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8752
  • 作      者:
    (日)船井幸雄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世间有这样一种人物,人们一接触到他的言行,必会肃然自省。对这种人物产生的共鸣与敬慕之情,能够激励众多有为之士精神振奋,并赋予他们开拓新路的勇气。人就是这样成长进步的。 对我们来说,最确当稳健的人生观,就是能够喜逢可以敬为师表或精神支柱的“人生之师”。只要根据自己的立场学习“人生之师”为人处事的观点、思考方法和人生观,谋求成长,在人生之路上我们就不可能出现大错,偏离正轨。 船井幸雄编著的《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从诸多领域里精选出具备上述境界的“人生之师”和“有德之人”,以期通过他们的人生观,进而探索了我们应当学习什么。 对您来说,阅读《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必会发现“崭新的自己与崭新的人生观”。
    30位古今“有德之人”,担当现代“人生之师”。
    --“人德”真意,不是清贫,而是清富!
展开
作者简介
    船井幸雄,日本“经营指导之神”。1933年生于大阪,毕业于京都大学,1970年创立“市场活动中心”(1985年更名为“船井综合研究所”),现任船井综合研究会会长、船井综合研究集团统帅、企业经营顾问。长于经营战略,担任各行业或同业界约4800家公司顾问,其“遵循自然法则”的“船井经营法”广受推崇。主要著作有《实业家必读·一流人物的各种选择与决断》、《学习历史·求胜理论》、《船井幸雄的人性研究》、《上层人物的人性学》、《成功理论》、《船井幸雄的人生舞台》、《今后十年·人生观的发现》、《今后十年·愉悦的发现》等多数。
    刘立善,留日文学博士。现任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教授,日本研究所原所长,辽宁省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日本文学的伦理意识》、《广岛星霜》等。主要译著有《芥川龙之介全集》(合译)、《东哑近代哲学的意义》(合译)等多数。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遭遇了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迷失其中,看不清未来的方向。
    人们疯狂追求财富和利益,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变得富有,然而,社会却变得越来越糟: 层出不穷的欺诈、为蝇头小利不惜出卖道德、愈演愈烈的金融海啸…… 这样获取的物质财富,真的能让人变得“富有”吗? 人的“德”与“格”,究竟应该走向何处? 倡导“遵循自然法则”、影响全球4800家企业的“日本经营指导之神” 船井幸雄,在《清富思想:修德则必胜》中遴选古今30位“有德之人”,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思想、伦理、文艺、科技等诸多领域,以“服从正确的原则,充实生活,卓越经营”理念,将这些对当代人最具参考价值的“人生之师”贯穿始终,一语点破“人德”真意—— 厚德清心,富而无骄,是为“清富”。磨炼自我心性,追求正确信念; “人德”真意,不是清贫,而是清富。
展开
精彩书评
    日本政经界“幕后宗师”。
    ——安冈正笃
    美国总统肯尼迪最崇拜的改革家。
    ——上杉鹰山
    创造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经营之圣”。
    ——松下幸之助
    日本“童话之王”,诗人、教育家。
    ——宫泽贤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磨砺自身,成就“大志”
    引 言 信念锤炼出伟大“德行”
    同“何谓人生?人应当如何生活?”这个提问形式一样,换一个问法,当被问及“何谓‘人德’?”之时,当场就能立即回答“这就是‘人德’”的人肯定很少。关于“人德”,人们似乎都很明白,但实际上一经仔细推敲,便一时语塞了。
    有人会回答“追求真善美,这种精神便是‘人德’”,但这种回答过于抽象,还属于“似懂非懂”式的解释。
    所以,我们应该具体思考一下可称做“人德”的构成要素究竟是什么。譬如,言而有信,信守诺言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是“人德”的一个构成要素;以温厚的心情细心关怀他人,这种精神也是“人德”的要素。若如此举例,则不胜枚举。从这种意义上审视,可以说,“人德”出人意料地竟是由“日常多见的要素”构成的。
    而且,这种要素理当人人具备。谚语云:“即使是魔鬼的眼睛,有时也会流出慈悲的眼泪。”再铁石心肠的人,也有柔情时分。谚语所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再冷酷的人,也有潸然落泪的时候。不过,假设一个人的心是一分热情九分冷酷,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有德之人”。
    所以,“凡人”与“有德之人”的明显差别,就表现在一个人稳定拥有的、乍一看属于“日常多见的要素”,究竟丰富到何种程度,还在于他如何将这些要素作为“哲学观”,贯彻到自己的人生当中,自觉自愿地耐住艰难,生活下去。而充盈着“日常多见的要素”的“哲学观”,就是本书的题目——“清富”思想。
    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无限地锤炼自己的思想,为此,必须付出不懈的努力。镰仓时代的僧侣、日本曹洞宗的开山祖师道元,说过这样的话:
    “玉经琢磨方成器;人经磨炼方怀仁。玉须琢磨;人须磨炼。”
    道元认为,以前常说的“人皆有佛性”这一想法,实在太“幼稚”。他拒绝了这一理念。道元强调:
    “凡人的身上确实秘藏佛性,但是,若不进行切磋琢磨,佛性便不可能附在凡人身上。”
    道元虽然出生在一个上层社会的家庭,但幼年时父母双亡,再加上他对权势社会深感失望,终于皈依佛门。此后,他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切磋琢磨”的人生。
    人们常谈到“悟”这件事,往往轻易认为,“悟”仿佛是人生的一个终点。可是,在道元那里“悟”并非终点。他的想法是,每日修行即为“悟”。归根结底,人只要活着就是修行,人只要持续修行,就是“悟”的境地。所以说,“每日生活须自悟”是道元的基本教导。
    按照道元的说法,一个人活在世上,能深有所悟,并提出不断切磋琢磨的目标,这样的人就能够掌握“仁”,亦即能够掌握“德”。
    “紫衣”是僧衣中的一种。嵯峨太上皇感佩道元的“人德”,言称要赐他“紫衣”,道元却坚辞不受。尽管如此,敕使还是来了三次,道元终于无奈,被迫接受了“紫衣”。不过道元从未披过这一件“紫衣”。
    道元对翻卷着权势旋涡的人世,深怀忧虑,他要深究并界定人的生活态度。道元深知“紫衣”是优秀“人德”的象征,同时也是权势的象征。因此,他心中坚定拒绝了身披这样的袈裟。
    道元没有亲鸾持有的那般“恶人亦能得救”的宽容。可以断言,道元那决心坚定的气概,不允许存在随意的宽松与妥协。道元自己贯彻一生的修行过于严酷,其他僧侣难以与他同步。如此这般,贯彻一个信念,自然会从中生出“德”来。
    譬如,“舍己”的人生观与信念,也是若干个“人德构成要素”之一。这种人生观的特色是,自己的生活、社会地位以及与之相联的诸种个人利益,均可舍弃。必要时,为了他人利益,抑或为了追求社会的进步,甚至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贯彻这种人生观者,称其为“人德样板”,绝非过言。
    此外,力主将“确立自己,舍弃自己”的这种人生观作为“人德要素”,对这种人生态度怀有自信与信念,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这样的人物还有许多。他们在各种各样的人生沉浮中,度过了充满辉煌“人德”的一生。可以断言,在当代这个激烈动荡的时代,他们再次将人生态度生动地教示给了我们。
    第一节 安冈正笃:渊博学识证明严谨智慧与“大德”
    安冈正笃(1898~1983)一生遵奉的座右铭,就是传教大师(最澄)留下的名言——“一灯照隅,万灯照国。”对此,安冈正笃解释道:
    “人们常说做事要为了世间,为了他人,但真正做起来,并非易事。如果真想付诸行动,首先要严格修炼自己,再照亮自己的周围,以此才能照亮并引导全国。”
    安冈正笃如果心存渴望,足可以当上东京大学教授,也能够在国家的中枢占据重要一席。仅此,安冈正笃就可以将极大的权威与权力握在自己手中。然而,安冈正笃从一开始就抛弃了这些地位,他立志做一介“在野之人”,终生一直在点燃日本人自豪的明灯与良心的明灯。他的高尚理念和对人的深刻理解,富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教导很值得思维混乱的当代人洗耳倾听。
    一 催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一部奇书
    安冈正笃置身人后,熏陶了现代日本财政界的高端人物,他的大名闻名遐迩。“二战”结束前,仰尊安冈正笃为师的人物数不胜数,其中有海军里的八代六郎,陆军里的今村均,担任内大臣的大政治家牧野伸显伯爵等。牧野伸显的女婿吉田茂也将安冈正笃仰慕为终生之师。安冈极强烈的影响力,一直延续到战后。
    安冈正笃撰有一本书,名曰《伟大的对话》。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开始,安冈正笃以近畿日本铁道有限公司进修的干部与职员为对象,连续发表讲演,他最后将这些讲演进行整理,裒然成集。但一般人不晓得有这本书。职员进修用的书,不大可能成为人气旺盛的热销书。这样断定,若说是理所当然,确实也是理所当然。
    可是,到了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这本书骤然引起世人注目。从财政界人士、企业的高端经营者到许多其他领域的人士,纷纷订购此书。
    其中有这样一段插曲。同年1月,时任首相的佐藤荣作,带着“返还冲绳”这个悲壮愿望,访问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媒体报道佐藤首相在访美的飞机内埋头阅读安冈正笃的《伟大的对话》。佐藤首相携带着当时日本人的悲壮愿望,阅读着仰慕已久的师长撰写的书籍,琢磨着出席会谈时的“腹案”。
    其后,佐藤荣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日本政治家首次获此殊荣,必然成了一大话题。其获奖理由是,围绕冲绳与小笠原群岛的返还问题,佐藤荣作并非诉诸武力,而是通过外交谈判这种“对话”手段,达到了目的。由此说来,佐藤荣作获诺贝尔奖,若说这是他从安冈正笃的一本书里获得了某种帮助的结晶,言不为过。
    二 男子汉就喜欢男人味
    这种结果,并非仅仅是安冈正笃的书籍意外地为佐藤荣作提供了动力,在此之前,佐藤荣作就以政治家身份和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接受过安冈正笃的熏陶。
    譬如,佐藤荣作在任首相前二年的昭和三十七年(1962年)10月,前往美国拜访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当时正处于“古巴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肯尼迪总统与苏联激烈对立,这个时期美苏两国关系十分紧张。肯尼迪无法挤出充足时间,接见美国曾经占领过的国家——日本——的未来首相。在这种气氛中,按照原来的预定,会见顶多不超过二三十分钟。
    然而,实际上会见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这是由于佐藤荣作为了免遭肯尼迪的轻慢,他腹隐“秘策”。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投降之际,舒维察尔博士曾经想起了《老子》中的一个警句:
    “战胜,以丧礼处之。” 
    因此,舒维察尔博士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但愿如此。不消说,安冈正笃不仅知道肯尼迪总统了解舒维察尔,就连舒维察尔读过《老子》的事,他都了然于胸。于是,他将这些事告诉了佐藤荣作。安冈正笃讲了此事后,佐藤荣作看透了肯尼迪总统的内心,他觉得肯尼迪对战败国及战败国未来首相的态度,不会一成不变。果然,对于伟大的舒维察尔读过《老子》一事,对于东方有这样的礼节,肯尼迪再度表示深切的关心,他倾听佐藤荣作的讲话,不知不觉,“预定的二三十分钟”延长到了一个多钟头。
    我们可以做出充分推测,这次体验跟佐藤荣作的自信密切相连。此外,海外对日本理解的提高,也大大有利于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纵然做如此思考,却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在这种现实的背后,也还是有安冈正笃严谨的智慧在发挥着作用,而安冈正笃对国家的关心与深厚的学识,正是他严谨的智慧的基础。
    若干年后,佐藤荣作的儿子信二问过父亲,如何信赖安冈正笃?信赖到何种程度?于是,佐藤荣作吟唱起平时很少吟唱的三弦小调:
    越饮越能品出酒味,
    通宵长谈品出人味,
    男子汉就喜欢男人味
    佐藤荣作活用三弦小调,表述了用不透彻的夹生语言难以说透的、对安冈正笃抱有的深切信赖感。这一件事中也流露出安冈正笃心灵深处温厚的“人德”。
    三 战争结束秘史中的“良心至上命令”
    安冈正笃在他的巨著《开拓命运》一书中,将人的要素分为“德性”、“智能”、“技能”、“习惯”四种,然后逐项详述。由此也可知晓,安冈正笃在思考人的时候,和任何要素相比,尤其重要的是将“德性”排在首位。而且他又列举了“德性”的具体内容,诸如“诚实”、“勇气”、“忍耐”、“心地明朗”、“清洁”、“人须爱人”等。
    安冈正笃的历史性事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参与了《终战诏书》的撰写工作。昭和二十年(1945年)8月,战争结束之际,日本天皇将这份《终战诏书》作为“玉音”,向日本国民公开播放。
    关于这件事,安冈正笃很长时间里不曾提及其中原委。所以,每年接近“战争结束纪念日”时,围绕“战争结束秘史”这个大主题,安冈正笃总是要遭遇新闻媒体记者们猛烈进攻式的采访。《终战诏书》草案,是经安冈正笃增补和删削之后完成的。但是,针对安冈正笃设定为一级重点、用在《终战诏书》中的一个成语,内阁根据“此成语颇难,国民难以理解”这一随意的判断,违背安冈正笃的本意,将其删削修改后,播放出去了。
    被删削改动的重要一句,是旨在表达何故结束战争的一句成语——“义命所存”。此语被置换成“时运所趋”。修改为“时运所趋”,意思就变成了“顺从时代潮流的自然发展趋势,结束了战争”。换言之,此句也可理解为“毫无获胜希望,所以结束战争”。然而,关于结束战争一事,安冈正笃的想法与此截然不同。对此,若干年后安冈正笃对身边人解释道:
    “所谓‘义命所存’,意即‘道义的至高命令’。”
    “义命所存”根本不是大义名分之意,更非“时运恶劣”。安冈正笃确信,这句成语应该表达的明确想法,是“将战争进行到底这种想法本身,存在错误,所以结束战争”。安冈这样解释:
    “顺从时代潮流的自然发展趋势,结束战争,这种说法违反天皇的本义。惟有超越胜败,遵从‘义命’这一道良心的至上命令,才能做到无论时运如何,也断然如此行事。这才能树立起天皇的威仪。”
    这层意思被随意修改成“时运所趋”,无论怎么说,一位殚精竭虑的学者之良心与见识,确实遭到了怀疑。在安冈正笃看来,“义命所存”并非仅是简单的一句话,而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精神,它包含了学者的良心,以及发动战争并一直延续至战败的日本人的良心问题。
    在一次聚会上,安冈正笃以严厉口吻阐述了这个问题。
    他仅说过这一次。
    战争结束之际在任的若干位阁僚,出席了这次聚会。时任司法大臣的松坂广政,神情紧张地来到安冈正笃面前,深深鞠躬致歉:
    “当时没能领略到这一层尊意,此事实在抱歉!”
    从那以后,关于《终战诏书》的原委,安冈正笃一直缄口不语,纵然面对新闻媒体,他依旧只字不提。“这是一个问题,将来人们会怀疑我这个学者的见识”,在安冈正笃向身边人说出这句话之前,他一直将如此不悦深埋心底。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安冈正笃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对战争表示了不偏不倚诚实的处理态度,作为学者的诚意,其根底跳动不息的是做人的良心,由此可以窥见“诚实”、“勇气”和“忍耐”等德性。可以说,安冈正笃以身示范,将他自己明确界定的“作为人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德性”这一道理,教给了我们。
    四 少年“声望”令学兄与校长钦佩
    安冈正笃于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2月13日出生于大阪,原姓堀田。堀田家的祖先曾加入了楠木正成和楠木正行 的大军,在遐迩闻名的古战场四条畷,与楠木正行一起战死了。
    后来,因某种缘由,安冈正笃成了安冈家的养子。得益于这个家庭,安冈正笃从小学时代开始,就有幸得到了彻底了解中日两国学养的良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后,安冈正笃升入第一高等学校,最后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科。
    读大学期间,安冈正笃热衷于阳明学。毕业之际,教授恳求他留在大学里,答应让他担任专职研究人员。安冈正笃完全拒绝走学者之路,他始终不渝选定的,是一条比较艰辛的道路——做一个独立自在的研究者和在野求道的学者。
    中学时代,安冈正笃学过剑道与禅,他以“剑禅一致”的精神,长期锻炼自己的身心。他学习孜孜不倦,读二三年级的时候,竟然给四五年级的学兄当老师,辅导他们解答报考陆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士官学校的入学试题。
    当时,有这样一件逸事。中学里发生了罢课事件,起因并非对学校不满,而是由于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发生了一些琐碎的纠纷。可是恰恰因为这些事,事态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教师们,甚至连校长都处理不了事态,只能旁观。此刻,校长盯上了安冈正笃,对他的人品魅力有所期待。校长恳求安冈正笃出来收拾局面:
    “你若发话,似乎学生们都能听从。你来试一试吧。”
    “我接受任务。”
    说完,安冈正笃从容不迫,登到高年级学生占据的小山丘神社前,高声喊道:
    “大家干这种事,实在无聊,赶快停止吧!”
    听了安冈正笃这般平平常常的一句话,高年级学生表态:
    “你既然这样发话,那就停止吧。”
    言毕,这场纠纷便很简单地结束了。此乃安冈正笃平素的人品魅力使然。
    由此可见,安冈正笃从十几岁开始,浑身就充满着可谓“人德力量”的能力。如此天赋异禀,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学习与高人一筹的能力,安冈正笃的逸闻趣事流传甚广。
    安冈正笃大学毕业时,就出版了优秀的学术研究专著《王阳明研究》,进而创立了东洋思想研究所。这位研究王阳明的年轻学者,在专家当中得到了认可。安冈正笃担任拓殖大学讲师的时候,不期邂逅了海军重量级人物八代六郎 大将,此事值得大书一笔。
    当时,八代六郎63岁,安冈正笃26岁。某天夜里,安冈正笃应邀前往八代家,二人觥筹交错之间,围绕阳明学展开讨论,观点发生了对立。尽管对方是海军重量级人物,但安冈正笃作为研究王阳明学的学者,信念坚定,有异议处依旧坚持直抒己见。这就是安冈正笃从那时开始贯彻了一生的态度。
    已经到半夜12点了,讨论还在持续着。酒已经喝光了5升。八代夫人挂虑夫君年老的身体,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劝说安冈正笃:
    “再稍微过一会儿,你就回去吧!”
    安冈正笃也察觉到这一点,准备打道回府。八代大将却说:“你想逃走啊?”说着,他就站起来追赶安冈正笃。安冈正笃压根儿没有“逃走”的意思,于是,二人约好:一周之后再度聚会。此刻,二人深思熟虑,做出了一个奇妙的约定:
    “这期间,如果谁觉悟到自己错了,谁就当对方的弟子。”
    一周过后,八代大将身穿印有家徽的和服,一身正装,前往安冈正笃家拜访:
    “恳请收我为弟子!”
    虽是安冈正笃,却也十分惊诧,便问道:“将军是在开玩笑吧?”
    八代大将神情认真地回答:“不是开玩笑。”
    从此,八代大将仰慕年幼于己37岁的安冈正笃为“师”,每当出席宴会时,他肯定坐在安冈正笃的下座,终生尽此礼数。
    五 “有情之人”的真价
    学者或者某一领域的专家,基本上都是将致密的知识与思考组合起来,然后表达己见。八代大将恐是输给了这种致密的思考。安冈正笃的语言表达和专著,严密得甚至显得有些絮叨,引经据典,并附以详细明确的丰富注释。
    恰恰由于这种学者的丰赡秉赋,人们有时误解安冈正笃,往往容易认为他过于理性,是个薄情之人。实际上,曾有一位评论家这样评断:“安冈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理性之士。”可是,稔知安冈正笃品性的人,都一致否定了这一观点,然后品评道:“安冈是一位有情之人。”
    升入东京大学之后,安冈正笃就在大学内部著名杂志《帝国文学》上发表了回忆“一高”毕业时的文章。文章开头,安冈正笃这样写道:
    “我们都是喜欢怀旧的人。一旦无法忍受现实的丑恶与百无聊赖的心境,便开始追求理想之光。此后,我们心灵深处的恋旧之情,常常俨如暮潮一般升涨……惜别之际,人们静静地、哀痛地噙泪说道:‘感到十分寂寥,心里空荡荡的。’”
    这里可以说,与所谓“硬派”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之柔情,从哀伤敏感的青年笔端流淌出来了。哀伤敏感的柔情,是安冈正笃情感的基础。不过,据说若干年过后,安冈正笃觉得这个开头写得“太稚嫩,不如意”,于是删掉了。
    提及安冈正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位纯粹的“颇有骨气的保守主义者”。然而,安冈正笃并非一位固执于意识形态之人。他始终是一位严肃冷静地凝视、探究人的“真情”之人。
    针对日本军队深深侵入中国战线一事,安冈正笃做出了严厉批判。对军部的方针与军人的姿态,安冈正笃有一双严厉批判的眼睛。在上海的某一夜,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军人们设宴款待安冈正笃,当时的日军在中国战线日益泥淖化,军人们也备感心绪不畅,焦虑得坐立不安。
    宴饮正酣之际,一个陆军武官喝醉了,扯开了破锣一般的嗓子,唱了起来:
    为夫君盛开的樱花呀,
    当暴风雨刮到皇国的时候,
    飘落吧!夫君当英勇把血洒。
    总之,歌词大意是,妻子对丈夫说道:“夫君,请你为国家英勇战死吧,这就是我的心愿。”在这个武官看来,安冈正笃当然会喜欢这段歌词。他好像是作出了这样的猜想。
    可是,听了这支歌后,安冈正笃表示出意外的反应:“这支歌宣扬的思想是错误的。”他接着又说道:
    “这支歌,唱出的并不是人的真实心情。发自一片真心叮嘱丈夫 ‘你必须死后再回来’,天下哪里会有这样的老婆?!如若你老婆对你说出这样的话,你真的会很高兴吗?这支歌是违背人情的。”
    在台湾,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在日本海军军人招待安冈正笃的宴会上,应武官的要求,宴会上的台湾女子唱起了情深意长的台湾民谣。于是,武官命令道:
    “别唱这种软绵绵的歌!换唱日本歌!”
    听闻此言,安冈正笃庇护女子,说道:
    “不用。这是一支好歌。你别介意,继续唱吧!”
    这些逸事中存在的事实证明,不能简单轻率地将安冈正笃简单地说成“他是保守的思想家,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军国主义者”。恰恰相反,安冈正笃曾是一个被东条英机视为“需要注意的人物”。
    通过上述逸事,我们可以理解,安冈正笃的人性精神支柱是“人情”与“人性的温柔”。而从安冈正笃的这种姿态中汩汩流淌出来的,正是他的“人情”与“人性的温柔”。安冈正笃标举出做人的第一要素,就是“德性”,他还举出了“人须爱人”这一要素。由此也可充分理解安冈正笃的为人。这里,安冈正笃对日本军人的批判,其主旨也就等于是对当时的风潮表示了严厉的批判。当时的军人排斥“温柔”,视“温柔”为“软弱”。
    六 因是专家,不显“要点”
    安冈正笃的这种批判精神,表现在置身军国主义时代,他能够勇敢地强调:为人的根本精神,理当是丰赡而温柔的。
    “二战”结束后的日本,以朝鲜战争为契机,完成了经济复兴,这倒是不错的,但其后的日本只重视经济成长,令安冈正笃很早就感到担忧。他在一次讲演中这样说道:
    “生活变得富裕的同时,现在人们在精神方面的欠缺,越来越强烈地发挥着不良作用。”
    确实,对当时的日本来说,经济复兴是首要主题。但是,安冈及时敲响了警钟:
    “如果永远仅仅被目前的经济课题束缚,那么,接踵而来的就是失败!”
    然后,他引用中国古典“四书”之一的《大学》中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句名言,来强调自己的观点。要想发展经济,此时必须首先正心。安冈的上述指摘,对当代日本人犹然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此外,安冈正笃终生强调的事情之一,就是“一个人切勿过于专业化,因为它会导致人的视野狭窄!”许多政治家和财经界人士,之所以向安冈正笃恳求心灵的安适与事业的指针,就是因为他们都仅是各领域的专家,他们察觉到自己不知不觉间受到眼前事务的束缚,最终导致视野狭窄,思维过程中存在忽略要点的危险性。为了做一个人格进一步完善的人,他们需要吸收安冈正笃的“人德”与智慧。
    品味雅正的安冈正笃提倡的“思索原理”之一,就是“不要为眼前事务所束缚”这一教导。
展开
目录
前言 令人生持续增值的人生观(船井幸雄)

第一章 磨砺自身,成就“大志”
引 言 信念锤炼出伟大“德行”
第一节 安冈正笃:渊博学识证明严谨智慧与“大德”
一 催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一部奇书
二 男子汉就喜欢男人味
三 战争结束秘史中的“良心至上命令”
四 少年“声望”令学兄与校长钦佩
五 “有情之人”的真价
六 因是专家,不显“要点”
第二节 中村天风:“真正男子汉”正面否定“终归不可能”
一 人可以实现自我暗示的目标
二 大开眼界的“天风哲学”
三 无数离奇的“武勇故事”
四 首次体验直面“人心”的挫折
五 苦恼之旅结尾,喜逢“地狱之佛”
六 在通天世界里解开“心谜”
七 放弃“诸侯生活”,芒履立于大道
八 人生必胜理论
第三节 铃木大拙:化雁化水95岁“漫长一生”
一 草木“无心地生长”,少年深受启发
二 25岁有“仙风道骨”
三 存善积德
四 幸福在“因果报应”之外
第四节 贝原益轩的处世哲学:古稀开始服务“世间与他人”
一 人生“三乐”
二 身体独立于“精神的奴隶”之外
三 “爱心学者”的诚朴
第五节 西乡隆盛:“难对付的男子汉”能干大事
一 男子汉器量宏大,酣睡刺客旁
二 如何回酬“盛情”
三 敌兵记下“西乡遗训”
四 “难对付的男子汉”能干大事

第二章 厚德必在“实业”上结出硕果
引 言 我的人生须斗争--信念带来胜利
第一节 涩泽荣一:若图一家之富,
会成为与“三井”、“岩崎”齐名的大先驱
一 售出“诚意与智慧”,购入“信赖”
二 置“金钱价值”与“商业道德”于天平两端
三 《论语》灵魂附在算盘上
第二节 上杉鹰山:“理与情”超级平衡,人必聚拢
一 “空喊”还是实干,“人格”由此可鉴
二 年方17岁即能明察决断
三 打破陈规,展示“真心”
四 有“低头”度量,“严惩”才被认可
五 挥感谢之泪捣出“刈上年糕” 
第三节 大原孙三郎:“无学大学者”全力追求“人格主义”
一 青春时代曾是恶魔的最佳顾客
二 日本首位不断追求在经营上“刷新人道”的人
三 人才辈出数不胜数的“大原奖学金”
第四节 松下幸之助:首先缔造“人才”,顺带制造产品
一 “大松下”的“小宝贝”
二 “摔倒了必须再爬起来”,仅此而已
三 严谨自我省察,形成“水道哲学”
四 为“赚钱”理念补充新意
第五节 土光敏夫:如此“牵引风格”,令人无法不从
一 并非悭吝而是合理,并非“违背常识”而是“打破常规”
二 土光敏夫信奉独特的“重担主义”
三 “大号令”唤醒濒死的“猛犸”
四 “须知干部不是了不起的人,而是辛苦人!” 

第三章 历经考验,活出“白玉”人生
引 言 “德”传授做人之“格”
第一节 泽庵和尚:终生不忘“本分”的意志力
一 大事件威胁庄严的修行生活
二 甘于接受蛮横报复,享受苦境
三 “欲望”过盛,难逃苦海
四 面对“诱惑”,贯彻超然主义
第二节 良宽:不够格“蠢货”村长,沉默指出为人之道
一 如此“大愚”,心灵无限深广的证明
二 “不谙世故”,放弃从政念头
三 标准“高才生”,沦为放浪者
四 沉默中蕴藏感人的魔力
五 良宽的7条“诫语”
第三节 细川加西亚:“恩宠”之人成为“妇德楷模”
一 为郎君变成“铁夫人”
二 在“时代大潮”中坚韧磨炼心性
三 悲壮之死升华人生价值
第四节 福泽谕吉:以“实学”回报先父的功劳
一 万延元年《韦伯斯特英语词典》,展示了福泽谕吉的见识高度
二 令历史潮流“壮阔逆转”的名言
三 《每日之教训》是做人的基准点
四 “大智”之举--以神龛护身符当手纸
第五节 晓乌敏:坐上“开往极乐世界”的列车
一 自由奔放之说,成就《珍品堂主人》
二 “愚秃”为近代佛教吹来“新风”
三 放纵爱欲,深化自省
四 从“天邪鬼病”中解放出来
五 真实人生观十分自然

第四章 心存“一念”,人生获益
引 言 以辛劳锻炼肉体,以“人德”磨炼精神
第一节 坂村真民:“心中念想,花就开放”--爱与拯救的眼神
一 母亲痛苦时的自强警句
二 酷烈亲身体验,强化生活意志
三 滚雪球般膨胀的劣等感与挫折感
四 俨如水鸟展翅,活出一己人生
五 不入迷途,一路前行
第二节 武者小路实笃:男子汉激情行动,热望“实现理想国”
一 逼仄黑暗时代里打开“天窗”
二 “母爱”亦属利己主义,理当排斥
三 从托尔斯泰的束缚中挣脱出来
四 终将实现的“新村”理想
第三节 仓田百三:“百合”与“莲花”美妙协调
一 拼搏一载,拿到“出人头地通行证”
二 人生毁灭的危机--爱与性的纠葛
三 背负“三重苦恼”,险些轻生殒命
四 建在心中的寺院--《出家及其弟子》
第四节 高村光太郎:极度“纯粹”,催人挥泪
一 夫妇互信互爱,填平赤贫生活罅隙
二 巴黎留学--挫折感伴随艺术家灵魂
三 坚守执著,敢当“出头鸟”
四 化苦恼为奋进的动力
第五节 内村鉴三:严格自律,一生忠于神与自己
一 基督教嫁接“武士道”
二 婚后生活击垮了内村鉴三
三 美国生活的“成功故事”与新苦恼
四 “每日掘出根来,自身难以成长” 
五 15载后, 证明“预言”准确
六 “最谦虚的人”是最伟大的人

第五章 “人德”力量,令好梦成真
引 言 您能否成为“达蒙”
第一节 田中正造:公牛抛弃一切,挑战“暴风雨”
一 化做狂人,拼死上诉
二 一己特长--“始终不懈”精神重于学问
三 请听“死亡土地”的呐喊
四 “走向暴风雨的公牛”,愤怒且温厚
第二节 宫泽贤治:决计“我当修罗”,度过此生
一 少年令父亲哀叹“毫无奔头”
二 10岁少年分担“他人痛苦”
三 “殊死奋斗的生涯”预兆
四 为弟子羸顿奔走
五 “不计个人的得失”理念贯彻终生
第三节 津田梅子:7岁赴美留学,开女性“黎明”先河
一 慨解私囊,授课著名
二 亲身展示严肃的善恶观
三 使命感--将一己丰富经验献给所有女性
四 不懈努力,美梦不可止于美梦
第四节 二宫尊德:遵从“天道”,弘扬“人道”
一 如此“魄力与骨气”,才是最大“人德”
二 将贫困当做“修炼身心的良药” 
三 二宫尊德认定的“天道”与“人道”
四 强调“限度”,人心明畅
五 “'德'源自勤苦” 
第五节 新渡户稻造:“国际人”活在东方信念与精神中
一 致信养父,立誓“三绝”
二 虔诚基督教徒,拒不接近教会
三 热望自己成为“太平洋上的桥梁” 
四 3个美梦在“理想学校”化做现实
五 坚守信念,为一诺奋斗终生
主要参考文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