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金大量进入可以认为是“热钱”的一种形式。外汇局的数据可以表明,这种资金在最近的5年急剧增加。但总体来说,无论其在哪里投资,相对于中国市场的资金来说,还是小数,所占的比例不算大。地下钱庄是资金进出的重要通道。地下钱庄典型的运作方式是发手机短信。境内外资金的流动,基本是采取境内或境外之间的资金划账和资金轧差来解决,不能认为是实质意义上的“热钱”。因此,其实质性危害有限。而有形的地下钱庄,相对危害大一些,但往往也不一定是针对资产价格的资金流动,而是出于逃避税收和监管牟取巨大利益的需要。因此,这部分资金流动不是一般意义上需要防范的“热钱”。
(二)“热钱”在中国的投机空间有限
一个国家一旦有大量短期性投机资本进入,必然对本国的经济和金融产生破坏性和冲击性影响。在投机资本进入的前期阶段,因为资本流入和投机,经济或金融往往会有繁荣景象。因此,经济和金融繁荣时期确实需要警惕“热钱”进入。
在长达15年的时间内,“热钱”问题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产生危害。这说明,“热钱”问题可能是虚构的问题;中国的监管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中国经济本身处于稳定发展周期,资金不会在这里作短期折腾;“热钱”的投机空间有限。
作为投机资本的“热钱”,其投资的对象往往是股票、外汇交易、利率、汇率和金融衍生产品以及不动产等。分析这些可投机因素,我们可以判断我国是否有大量“热钱”流入。
就股票市场来说,2002-2006年,股市不好,缺乏投机积极性。2006年年底到2007年10月,我国股市有投机机会,但时间短暂,股市的投机力量国内比国外更大。2008年年底以来,到目前为止,并不存在吸引“热钱”涌入的条件,股市处于正常的波动之中。
就外汇交易和汇率交易来说,由于我国并不允许人民币与外币的离岸交易,国内的外汇交易基本是根据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来进行套算交易,因此,外汇和汇率投机在我国也不存在。利率交易和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在我国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这也不是投机资本投机的对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