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幕
在这里,他们大喜或大悲
用经济学来解释历史既不完整,也不会令人满意。因为人并不仅仅是经济动物。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
鸟儿高飞,万马狂奔,掉队者陷入虎口,逃脱者依旧向前。纵然死亡,也无法阻止这年复一年的轮回。是什么令其生而赴死,在所不惜?只因上天赐予人生存权利的同时,也施下穷尽追逐的魔咒。
在最极端的批判者眼里,中国股市正如这过客匆匆的荒野:时而草长莺飞,时而烈日当空,雨露与饥渴交相上演。种种不可思议的桥段和一张张阴晴不定的面孔共同讲述着荒腔走板的财富寓言。就像官方对投资者的那句劝诫所言,“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股市自诞生以来就是危险的江湖。
股市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将分散的资金集合起来用于企业扩张,但监管不力的股市天生具有投机的特性。在中国半市场化的金融环境下,股市中的悲欢,尤其具有草莽之色。其本应具备的融资功能已部分被异化成“赌场”。尽管凶险自知,在远去的时光里,股市上倍受追捧的那些人和事,依旧如动人传说,又如举火烈焰,令人在困惑惊惧的情绪下,疯狂着迷。
追随者们在难以捉摸的规则和种种涡流中苦苦争夺,用尽招数,耗空光阴,依然前仆后继。等待他们的,将是追逐财富的大喜或大悲。
这片江湖,成败交替
股市的虚虚实实,谁能说清?大多数吊诡事件,充当着人们饭后的谈资,这些故事,如同新奇的小说,却又如此真实。故事中的主角神色淡然,尽管他们演绎着或许是当今中国最不可思议的情节。他们如同纵火者,引燃枯朽的荒原,本以为通途就此奠定,却发现余烬中早已布满残骸,只有少数人能走完全程。而其中的胜利者,也必须一次次踏进轮回,时刻面临万劫不复之境。
2007年的一天,天色渐晚。闷热犹未散去,夜幕下的路灯发出昏黄而蹊跷的光,嘈杂街道中走过的何林,如同一个迷路者,不知道前路如何延伸。年初,股市利好让这个35岁的男子决意加入。七拼八凑,拿出了20万元,这是他能筹集到的全部现金,揣着这笔钱,他去证券公司申请了一个账户,就此成为一名股市投资者。
刚开始的一个月内,一切都波澜不惊,自己没什么经验,当然赚不到多少钱。只不过看见别人侃侃而谈,又觉得形势一片大好,只要有足够的资金,能赚就行。在中国,抱有何林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过去的几十年,一只看不见的手,已将保守的中国人锤炼成一切向钱看的信徒,而且追求的是快速致富。随着沪深股市的开锣迎客,再次加重了人们的赌徒心理。
股市菜鸟能有几个成为幸运儿呢?结局似乎是注定的,何林却不以为然。
4月的一天,他在偶然的机会下,从一位密友处寻得良方,正苦于赚不到钱的何林决意赌一把。抛掉之前买下的几只纹丝不动的股票,他重新将20万元本金投入股市。据朋友说,这只股票大有可为。
尽管何林不知道,这只名为“ST长控”的股票已经处于动荡的边缘,但出于对密友的信任,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全仓买入5000股。
第二天,何林被电脑上的数字吓住了。自己以每股40元买入的这只股票,当日最终以每股68元收盘。一天之内,他在账面上净赚了14万元。对于一个初入股市的人来说,这个数字足以令其胆战心惊了。然而,故事才刚刚开始,又过了一天,账上数字又急剧减少,即便以新手来看,12个跌停板也够得上奇景了。
之后的一个月,这只股票再也没能冲到最高点,甚至没能涨回到何林买入的价格。最终他将股票售出,以亏损5万元不甘心地收场。他总在幻想,如果在买入的第一天收盘之前就全部套现,那该有多好。可惜,一切已成黄粱梦,为时晚矣。
与菜鸟何林的落败不同,另一个人的故事却让这迷梦化为现实。
1997年进入股市的刘优良,怎么也料想不到十余年后自己也有今天。现在的他俨然股市老手,和刚进入股市的那些迫不及待地想挖到金矿的人们相比,他显得更加悠然自得。每年,刘优良都出手不多,也就买入几只股票,但到年底一盘算,投入的资金却能实现3倍以上的回报。
与何林买入的那只“ST长控”一样,刘优良买入的也都是带有ST帽子的股票。事实上,刘优良的眼光并非一日而成。2007年之前,追涨杀跌,听信小道消息的跟风之法,让他付出了高额的代价。
直到2007年,伴随着一轮牛市的出现,身边的人们都喜气洋洋,之前的愁眉苦脸一扫而空,被套牢的投资者们也都成功解套。刘优良却依旧处于亏损中,这种困境令他惶惶不可终日。也是一次偶然,他选定了两只ST股票,因为价格较低,并且其中一只已经完成重组,在大盘看好的前提下,相信会有较好的上涨空间。
几番对比过后,刘优良选了那只还未重组股改的ST股票。几个月之后,这只平稳如镜的ST股突然开始了暴涨好戏。在完成了30个连续涨停之后,刘优良完美谢幕。尽管逃脱了一场噩梦,刘优良的内心却始终不能平静。回首过往的岁月,落败与成功似乎总在交替,股市中人,谁也不敢放言自己就是最终的赢家!
陷落与逃离,自有缘由
何林与刘优良的故事,最好地诠释了中国股市的惊心动魄。它可以让你用很低的成本经历一段类似于过山车的刺激体验。然而,一切又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同样操作ST,一无所知的何林在大好形势下最终亏损,浸淫多年的刘优良却得道成仙,同样是荒原迁徙,缘何差别巨大?
要探寻结果相异,须明了事件的本源。ST这顶帽子,在证券市场中屡见不鲜。所谓ST,是指企业连续两年财报亏损而被特别处理的股票,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这类股票存在极大风险,投资者一般都唯恐避之不及。然而,江湖谋生的游戏规则又总是如此二元对立,风险之高,当以厚利作为酬报。玩家的鲁莽和细致,都可以在这类股票上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由于受到特殊处理,企业必然寻求转机,一旦重组成功,不仅可以成功摘掉ST的帽子,股价还会一飞冲天。这个博弈的结局,代表一种寓意。关键在于,选择哪只ST进行这个游戏。何林和刘优良的区别就在于此。
何林选择的“ST长控”有过一日辉煌,因为浙江浪莎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收购长控,出于对浪莎良好业绩的期待,改组后的长控有望扭亏为盈。然而,对于负债累累的长控,浪莎的入主并不能彻底改变整个局面,短暂的暴涨,只是源于对债务计算略施魔法,将资产进行巧妙腾挪,加上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最终呈现漂亮报表。
在实质上,长控并未扭亏,只是获得了输血,并还掉了一部分债务。这种ST股票,风险较大,如果何林不是亏本抛售,也许永无翻身之日。而刘优良的选择则显得老谋深算,不看重表面的风光,而脱离股票自身,分析企业的运营,也许其中还夹杂着十余年历险中积累的人脉和信息,使其最终成为ST高手。
ST股票的故事,就这样在细微的差别中变得扑朔迷离。它让普通人敬而远之,同时成就了一批专以ST为生的江湖中人。他们或为内幕刺客,或为庄家大佬,在资本游戏中进退自如,这场命途难料的博弈,注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惨烈传说。
属于少数人的关键细节
众多散户的惨烈,只会成就少数发迹者的神奇。股市中的博弈向来如此,尤其是ST股票,本身就带着微妙的话题性,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会影响众人的选择。而那些善于把握细节的人,总能化险为夷,羽化成仙。
传言依靠内幕消息走红的股海大亨吴鸣霄,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之前有报道称,他持有8家ST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超3亿元。手中的ST,在新春之际因为企业重组而气贯长虹。惊人的操作自然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在媒体的渲染之下,吴鸣霄俨然成了一个传奇。
吴鸣霄甚至找来媒体,重申了自己并不是所谓的神话传奇,并明确告诉普通投资者,不要盲目效仿。即便在他看来,ST也是危险之物。正因如此,操作ST的专业投资者对待ST的方式多为短线操作。比如王亚伟,这位掌管华夏基金的知名经理人,在风雨大作的ST股票中,始终坚持快进快出。
吴鸣霄的出位,在于他豪放不羁的勇气,面对ST,他至少会持有一年,多则数年。尽管所获颇丰,但背后的艰辛却很少有人知晓。20世纪90年代后期,吴鸣霄和自己的团队成为第一批职业炒股人。2001年,他通过旗下的投资公司斥巨资买入1000余万股ST幸福,几年过后,回报率超过数倍。这些年,他在ST股市中翻云覆雨,忙得不亦乐乎。
先后持有ST永久、ST钢管的吴鸣霄随着这两家企业的陆续重组,收获颇丰。接着,他又重手买入1400万股ST北生,引起一片哗然。还有消息称,他直接通过二级市场斥资两千余万元买入另一只重病在身的ST股票,并成为这家企业流通股的第一大股东。相似手法屡试不爽,似乎已成定式。
正如吴鸣霄所说,中小投资者盲目跟风会有风险,然而ST这片江湖,总是以更甚于股市本身的戏剧性,令人产生无限遐想。那些看上去只握在大佬手中的江湖风雨,每场升腾背后都是错综盘杂的细节。一颗小石子都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ST股票最初记忆的蝴蝶效应便显露无疑。
2000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名为ST海虹的股票以每股不足19元的价格开盘,两个月之后,股价竟然超过了87元。如此惊人的市盈率,让持有者目瞪口呆。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是海南首批上市的主营化纤产品的企业,上市数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益也日趋好转。一大批较早上市的公司中,业绩超群的早已名声斐然,余下的大多数都在半死不活地挣扎着。与大环境有关,这些企业在发展中遇到很多困难,即便勇于接受挑战,在大浪淘沙之下,也无力爆发。然而对于股市投资者,这样的企业恰恰需要更多关注。
200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新世纪伊始,话题陡升。新经济的浪潮暗涌,一些大型上市企业业绩不佳,股价却有了明显的提升,蹊跷背后,耐人寻味。对于资深投资者,快进快出是炒作ST股票的惯用手法,然而在价格上涨之后入手,又会担惊受怕,一旦有所回落,惊恐为庄家出货,瞬间割肉抛售。个别眼光独到者则会冷静分析未来的走势,用江湖行话来讲,散户不敢持有的股票就是好股票。
当年的ST海虹便是明证。最开始海虹并未一飞冲天,而是在上涨数日之后出现短暂回落,之后便稳如泰山。事实上,当时的海虹正是沾染了互联网的仙气,作为大股东,收购了联众等一干在线游戏公司,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经济,使这家老牌化纤企业重振了士气。经过一个春节,股价陡然上涨,成就了ST股票连续涨停的完美收官。在这段往事中,不少人意外得利,从此与ST股票结缘,ST开始成为玩家钟情的选择。
悲喜瞬变,是为妖股江湖
乱花飞溅,盘根错节,每一次ST股票的暴涨与暴跌,都足以迷人双眼。
观察者的目光焦点,玩家的暗战,股市外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微妙态势,皆是渲染这段风雨大作之史的点点金光。资本游戏的诡异和微妙,在其身上纠结尽显。深入其中,我们将看到中国证券市场独一无二的风光和惨烈。那些人事纷杂,生死成败,不啻于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风云的万千变幻,更彰显出市场力量的波诡云谲。
朔风劲吹,寒意中不免心生凄凉。只希冀这时代的红尘,不会在荒野之火中,荡然烟飞。事实上,荒野追逐者们恰似一年一轮回的动物大迁徙——即使前途布满艰险,他们却依旧在这支探险的队伍中,或怒或哀,或喜或悲。
一 那些买进卖出的操盘大戏
昨天的异端会成为明天的信条。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暴涨:妖股诞生记
在这里,资历最老的股民也只有20余年“股龄”,因为中国设立证券交易所不过才20余年的时间。
在以改革为主题的年代里,新事物理所当然地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拯救四处淘金的财富追逐者。最初的景象正是如此,证券市场这个新生事物为人们带来了希望,一轮又一轮暴涨的行情在蜂拥起哄中屡屡上演。
题材:造就神话的炫目故事
到1996年,一些并不知名的企业,上市后却受到了出人意料的追捧,其个股疯涨之势,令人咋舌。介于此,沪深两市交易所出台新规设立了最高10%的涨跌幅度的限制。然而,制度显然不够完善,因其并未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很多精明的炒家依然热炒那些业绩不好的企业,表现在股市中则是低价买入,高价售出。政策再次提出,业绩连续两年亏损,或者企业净资产总值不能抵股票面值的企业要进行特别处理,且涨跌幅度不得超过5%。
随后,有20余只股票作为特殊处理股,形成了更为敏感的板块——ST。
显而易见,在中国股市并不漫长的岁月里,ST股票天生就带着话题性,并且屡屡遭人诟病,认为只有在中国股市中才会出现如此特殊的股票。而ST股票暴涨需要的就是“题材”——一个炫目的故事。在最初的庄股岁月中,会讲故事的人很多,但要把故事讲得如同金庸武侠一样令人分不清历史与虚构,却需要一个极好的时代背景。
有人说,ST就是一场胜利者属于少数局内人的博弈。而那些控制、炒作ST的人也就成了另类中的另类。
概念:暴涨奇迹的背后
1999年,是一个令人回想联翩的年份。这一年的5月19日,春光明媚,人心浮动,一场期待已久却又令众人出乎意料的大暴涨即将来临。
此前,股市已经持续低迷了两年的时间,当时已经64岁的周正庆也在中国证监会主席的位子上愁苦了两年。这期间,他的铁腕清理遭到了很多非法股票交易者的嫉恨,也让普通股民对股市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改革总是能够带给人希望的,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亲历股市十年风云》中周正庆描写了布局两年之后终于要付诸实施的那种微妙激动:“经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和修改,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份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条主要政策建议的文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搞活市场流向政策。”
高层改革决议的通过,引发了人心的激荡。而倍受关注的网络概念股则在其后的暴涨狂潮中首先发力。只要沾上“网络”二字,公司的市值即时翻倍,喷涌之巨无法想象。1999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只股票,上海梅林和海虹控股。
成立于1930年的上海梅林原先是一家生产罐头食品的企业,1997年被批准上市。此后不温不火,直到1999年。企业对外发布消息称,旗下的“正广和”网上购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即将引发网络购物新模式。很快,这家沾上网络的传统企业摇身一变,跨入惊人的高速电梯扶摇直上。而这轮暴涨行情过去若干年后,当初的知情人士说,所谓的网上购物公司不过是个美丽的幌子,其实基本上就是社区里的一个杂货铺,有人打电话要一桶纯净水,店家就派人去送。
另一家股票暴涨的企业与上海梅林是母子关系。作为大股东,海虹控股布局已经完成,盼来了互联网这个流行题材,创造了更为瞠目的腾飞。
1999年底每股还不到19元的股价,连续走出了30多个涨停,一直到来年春天的80余元,短短几个月,涨了三倍多。1
这就是海虹留给人们的最初印象。
制造这种暴涨的人无疑抓住了投资者们的迫切心理,也正如观察者所言,“5?19行情是靠政策强行起飞的,直接导致了三高一低(高指数、高股价、高市盈率、低业绩)的现象。”
海虹的奇迹,纵然无法摆脱这一定论,然而背后的细节更加耐人寻味。
三年前,海虹还是家普通的化纤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戴上了ST的帽子。此时,康健的出现让一切都有了转机。时任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康健,正在为自己的企业上市寻找合适的契机。恰好一位老同学从美国归来,他从美国带来的风险投资理念让康健略有所思,加之此时互联网火爆异常,他忽然灵光闪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康健选中了奄奄一息的海虹,经过几番进退,最终收购这家企业,并成功借壳上市。时代发展飞速向前,精明的康健赶上了好时光,当时多数人还不熟悉互联网,而康健似乎先知先觉。在他的提议下,海虹、中海恒和中国电信投资组建中公网。康健出任中公网董事长、总经理,那位激发他灵感的同学谢文,则出任常务副总经理。
和康健惺惺相惜,谢文也是一位活跃分子。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历史中,此人曾经翻云覆雨。其后数年,离开中公网的谢文独立创业做过宽带网络,也曾在大名鼎鼎的财经网站和讯公司做过CEO,和马云也有过合作。但最终,他还是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偶有露面,他会说自己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探路者之一,也由于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令人不禁佩服。
回过头来看他的成绩,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1999年5月,他代表中公网斥资千万收购了联众公司80%的股权。
此举造成轰动的主要原因是,从此以后互联网和资本挂上了钩,写下了第一个充满金钱幻想的互联网故事。相比张树新的寂寥、宫玉国的失望,联众被收购则在意料之外创造了传奇,使海虹登上了顶峰。
康健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管理者,但他绝对称得上最有眼光的投资者。之后,尽管海虹在其他业务上发展依旧不太顺利,但提前布下的互联网大局却终于使他看到了光明。此后桥段已无须赘述,曾经的辉煌是如此炫目,令人不舍抽身其中。十年之后回望当年,曾经的海虹奇迹缔造者身为局外人,显得愈加神秘。
“妖股”幕后,谁是导演
那个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以过人的眼光和手段,辗转腾挪中,将海虹这个濒临退市的化纤企业变身为涉足资本、房地产、医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十余个领域的投资主导型企业。众多大事件的操纵者,正是无数小股民为之疯狂追逐的渊薮。康健擅长这样的游戏,和他本人敏捷的思维和一口流利的京腔一样,海虹也变成了翩翩起舞的ST股票。
此后,只要市场上有新概念,海虹总会出现在最活跃的位置。时移世易,当后来重组的银广夏名声大噪之时,康健却早已冷静下来了。当年的疯狂让他无人能敌,也招来了迟迟未能停息的质疑。
当海虹连续30余个涨停时,各种声音纷扰,海虹控股坐庄、建老鼠仓等传闻不胫而走。面对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情节,康健不得不选择沉默。他是聪明的,在中国的商业圈子里,尤其是股市这片江湖中,他似乎早已无力回击。
质疑并未因此停息,因为海虹并不是只有这一次暴涨。到了2005年,一篇报道显得分外抢眼,也再次把海虹推向了风口浪尖。一个名叫周琦的男子口出狂言,声称海虹的暴涨完全是自己在炒作。从2003年初秋坐庄到一年之后,自己砸进去的7亿元,已飙升至25亿元,抽身离场之后,周琦赚了18亿元。
这个爆炸性的而又略带戏谑的报道声称还有录音资料,令人乱花迷眼。而同一篇报道中笔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令人膛目结舌的事。2
报道称,康健眼看股价下跌,带着一批人马前往美国寻求新的突破。此时联众已成明日黄花,康健将重心放在了旗下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海虹医药网”上,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将这个网站的医药招标采购板块进行包装,然后争取到纳斯达克上市。
和美国的投资方谈判之后,愿望落空。接着,康健又通过中间人找到了一家名为“Broadlane”的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希望通过合作包装一个项目,实现美国上市梦。“Broadlane”并不了解康健和他的海虹,但是对于他身后强大的中国市场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谈判并无实质性进展,但已经走漏了风声,股民以为自己掌握了第一手信息,纷纷买入,把宝押在了善于资本运作的康健身上。随着故事的进展,“Broadlane”和海虹的合作已经被描述得有板有眼。到了2004年底,海虹的股价再次振翅起飞。
2004年11月10日这天上午,总成交额高达5亿元,人们还在疯狂买入,谁料到了下午,形势急转直下,开始阴跌。散户当然不甘心,他们期待着第二次拉升,一天下来,总成交额达到了将近10亿元。周琦则在此时火速出货,成功套现。
故事还未结束,更有意思的桥段即将来临。就在“Broadlane”负责人桑德斯同意来京之后,海虹稳住了阵脚。之前略有担忧的股民似乎吃下了“定心丸”,都认为海虹在美国上市已经为期不远。桑德斯兴致勃勃来京,参加了新一轮的谈判。谈判还未结束,他被告知要在会后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这让桑德斯颇感意外,因为原定计划中并未提及这一项。而他看到的采访提纲,似乎是蓄意已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桑德斯感觉自己中了圈套。
一时间,海虹将携手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大鳄的新闻传遍股市,然而自始至终,双方压根就没有签署过任何正式的合作文件。在那篇揭露内幕的报道中,康健被刻画成一个精心设计剧情的导演:他提出的合作意向是“Broadlane”拿出2000万美金,购买“海虹医药网”5%的股权,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提案如果能够实现,海虹的股价恐怕就会成为史上最具暴涨空间的案例。当然,桑德斯拒绝了这个对自己十分不利的提案,换个角度想,也许康健要的仅仅是新闻的炒作,而并非真正的合作。
周琦又是何许人也?在报道的字里行间,人们发现,这位声称坐庄的神秘人士,正是海虹的董事会秘书。
如此大胆的行为,难怪在爆出之后,海虹陷入空前的紧张。但如果属实,那又何妨?海虹的所作所为并未违反任何法律,他们只是经历了一次失败的海外上市,虽然希望落空,股价却一飞冲天……
妖股:没有内幕的江湖
康健这个幕后的导演始终沉默不语,他尽情在自己设计的资本游戏中穿行,各种让股民倍感刺激的剧情纷纷在海虹这个演员身上上演。经历过这次暴涨的股民现在回忆起来,犹如上过战场的幸存者,再听到各种奇迹暴涨的ST股票和耸人听闻的传言时,总会淡然一笑,“要知道,海虹才是真正的炒作高手”。
面对质疑,康健本人当然心怀不满。作为民营控股企业,海虹选择具有前景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其他领域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在合法取财的范畴内没有丝毫过错,而人们却往往将二级市场上的人为炒作归罪于企业,用康健自己的话来说,“有点儿不公平。”事实上,中国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30余年里,与“公平”一词的邂逅寥寥可数。
最终,证监会的调查为海虹洗脱了罪名,一切正常,康健和海虹没有内幕。
中国的上市公司本来就没有规范的外围环境,上市看起来很美,然而要生存,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不可绕过。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即便重大如德隆这样的惊天案例,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已。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在这荆棘丛生的江湖中游荡,遍体鳞伤中有所收获就算万幸。而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把握热点才是荡气回肠的先导。如今遍布上市公司的并购、连锁式、电子商务等,诸如此类的热点在康健这里,都是信手拈来。正因如此,海虹嬗变的过程也为其赢得了“妖股”的称号。
股民们忘不了这场风花雪月,有些亲历者还对海虹和康健十分认同并欣赏:“海虹走的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路子。他们都是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开始,慢慢发展成为投资主导型公司的。投资业务多元化、热点多、回报率高、康健就是中国的巴菲特。”
此种赞誉略显夸张,但对于1999年的中国股市来说,并不为过。股市发展到今天,犹如罗生门,参与者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据理力争,却没有绝对公允的评说。只言片语和蜚短流长,只不过是为这家曾经在股市中兴风作浪的公司平添几分时光的慨叹而已。
正如康健所言,每家民企都有自己独特的模式,而被人误解更是家常便饭。有时候,当事人选择的故事,连自己也会深陷其中。股市的规则不讲情理,只是适者生存。
大牛股:浮华落尽,真相毕现
“ST粤海发”最风光的日子是在1998年。和海虹的神话相似,这家企业也发迹于资产重组游戏,与海虹不同的则是,这次的游戏更加盘根错节,各种关系令人难以厘清。时任粤海发董事长的丁迅,以其一手遮天的姿态和胆大妄为的行为,编织了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
喧嚣与寂寞
丁迅的登场与名为新亚快餐的餐饮连锁公司紧密相连。1993年,中国股市尚处于摸索期,位于上海的新亚快餐获准上市,这也是国内首家挂牌上市的餐饮企业。然而,经营不善以及外围竞争激烈,便新亚快餐陷入股价下滑的深渊。到了1996年,年报显示每股收益仅一分钱。
此时,丁迅带着自己的团队出现了。丁迅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水管系,毕业之后一直任职于交通部水运科研所。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丁迅也火速下海,加盟深圳粤海。短短五年间,他最终成为这家起步于香港粤海集团驻深圳办事处,逐步发展为涉足房地产、贸易、酒店、高新科技、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大公司的总经理。
如此火速上位之人,自然对借壳上市的游戏手到擒来。1997年3月19日,上海新亚进退维谷,对于丁迅开出的优厚收购条件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短短几轮谈判之后,粤海收购新亚快餐股份2200余万股,成为新亚第一大股东。丁迅取代原公司高层,成为董事长,股市中“新亚”也随之更名为“粤海发”。
由于具有香港公司背景,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被视作香港红筹股入主内地资本市场的信号。然而,之后众人所期待的激荡场面并未出现,反而陷入一片沉寂。甚至比之前的股价还要凄惨,从收购前的股价持平直接进入亏损,并戴上了“ ST ”的帽子。
此时距离ST政策出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粤海发也成为了中国第一批ST股票中的一只。丁迅却不疾不徐,面对媒体娓娓道来:“资产重组不是把资产调来调去的游戏。我们将在一年内,完成清理资产和转变观念的工作。”最后,他希望股民的态度是“多一点耐心”。
突然发力
看上去似乎丁迅正在有条不紊地编织一张弥天大网,而后来的事情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一年之后,沉默的粤海发忽然有了大动作。
1998年夏天,粤海系内部的一场资产置换拉开了大牛股ST粤海发暴涨的序幕。事情经过大致如此,粤海发旗下的新亚40%的股权和粤海集团旗下的深圳海峰95%的股权进行置换,号称“优质资产的不等价置换”。事实上,粤海发对新亚的计划投资不过56万美金,40%的股权净值在1997年底折合人民币为132万元,而到了1998年5月的置换前夕,更是变成了令人咋舌的负数。但就是这40%明显是垃圾的股份却作价4000万,换来了合计7000万的海峰股权。3
其中自然有蹊跷,但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粤海集团为了拯救粤海发的努力,也许是丁迅个人的运作实力或者幸运。倒手之后,狂赚3500余万非经营收入的粤海发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海峰”这家企业尽管名字中带有电子,但主营业务却是酒店式公寓。在江苏苏州,这片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酒店公寓,位置优越,无论是租还是售,年利润都将在千万上下。
大股东粤海集团显然是不惜代价为粤海发输血,对于上市公司粤海发而言,这正是天大利好。此后,粤海发的股价一路上扬,最高涨到每股30元,全年涨幅翻了近两倍,名列当年沪市涨幅前十,成为罕见的头戴ST帽子依旧暴涨的股票。
市场凯歌高奏,丁迅对此次置换的看法更是印证了人们此前的猜测,他说“大股东送给上市公司净资产,目的是为了让它有能力继续买进大股东的其他资产,也就是送它一份买资产的能力”。此项置换,让粤海发扭亏为盈,也实现了丁迅“清理资产”的目标。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更诡异的情节继续上演。众所周知,粤海发实现了增长,然而年报的利润却比年中还要少几百万。一方面未提及酒店公寓的经营,另一方面也未申请脱掉ST的帽子。
一口吃不成胖子,急于求成最终还是会走向穷途末路。在疯涨一年之后,粤海发股价出现下跌,跌幅同样惊人。一家获得强大输血的企业,在一年内连续上演资产过山车。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却依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内幕戳穿
不久之后,有内幕人士指出,那场轰动一时的资产置换,也许只是一个骗局。当时作为优质资产的海峰电子其实并未真正拥有酒店公寓的产权,而大举跟进买入粤海发股票的股民们,早已变成了在这出上涨好戏中卖力跑龙套的群众演员。
记者们为这个神秘的题材感到兴奋,他们进入实地探访之后,幕后故事便浮出了水面。原来,海峰电子确实签订过购买酒店公寓的协议,然而,此项协议并未最终履行。换句话说,资产置换中的那个价值不菲的酒店公寓,只是一个莫须有的“花边”,用来作为股价提升煽风点火的工具罢了。
而所谓的“7000万”优质资产,实质上只是虚假的编造和重复记账的产物,ST粤海发通过置换得来的3500余万非营业收入也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
随后,证监会发文通告,此次资产置换由于虚假数据和重复记账,不能成立。此时已经是2000年年初,曾经红极一时的ST粤海发终于浮华落尽,丁迅也黯然离开。
2000年年报公布后,人们发现,粤海发的净资产只有区区千万,每股净资产跌到了惊人的0.19元,资产负债率则达到同样惊人的94%。ST粤海发,既无主营业务,又无实体框架,露出了“空壳公司”的真面目。
更劲爆的内幕陆续见诸报端。这场骗局的唯一受益者是那些买进卖出的操纵者,而他们借用的竟然是一些完全不懂行情、远在山野之间的农夫。
以1998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交易为例,当天买入ST粤海发流通股的前50位股民,有十几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位于安徽省的某县。这十几个人持有的300万股ST粤海发流通股,按照当日市价换算,相当于该县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持有者根本就不明白,股票是怎么回事。有一位女孩,只有16岁,刚刚拿到身份证,却已经稀里糊涂地“炒了一年股”;还有一位老人在1997年就去世了,但在1998年,依然在股市中“炒股”。
显然,他们的身份被人冒用,目的只是在二级市场炒作ST粤海发。进一步探究才得知,这些名列前茅的持有者,其操作频率之频繁,令人瞠目结舌。在1998年7月的一天,一位投资者一共交易了400余次。沪深两市交易时间一天4个小时,算下来,平均30多秒就完成一次交易。而且这位投资者没有别的交易记录,唯独钟情于“ST粤海发”。4
看起来,那场令众人喧腾不已的资产置换,既是骗局,又是败局。大股东粤海集团并没有从粤海发身上拿到3000余万元的置换差价,粤海发得到的也只是一纸数据。只有一个解释,就是这场众人瞩目的高调置换,是一个拉升股价的巨大“题材”。
最奇怪的是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局。东窗事发后,中国证监会只是对丁迅处以警告,并罚款3万元。而丁迅离开粤海发之后,又担任了另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并积极筹备在香港上市。当初那些追捧“ST粤海发”的跟风者们,绝大多数损失惨重,或惨烈地退出,或悲壮地继续。
本章注释:
1. 数据参考《操盘18年手记》,机械工业出版社
2. 该文刊于《中国财经报道》2005年9月6日:《超级大庄家周琦坐庄海虹,7个亿进去25个亿出来》
3. 有关数据来自《证券时报》2000年3月7日报道《大梦醒来迟---破译ST粤海发魔方》
4. 数据来源:《财经》杂志2000年第4期,《ST粤海发神话的破灭》
……
展开
——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财经评论员 苏培科
中国股市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会讲故事的人。幸运的是,本书作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 国元证券研究中心投资咨询总监,资深策略分析师 康洪涛
股价的暴涨暴跌,大多有看不见的力量隐藏背后,这就是该书最核心的东西——秘密。
—— 国家注册理财规划师,著名操盘手 何金子
ST股是一般小散户不敢触碰的“垃圾股”,但偏偏有人就是靠“捡垃圾”,赚到了让人不敢相信的财富。这到底是怎样一回事?股友们不妨也来一探究竟。说不定,它能帮助咱们开辟一条别样的炒股之路呢!
——中国资深老股民,《孙阿姨炒股记》作者孙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