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你活的累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91187
  • 作      者:
    (日)加藤谛三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上有一些成功人士,到了某个年龄段,就会患上忧郁症。感到活得累,就是那种在一家自己不喜欢的公司工作,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情绪存在的心理状态。或者说是长年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却从未意识到这种情感存在的心理状态。
    感到活得累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实际上,这是对社会做出的过度反应。这种精神压力会夺走生存的能量,改变人的大脑。
    《你活得累吗:度过困难时期的心理学》审视了感到活得累的心理状态,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的建议。《你活得累吗:度过困难时期的心理学》是一部畅销书,在日本重印已近30次。
展开
作者简介
    加藤谛三,1938年生于东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教养学科本科,同大学院社会学研究科研究生课程毕业。现在为早稻田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赖肖尔研究所准研究员、日本精神卫生学会理事、产业精神辅导学会理事。
    主要著作有《“动”人的心理学》(钻石社)、《自信与劣等感的心理学》(大和书房)、《日本型抑郁症社会的结构》(PHP研究所)、《得不到爱时该如伺做》、《现在如何考虑就业》、《创造自己位置的心理学》、《坚强和脆弱的心理学》、《让付出有所回报的心理学》(以上均为PHP文库)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累,是不是因为你有人格不完善的父母,他们在心理上榨取了你的爱!累,是不是因为你有人格不完善的上司,他们缺乏对下属的关爱!累,是不是因为你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没有生活的目标。
    如果你有完善的人格,富有爱心并且充满信心,你将拥有充实和幸福的人生!
    这是一本父母必读书,是领导者、管理人员必读书,是每一个追求人生幸福的人都应该读的书!
    “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经历过失败”,“人生最大的不顺就是没有经历过挫折”。
    结合阅读《你活得累吗:度过困难时期的心理学》,请谈谈你对以上两句话的体会,感想可发至。你的文章如被录用,将被收入我社《走出抑郁》一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对于有抑郁症倾向的人来说,别人再怎么劝他去放松自己,他也是做不到的,正如你对正在水里挣扎的人说“别抱着救生圈了”的效果一样。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想让他们明白现在还没到了要溺死的状况。后面对此我还会继续解释的,这其实也是在教给他们如何去发泄心中的恨意。
    恨意一旦得到发泄,那么就如台风吹过一样,万事皆晴。但是,抑郁症患者却始终无法做到自由地发泄情感。即便是他们想要发泄情感,可是情感本身却又是矛盾的。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不安以及对对方的爱意和怒意是同时存在着的。
    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的“心情总是阴沉沉的感觉”。
    因为复杂的情感并存,自己又无法处理自己的情感,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觉。时间一长,在源于内心的纠结而产生的紧张感作用下,他们就会逐渐感觉到活着很累。
    没有目标的内心是空虚的
    此外,作为抑郁症患者的情感之一还经常被提到的一个特点,就是“无法振作起来”。
    这是因为自己缺乏人生目标,只是被周围的人呼来唤去的缘故。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为什么会感觉到活得累呢?
一、爱一个人很难
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是热衷于倾诉自己不幸的人
整天板着脸的人实际上抱有强烈的撒娇欲望
抱有强烈撒娇欲望的人是脆弱的人
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别人的喜怒哀乐呢?
积累在心底的憎恨感
二、为父母之“爱”所苦恼的孩子
父母与孩子的角色逆转
逐渐学会迎合周围的人
憎恨感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抑郁感
三、抑郁与对人生的思考
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休息
心理病弱的人能好好活着就很了不起
“小的时候没有人保护我”
“好孩子”的悲哀
否定自我本性导致生命力衰弱
人际关系与内心疲倦
世间最美的还是人性之美
要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消极思想的源头——爱的缺失感
一、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欲望
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母亲——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二、将对他人的怒气以弱者的方式表现出来
一味伤感自身不幸的人是不会获得友情的
换个角度理解有抑郁倾向的人的话语
倾诉自身不幸实际上是在表现憎恨
“从小时候起就无人疼爱的怨恨心情”
同样的经历,不同的感受
希望身边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闷心情
心理热线的使用者希望听到的话,
人生的道路上并无神奇的“魔杖”
探究对生活感觉疲倦的原因
二、为什么对不幸的事情要念念不忘呢?
不能认同自身幸福的理由

第三章 要学会适时改变生活方式
第四章 有抑郁倾向的人的情感表达
第五章 给自己放个长假
第六章 要有勇气“更好地生活下去”
第七章 有抑郁倾向的人的心理
第八章 积累生命能量的方法
结尾 要慎用可能带来伤害性的语言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