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11552
  • 作      者:
    盛明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盛明泉,1964年1月出生于安徽淮南。1985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1月毕业于安徽财贸学院,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会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理论与方法、公共工程财务。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及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参与著作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应用研究》共分为6章,具体内容第1章导言。介绍本书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力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等方面的内容。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3章公允价值的国内外应用研究。第4章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第5章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博弈分析。第6章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对策研究。
    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1)拓展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位,会计计量不仅要与微观主体相结合,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更要与经济周期和金融稳定相结合,分析其产生的经济结果;(2)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资产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以期望寻找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的作用途径与机理;(3)在价格和收益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融入敏感度分析,以分析检验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产生的作用;(4)从会计和监管层面探讨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稳定协调发展的路径,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内容结构安排
1.4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公允价值的相关理论
2.1.1  相关概念
2.1.2  公允价值的特点
2.1.3  公允价值的本质
2.1.4  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
2.2  公允价值计量
2.2.1  公允价值与其他计量属性间的关系
2.2.2  公允价值的获取
2.3  与公允价值相关的文献综述
2.3.1  国外的研究
2.3.2  国内的研究
2.4  金融稳定与公允价值
2.4.1  金融稳定的内涵
2.4.2  金融稳定的理论基础
2.4.3  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
2.4.4  金融稳定与公允价值的关系
2.4.5  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允价值的国内外应用研究
3.1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应用研究
3.1.1  iasb公允价值应用历史回顾
3.1.2  iasb公允价值应用现状
3.2  英国公允价值应用研究
3.2.1  asb针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用
3.2.2  asb针对非金融工具类项目的公允价值应用
3.3  澳大利亚公允价值应用研究
3.3.1  aasb针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应用
3.3.2  aasb针对非金融工具类项目公允价值的应用
3.4  公允价值在美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3.5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3.5.1  启用阶段(1992-2000年)
3.5.2  弃用阶段(2001-2005年)
3.5.3  再次启用阶段(2006年至今)
3.6  中外公允价值应用对比分析
3.6.1  应用现状对比分析
3.6.2  环境差异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
4.1  会计计量的历史演变
4.1.1  历史成本计量
4.1.2  混合计量
4.1.3  公允价值计量
4.2  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定性分析视角
4.2.1  完美市场和非完美市场下的会计计量
4.2.2  个体理性和群体非理性
4.3  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定量分析视角
4.3.1  基于流动性定价模型的分析
4.3.2  基于价格一销售敏感性模型的分析
4.4  相关启示

第5章  公允价值会计与金融稳定的博弈分析
5.1  利益相关方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考量
5.1.1  投资者的考量
5.1.2  债权人的考量
5.1.3  客户和供应商的考量
5.1.4  管理层的考量
5.1.5  政府机构的考量
5.1.6  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考量
5.2  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博弈分析
5.2.1  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的权衡
5.2.2  信息透明和金融稳定性的权衡
5.2.3  自主权(flexibilty)和操纵风险的权衡
5.2.4  会计准则制定者的权衡
5.3  我国金融业运用公允价值的经济效果分析
5.3.1  问题的提出
5.3.2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运用
5.3.3  我国金融机构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分析
5.3.4  小结

第6章  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对策研究
6.1  我国公允价值运用存在的问题
6.1.1  公允价值可靠性的问题
6.1.2  盈余监管问题
6.1.3  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问题
6.1.4  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问题
6.1.5  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问题
6.1.6  公允价值计量的及时性问题
6.1.7  公允价值计量的税收协调问题
6.1.8  公允价值的理解、推广、使用问题
6.2  金融稳定视角下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对策研究
6.2.1  加强相关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沟通
6.2.2  完善内外部环境,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创造良好土壤
6.2.3  完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出谋划策
6.2.4  谨慎对待,适应变革,为公允价值应用存在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6.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