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在宏观上,整个银行业都具备数据密集和时间价值高这两个基本特征,这就要求银行业必须大力应用信息技术。金融产品是特定的信息产品,银行开展业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信息处理过程。由于存在数据密集这个本质的特征,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可在金融业大有作用。同时,又由于银行的利率、汇率和股票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都在动态地变动,金融信息和交易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金融业的服务急需极大地提高信息传递和处理及加工的速度。
(2)其次在微观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经营活动的抽象化,要求银行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操作流程都要实现高度的信息化。银行必须具备一个先进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才能针对不同的客户(包括企业和个人)、不同的需求,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尤其是金融信息增值服务产品。另一方面,银行的经营活动是抽象化的,银行本身并不涉及物流,只涉及数字和符号的储存、处理和传递,因此目前银行业的流程,大约80%都要依赖计算机进行操作,就连银行自身的OA也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总而言之,银行管理系统和操作流程的信息化,既符合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也符合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3)最后,先进的信息技术可强有力地支撑银行的体制与产品的持续创新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一家银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金融创新离不开信息化,也离不开计算机。金融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创新;二是产品创新。从行业体制的角度看,现在虽然还是执行分业管理,但现在世界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是综合化经营。所谓综合化经营是银行要与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有更广泛的、更实质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基础是要建立一个以计算机作支持的综合性业务平台。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看,任何金融产品都要对其产品的特色需求的深度和广度做出准确的判断,也需要对金融产品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盈利性进行客观的分析。这种准确判断和客观分析一定要借助计算机这个技术手段来实现。同时,对管理体制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所引发的金融风险的管理,同样离不开信息技术,用它来构建业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金融监控和预警系统等立体的、实时的信息系统。
上述3点,决定了银行业必须要占领信息化的制高点,银行业也由此成为被信息技术改造得最早、最彻底的行业,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最前沿的行业。我们甚至可以说,银行本身就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