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爱上这身无分文的日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105911
  • 作      者:
    (美)劳拉·李(Laura Lee)著
  • 出 版 社 :
    南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那些最能让人们感到幸福的东西,全是市场之外的。
展开
作者简介
  (美)劳拉·李(Laura Lee),知名报刊专栏作家,同时兼任美国广播电台早间财经节目首席DJ、即兴喜剧演员、职业哑剧演员以及俄罗斯芭蕾舞公司公关总监。
  劳拉·李曾创办一家企业,但在金融危机中不幸破产。她之前以为这件事会摧毁自己,然而实际上,在这段没钱的日子里,她对金钱、消费、职业、家庭、幸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生活的方向有了崭新的调整。为此,她深深地感激这段身无分文的日子,也希望可以将自己的感悟与更多的人分享,使人们可以从对金钱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拥抱真正的安全感,获得心灵的平静。
展开
内容介绍
  《爱上这身无分文的日子》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对我们的生活做了简洁幽默的剖析,使我们看到自己是如何被品牌和商人和所谓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所驱赶,追寻繁华却不断失落的生活。透过作者之笔,我们发现,生活里似乎每个人都在表演,表演着如何向富人阶层的宁愿而挺进,但这场表演的观众又是谁呢?
  觉得没钱很失败?觉得没钱就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书中深刻的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解脱,作者戳穿被各种媒介堆砌出的浮华生活的真相,也使真正令人感到满足的生活方式逐渐呈现出来。正如作者所说,快乐必不可少的成分,不管多么难以得到,却都不太昂贵。
  富有并非不好,身无分文的日子也并不是终极目标,但是,在身无分文的日子里具有热诚生活的能力,的确是一种值得培养的强大能力。只有当我们能够从对金钱的焦虑中解脱出来,更为坦然、勇敢、理智地追寻自己真正认可的生活状态,才可能获得踏踏实实的安全感和真实的幸福。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们宁愿赚得少些,也不想觉得自己正在"失去"。
  ——特蕾莎·阿玛拜尔,哈佛商学院企业家管理小组负责人

  如果富有能让我们幸福,那为什么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日本还会有那么高的自杀率?
  ——约翰·L. 利维,财富继承专家

  拥有一套简易房,是你这辈子最奢侈的事情之一,是炒房者们永远得不到的体验,尽管他们有很多房子。我的意思是说,把你住的房子变成你自己的家,是件很奢侈的事。
  ——杰夫·义格,理财专家

  安全感不是某种来自外部世界的东西,它是一种内在状态。最让一个人觉得安全的是,知道自己在向一个更伟大的目标前进,不管这目标是什么。
  ——阿尔伯特·李,作家
展开
精彩书摘
  紧跟时代,过别人的生活?
  “年岁渐长的烦恼在于,想要找到一个处在你的年龄段又没什么了不起成就的历史人物越来越难了。”
  ——比尔 ·沃恩,美国专栏作者
  你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找到某个没钱却还能尽情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只需要凝视你自己的过往。还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你用砖块和木板搭了一个书架吗?或者那会儿你的男朋友——现在的丈夫——没钱带你出去,所以在他的住所准备了一顿浪漫的晚餐。那天吃的是通心面、奶酪,喝的是装在极不相称的塑料杯里的葡萄酒,而这可能是你有史以来最好的约会。
  在我上戏剧学院大二的那年暑假,我得到一个机会,在游乐园为一个即兴剧团工作一个夏天。这份工作听上去比送比萨要好得多,所以我开始干了,以为它最终将会在我的履历上添一笔“专业哑剧演员”的经验。
  我想肯定有人在1989年在多丽公园和急湍王国做过民意调查。这项民意调查询问公园的游客,对于他们的多丽之旅,他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都有哪些东西。他们说喜欢过山车、水滑道和波浪池,但是在排队等候的时候非常无聊。公园行政处经过周密思考后觉得,这将会是个大问题,因为他们即将推出世界上最高的木制过山车“大力士”。
  解决方法?流动艺人!“你将会在公园的各个角落遇见这些巡回表演的艺人!”多丽公园的宣传小册子自夸道,“魔术师、音乐家、哑剧演员,还有更多的!”我就是“更多”之中的一分子。
  这个比较大的流动艺人剧团包括一位女哑剧演员,一位魔术师,几个杂耍演员,几个单轮脚踏车骑行演员,几个做动物气球的人和一个长号演奏者。聘请我们的娱乐公司还给名为“多丽决斗”的剧场游戏配了一个主持人和一些舞者。想象一下类似《家庭问答》的节目,配上一个穿着金光闪闪夹克衫的滑稽主持人,和三个穿着亮闪闪裙子、又唱又跳的美丽女子吧。舞台演员们和流动艺人们都被安置在几乎没有家具的公寓里(公园在宣传册里把配置烟雾探测器列为他们的卖点)。我的喜剧搭档和我跟一个哑剧演员同屋,她是一个眉清目秀、金发碧眼的俄亥俄美女,她的爱好包括唱歌、玩通灵板和招魂。我们在墙上贴上纸条,在上面写上我们最爱的台词,还贴上不同的艺人朋友画的画。我们的租金和设施费用都是公司支付的。可能是为了省电吧,所有的公寓里都没有电视机。我们也不想念电视机。下班后,我们就玩些即兴的剧场游戏,自娱自乐。我们有许多聚会。喧闹的夜晚之后,你醒来可能会发现身边都是乱糟糟的动物气球。我们通常都大开着门,冲住在大厅对面屋里的同伴们大喊。他们喜欢熬夜玩集体鼓乐,直到旁边公寓的人叫警察来制止他们。
  你可以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下,我根本没觉得自己穷,尽管我们的家具陈设像斯巴达人的一样简朴清苦。你的过去可能没有那么多动物气球,但是我敢打赌,你肯定有类似的回忆——没钱也能让生活很美好。
  可是,如果你现在想复制那种生活方式——用废弃的牛奶纸箱做家具,或邀请约会对象跟你一起坐在图书馆里,或者在麦当劳里分吃一个奶酪汉堡——就一点都不好玩了。老实说,这种生活看上去会有些不合时宜。你已经34岁了,20岁时让你开心的东西现在看上去有点可悲。
  为什么会这样呢?
  所有的事情,都在转变,转变,转变……某段时间,我们认为应该“寻找自我”,又有一段时间,我们认为应该已经找到自我了。我们想象自己是在沿着一条码尺前进的,只不过刻度不是英寸,而是年月。我们期待的成功都有相应的最后期限,而且因为凭主观经验很难评判是否“抵达成功”,所以我们就追求一些外在的标志,比如拥有一栋房子,一辆汽车或者一个职位名称。这些东西好像成了你的个人目标和最后期限,但其实它们全都是来自于一样东西——攀比心理压力。
  如果你以为攀比心理压力是你12岁的时候才有的东西,现在你已经成熟了,进步了,你最好再好好想想。我们只是给它换了一些名字:社会地位、形象,名誉。维护良好社会地位的动力好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大脑。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和日本国家生理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做了不同的研究,得出相同的结论。在我们大脑中,处理社会地位和处理酬金的部位是同一个,也就是纹状体,这大概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把这两者等同在一起。
  “尽管我们直觉上认为良好的名誉让我们感觉很好,但是良好的名誉是一种奖赏这个观点,只不过是一个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假想。”研究员定藤规弘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时说。
  作为社会人,我们创造了社会规范,却几乎意识不到它们的力量。我们完全接受了这套价值,将必然的生活事件看成“成熟的标志”,而不是“社会标准行为”。
  可能并没有人这么告诉过你,你也没见过这样的书面文字,但是对于某些行为适合的年纪,我们的确有些不成文的规则:
  男人应该结婚的年纪:20 — 25岁
  女人应该结婚的年纪:19 — 24岁
  完成学业参加工作的年纪:20 — 22岁
  男人事业应该稳定下来的年纪:24 — 25岁
  男人承担责任最多的年纪:35 — 50岁
  男人成就最大的年纪:40 — 50岁
  以上数据是一项针对40—70岁中产阶级的调查结果,并且作为伯尼斯 ·雷文 ·钮加顿编辑的《中年及老年时代》一书中“正常年龄标准,年龄参数和成人社会化”调查的一部分。“当这些行为发生在这些年龄阶段之外时,它们就会被人认为是不合时宜,会被人们所不认可。”作者写道。
  如果你碰巧“错过”了那么一两件事的最后期限呢?想想马来群岛上男人的生殖器吧。《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刊登的文章《像正常一样的反常》中,史蒂夫 · J.阿颜和艾瑞斯 ·塔加纳 ·卡利斯用马来西亚男人的例子来阐述不同的文化是如何将各不相同的行为看成正常行为的。他们以为自己得了一种名为“皱唇鲨”的病,担心自己的生殖器会缩回自己的身体里去,为了阻止它,他们在自己的阴茎上挂上重物。
  “这种令人恐惧和难受的矫正方法很不寻常,但是在这个长期存在的文化之中,也是为大家所接受的。”他们写道,“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有个男人这么做的话,肯定会被人当成精神错乱的。 ”
  如果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用私处来举重还算是正常的话,那么想必25岁就得稳定事业也不是上帝刻在石头上的话。当你摒弃所有的文化暗示后,你认为什么才能更好地衡量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学识还是一栋带双车车库的房子?还有一个问题:寻找自我的价值并以此确定令人满意的生活方式,或是追求符合社会规范和期待的某个特定的目标,哪种做法更明智呢?
  记住以下来自儿童健康网( Kidshealth. org)的建议:“要做唯一那个对攀比心理压力说‘不’的人很难,但你可以做得到。关注自己的情感和是非观念,有助于你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当你认识得更清楚的时候,内在的能量和自信能帮你站得更稳,能帮你从攀比压力身边走开,并抵制住它的诱惑。 ”
  “我们回忆过往的时候,总是集中在童年时代,父母保护我们的时代。作为成年人,即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好,受庇护的感觉却一去不返。没有人再来关心你,所以好像一切都变得更加令人不安,尽管客观来说,一切都越变越好了。”
  ——克里斯托弗 ·杰克斯,哈佛大学教授
  ……
展开
目录
序言:在身无分文盛行前,我就已经身无分文了!
一 幻影中的生活
没钱就无法支配自己的生活吗?
缺钱带来的创造力会把你带离贫穷
允许自己“饥饿”,是一种莫大的解脱
手工再利用,有情感的物品世界
没钱也可以感受消费快感
物品的价值
垃圾车潜水员
我是人,不是机器人
选择职业的新标准:陪在所爱的人身边的能力
紧跟时代,过别人的生活?
感谢我们还有图书馆
白日梦就像免费电影
身无分文的隐形侠
高级社区有那么好吗?
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自尊心的幻影
健康美味蒲公英
你需要钻戒吗?
二 爱上真实的生活
点石成金的手指--真的值得拥有吗?
伊壁鸠鲁的传世奢华晚餐:三明治和一杯白开水
是不是“增长”和“进步”被估计得太高了呢?
为什么我们更憧憬“野蛮”世界?
金子:地狱里的大粪!
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国家唯一的穷鬼?
钱都到哪儿去了?
欲望的博弈游戏:求你告诉我,我还需要买什么?
银行更爱负债者
为什么“市场”成了我们的神?
“被电视”的生活
不必伪装快乐
有钱人的沮丧:金钱边际效用递减
至少性生活还是免费的!
奢侈品那些事
如果你没钱,就感谢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吧!
资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