选取和应用——有效性与敏感性的统一
第六章 金融危机爆发环境点的数量分析——以危机成本的衡量为视角
第七章 金融危机预警应用研究的长期视角——基于经济周期与金融危机的相互联系
第八章 进一步完善中国金融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