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危机救助:理论与经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59553
  • 作      者:
    张荔,罗春婵,孙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荔,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中国金融学年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体制比较等领域,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金融论坛》、《经济评论》、《金融时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30篇学术论文,出版了《金融自由化效应分析》、《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比较》、《虚拟银行革命》、《风险投资漫谈》等专著、译著10余部,主持并参加多个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罗春蝉,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近年来,侧重于对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并且参与了多项课题的资料搜集与撰写工作。
    孙颖,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辽宁省沈阳市财政局。2010年9月由辽宁省政府派往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作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近年来,充分发挥具有金融、财政两方面知识背景的优势,以金融危机政府救助为研究对象,并以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理论与实践为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曾先后在《武汉金融》、《金融与经济》、《浙江金融》等核心期刊上发表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的相关论文近1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金融危机的严重危害促使人类希望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防范、化解或者弱化危机的冲击,金融危机救助理论应运而生,而且,金融危机特点的不断变化也要求危机救助理论不断创新。在当代背景下,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现代经济、金融的主要特征,金融危机的产生机制和传导途径更加复杂,波及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不断扩大,金融危机救助的必要性也随之提高。但是,传统的救助理论无法指导新经济金融形势下的危机救助实践,所以,迫切需要对金融危机救助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
    基于上述原因,《金融危机救助:理论与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围绕历史与现实两条主线,对金融危机救助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方法进行阐述,不仅对金融危机救助的内涵进行界定,也对危机救助的主体和客体进行扩展,不仅基于不同的经济、金融理论对危机救助进行理论分析,也对历次危机救助实践加以总结和归纳:不仅对危机救助的新形式——国际联合救助进行研究,对联合救助机制的建立和效率的改进进行思考,也对危机救助的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对危机救助的道德风险及其防范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搭建起金融危机救助系统研究的框架,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经济金融的平稳健康运行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1.货币流动性增强,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①。在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下,通过降息、调整信贷结构等方式,货币流动性增强、货币总量持续快速扩张,货币信贷保持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企稳回升。与美国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效果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显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征:
    第一,基础货币有较大增加,但增速明显低于美国。从基础货币来看,2009年9月的基础货币规模为13.3万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3.70/0。但与美国相比,基础货币增长速度并没有美国那么快,我国基础货币2008年月平均增长率为34.9%,2009年月平均增长率为13.2vk,与美国高达130%的增长率相比,我国基础货币增长速度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但是,我国基础货币的增加却有效地增加了货币供给,这是因为我们有效地运用了信贷额度这一政策工具。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所不同,中国人民银行除了拥有利率和货币数量工具之外,还具有一项非常有效的政策工具:信贷额度。在特定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为每一家商业银行制定相应的信贷额度,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信贷额度来调整贷款量,从而有效地影响货币供给。但是。美联储只能通过大力发行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在危机已经严重影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信心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为了防范风险,只愿持有更多的超额准备金,而不愿意或不能实现贷款,出现“惜贷”的情况,大量新增的基础货币只能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留在美联储或者商业银行,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所以,尽管美国坫础货币、超额准备金高速增长,而M.和M:增长幅度仅在20%以内。
展开
目录
1 金融危机救助概述:含义与内容
1.1 金融危机救助的内涵与必要性
1.1.1 金融危机救助的缘起
1.1.2 金融危机救助内涵的发展与完善
1.1.2.1 狭义的金融危机救助——最后贷款人
1.1.2.2 广义的金融危机救助——全面救助
1.1.3 金融危机救助必要性解读
1.1.3.1 危机救助有助于改善市场失灵
1.1.3.2 危机救助有助于阻止危机传导
1.1.3.3 危机救助有助于促进经济复苏
1.2 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与客体
1.2.1 金融危机救助的相关主体及救助的边界.
1.2.1.1 金融危机救助的主体
1.2.1.2 危机救助的边界——从救助主体角度
1.2.2 金融危机救助的相关客体及其义务
1.2.2 1金融危机救助的客体
1.2.2.2 救助对象的义务——从救助客体角度.
1.3 金融危机救助的手段与措施
1.3.1 金融危机救助中的货币政策及其运用.
1.3.2 金融危机救助中的财政政策及其运用
1.3.3 金融危机中其他政策措施及其运用
1.4 金融危机救助的新趋势
1.4.1 危机救助主体的多样化
1.4.2 危机救助领域的不断扩大
1.4.3 危机救助对象的规模较大
1.4.4 危机救助工具的不断创新
1.4.5 危机救助行动的国际合作

2 金融危机救助的理论:发展与创新
2.1 基于最后贷款人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1.1 最后贷款人理论的核心问题
2.1.1.1 最后贷款人的目标
21.1.2 最后贷款人的主体
2.1.1.3 最后贷款人的客体
2.1.1.4 最后贷款人的措施
2.1.2 最后贷款人功能的扩展与演进
2.1.2.1 最后贷款人目标的扩展
2.1.2.2 最后贷款人主体的扩展
2.1.2.3 最后贷款人客体的扩展
2.1.2.4 最后贷款人救助措施的扩展
2.2 基于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2.1 古典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2.2 凯恩斯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2.3 其他学派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2.3.1 新自由主义学派对危机救助的解释
2.2 3.2 凯恩斯主义后继学派对危机救助的解释
2.3 基于金融脆弱性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3.1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2.3.1.1 金融脆弱性的经典理论
2.3 1.2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2.3.2 金融脆弱性理论对金融危机救助的解释
2.3.2.1 金融机构脆弱性视角下的危机救助
……
3 20世纪全球金融危机的援助实践:措施与效果
4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的 援助实践:比较与启示
5 金融危机丢份儿国际联合援助:机理与运作
6 金融危机救助的效应分析:成本与收益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