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抉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61099
  • 作      者:
    王元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抉择系列丛书·中国抉择:走向国际金融强国的战略》共选编了134篇研究报告和论文,其中大部分成稿于2005~2011年。考虑到一些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的连续性,以及我在理论探索方面认识的不断深化,文集一并收录了十余篇较早(主要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的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评
    世界性的金融发展和国际间的金融自由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对各国的发展情况予以了解和研究,有必要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有益的世界金融交流平台。国际金融论坛(IFF)正是致力于推进中国及世界金融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交流平台。
    ——国际金融论坛(IFF)
    
    我特别高兴地看到你们正在做出特别的努力,创办国际金融论坛(IFF)将会推动相互沟通理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科菲·安南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
    在我担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全球经济的重要价值,并且强烈感受到其前所未有的相互紧密联系性,国际金融论坛(IFF)能够为全球人士提供绝佳的研讨且影响着全球经济的机会,所以参与这个论坛是一件大事,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参与支持国际金融论坛(IFF)的原因,致以最衷心的祝愿。
    ——托尼·布莱尔
    
    英国前首相
    金融危机使全球精英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全球的金融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非政府机构也需要积极探讨如何走出危机。现在亚洲有了自己的国际金融论坛(1FF),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动力来源,很高兴在国际金融论坛(1FF)看到中国政府克服危机的决心和所付出的努力,相信国际金融论坛(IFF)能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做出自己的贡献。
    ——韩升洙
    
    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国前总理
    国际金融论坛(IFF)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国际金融论坛(IFF)是致力于促进国际金融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我希望能更好继续这一重要使命。
    一保罗·沃尔克
    
    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主席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
    在中国设置长期性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全球资本流动也逐步转向以中国为核心,积极参与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对话平台,将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对国际资本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为常设的全球金融高峰会议,国际金融论坛(IFF)的创立和召开都将向世界表达出自己的声音。
    ——罗伯特·蒙代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席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于2006年5月开始实施允许经批准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于境外证券市场的QDII制度,证券业境外投资迈出重大步伐。截至2007年末,有15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5家证券公司获得QDII资格,总额度245亿美元。QDII的实施,使中国的投资者有机会投资更广阔的国际资本市场。
    (三)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绩效
    30年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成绩斐然,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金融改革步伐
    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形成了开放促进改革的体制变革效应。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金融业开放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以开放促改革”的特征。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中国国有金融机构在高风险中运行,突出表现为“三低一高”,即效率低、盈利水平低、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然而通过其内部改革提高效率的动力严重不足,因此通过借助外部力量、引入外资金融机构、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是推动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的有效途径。在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之下,国内金融机构明显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随着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逐步开放,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格局被逐步打破,金融市场结构已经由寡头垄断的高度集中格局转变为垄断竞争的适度集中格局,金融市场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金融市场产权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集中度降低的同时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趋于提高。金融开放的深化打破了中国金融业的低效率均衡,加快了国内金融业改革的步伐。
    2.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最突出的特征或基本要求是明晰的金融产权结构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举步维艰,其根本症结在于未能下决心真正按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现代金融企业。随着金融业开放的逐步推进,通过与外资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国金融机构通过境外股东的参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开展结构治理和业务流程重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规范公司的市场行为。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不仅吸引了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了国外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和技术。尤其是,外资金融机构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提供了资金,而在于向中国金融业展示了现代金融企业运作特有的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推动了中国金融业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进程。
    ……
展开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战略研究核心报告
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历程、挑战与应对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国的战略与抉择

第二部分 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外经贸的抉择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国的战略与抉择
中国与美国匹兹堡G20峰会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文化重建

第三部分 金融全球化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
欧元与中国经济:影响与对策
中国金融部门改革框架与措施
加入世贸组织:两岸金融合作与发展
香港与内地银行业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论金融全球化
中国智库的崛起之路一从美国兰德公司得到的一些启示
中国推进亚洲金融合作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际金融中心布局的战略问题研究

第四部分 中国外汇储备的战略选择
多种货币储备体系的形成及其前景
中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
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性研究
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误区及政策调整
构建中国新型外汇储备管理体系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