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次大国的金融博弈:中国模式及发展类别比较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9232
  • 作      者:
    邓乐平,皮天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邓乐平,男,汉族,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黄达教授,系中国首批金融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教育部重点学科基地——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经济研究》、《新华文摘》、《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家》、《财经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曾经出版《货币、产出与价格》、《中国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实证的考察》、《中国创业投资理论探索》等学术著作,参与编撰《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货币银行学》等专业书籍,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课题。
    皮天雷,男,汉族,经济学博士,1998-2008年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任教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主要研究领域:金融理论与实践、新制度经济学等。近年来在《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金融理论与实践》、《财经科学》、《中国经济问题》、《经济评论》、《管理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法与金融:理论研究及中国的证据》学术著作一部,主持及主研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6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次大国的金融博弈:中国模式及类比较》主要以经济金融学理论的最新发展为基础,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及金融发展的现实为背景,深入研究了中国金融发展的模式、特征以及金融深化的内生机制与制约因素等。《次大国的金融博弈:中国模式及类比较》由相对独立的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集中研究并思考中国模式,旨在探寻中国渐进式演变的背景、路径与约束条件,重点考察金融深化在所谓“中国国情”下是如何变化和发展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当今世界各国金融深化模式的国际比较。由于我们把发展模式简单并且非标准化地分为几个类别,因此,这一部分亦可由此称为“类比较的国际经验”,着重总结这几类模式在金融深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未来金融健康而有序地发展服务。第三部分是作者关于中国金融未来深化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小结。主要是以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为标志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及蔓延为全球金融深化发展为大背景,思考并总结我国30年来金融深化发展的经验得失。作者认为,面对变动中的这个世界,也许我们更应该趁此机会多想想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内外因素支撑了我们的高增长?这种高增长还能持续吗?金融创新与市场失误之间有什么关联7我们的发展模式或日“中国之谜”就真的是最好的吗?等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说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金融学术思想发展的重点在于“破”,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南巡之后,其重点则在于“立”。包括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及资本市场等在内的现代金融体系都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得以初步建立的,到2000年前后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初具规模。金融学术思想发展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进一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和学术思想的深化和跨越,学术思想也超越了国界限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和引进倾向,兼收并蓄,越来越多的西方金融理论被引进和研究,金融思想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得到进一步的突破。金融学术研究的理念和范围都在改变和扩大,包括金融工程、公司财务等微观金融,以及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也在进行和深化中。
    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金融思想从来都不完全是马克思的,也不完全是西方的,它吸收和传承了包括中国古代、西方经典、马克思的有关理论,以及前苏联等国家的经验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明成果。正如马克思、列宁等本身就是舶来品一样,中国现代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来就不是完全封闭的。尽管判断正误为时过早,但我们仍然有理由认为: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使用过的财政信贷综合平衡理论,利用货币政策并辅以行政手段并行调节金融经济的相关手法,在资本市场上由民间自发、国企筹资到股权分置改革的这一段中国式操作,利用财政力量及外汇储备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并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相关思想,以及人民银行在防范通货膨胀、调节流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等方面的理念和操作五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中国特色”。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综观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金融学术思想多以对经典理论的解释和对政策实践的研究为主,似乎没有一条完整的主线贯穿其中,尚未形成学术门派以及系统的金融学说。这既是中国金融学术思想的问题或者缺陷,同时也是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所面临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目前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模式及金融深化
第一节 中国模式及金融深化含义
第二节 路径依赖理论和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
第三节 从诺思悖论看中国金融的制度变迁
第四节 类金融创新——转型中制度移植与非正式制度的耦合
第五节 几点启示:来自进一步的思考

第二章 转轨国家演变的背景与路径依赖
第一节 转轨国家金融改革及中国金融深化历程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渐进转轨与激进改革:技术性思辨
第三节 中国模式的特殊内涵: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四节 慎言所谓“中国模式”——对中国渐进模式的一点反思

第三章 中国金融深化中的本土化特征
第一节 双轨、变轨与并轨
第二节 政府指导与市场培育:冲突与耦合
第三节 金融深化中的类金融创新:一个案例
第四节 金融深化中的典型特征:路径依赖与政府主导变革
第五节 金融深化中政府的作用及其变化:中国证券市场案例

第四章 金融深化中的社会人文环境因素制衡
第一节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互动与耦合
第二节 非正式制度约束下的金融制度变迁
第三节 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基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的核心:宗教、信仰、教育与社会文化传承
第五节 社会信任与金融发展
第六节 文化传承与中国金融发展

第五章 法治进步与中国金融的发展
第一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法与金融: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 中国金融深化进程中的金融发展与法律改革模式研究
第四节 加强金融法制建设促进金融业不断深化发展

第六章 苏东与俄罗斯
第一节 原苏东国家改革前背景及初始改革
第二节 苏东国家的改革:解体与激进
第三节 俄罗斯的金融变革
第四节 比较与思考

第七章 东亚及案例
第一节 东亚改革前的某些共同特征
第二节 东亚金融深化改革
第三节 东亚金融危机
第四节 比较与思考

第八章 拉丁美洲案例:述评、反思与借鉴
第一节 拉丁美洲金融发展概述
第二节 拉丁美洲金融改革的动因
第三节 拉丁美洲金融改革
第四节 拉丁美洲典型案例研究——阿根廷
第五节 比较、思考与借鉴
第二节 香港货币制度演变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 银行业发展及银行业规制的演变
第四节 香港股市发展的制度变迁
第五节 香港金融发展模式:评述、反思与借鉴

第十章 借鉴与再思考
第一节 金融深化模式的思考
第二节 借鉴经验及反思我国金融深化的路径
第三节 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自由化的再次挑战
第四节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