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9502936
  • 作      者:
    谭肇毅主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谭肇毅主编的《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共分农业、工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矿业、交通运输业、财政、金融等八章。为便于全面了解抗战时期广西经济的盛衰,对战前各行业经济的状况也作了简要的述评。为全面、客观、科学反映和评估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我们在全面记述的基础上,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和问题:把抗战时期广西经济的盛衰现象放在全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考察;以生产力发展、经济现代化和社会发展为标准,考察这一时期广西经济领域各行各业盛衰的现象;通过对抗战时期广西经济的研究,探讨广西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弱点。抗战时期广西经济盛衰的历史表明,广西发展地方经济具有自己的优势。
展开
内容介绍
    《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抗战时期的广西经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以经济现代化为视角,对抗战时期广西的农业、工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矿业、交通运输业、财政和金融等各经济行业进行考察,研究广西战时经济从繁荣到衰落的现象,探讨广西发展经济,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从抗战时期广西经济盛衰的历史经验,我们可以得到不少的启示和教益。
展开
精彩书摘
    百货业<br>    旧称华洋杂货业,主要经营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品。战时百货业的经营方式分两种:<br>    一种是批发性商号。批发性商号业务范围大,批发商自己直接进货,常借助各地联号采购。洋货多由香港转运,国货来自上海、广州等地。批发商一般向零售店推销商品,通过行街、卖手(即推销员,一般是老板或高级职员担当)每天上、下午到各店联系,成交后派伙计送货。可以赊账,补还期限为一个月。<br>    另一种是零售性商号。零售性商号货物来源分为向外地直接进货(资金丰盈者)、向批发商采购、向行商购买、委托他人帮带货等几种。销售方式:一是议价销售,商品不标明价格,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议妥成交。绝大多数零售店都是采取这种方式。因为方式灵活,买方可控制价格,收入弹性大,如买方不识货,不知行情容易上当。二是标价销售。标明价格以表示商号诚实经营,童叟无欺,在当时也是吸引顾客的,这是一种新的招徕顾客的方式。<br>    促销是战时百货业新兴的销售方式:<br>    及时发布货物价格。为加强与外地商号联系,较大的商号一般每周编写《行情》寄到外地商号。《行情》主要报道货物的价格,同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作虚假宣传。如,常用的商品,利润低,报价时故意报低;或是某种商品自己存货不多而别家多,也故意报低价。<br>    发行礼券。较大的商号发行礼券进行促销。礼券可供顾客送礼时代替购买实物馈赠亲友。礼券不固定金额,按送礼多少付款后,由商号人员在礼券上注写金额,持此礼券可随时到发行礼券的商号选购自己所需的商品,方便顾客。<br>    减价促销。减价的做法:一是对于畅销商品适当减低价格,以扩大宣传,但所供应的数量有限。二是将常用商品提高原价后,才写上减价的价目。三是对于积压滞销的、不合时节的或残次的商品,低价处理。四是直接与厂商协商,进一步降低商品的进货价,以薄利多销。<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农业<br>一、战前广西农业<br>(一)广西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和条件<br>(二)农作物和农副产品<br>二、广西地方政府战时农林建设方针和政策<br>(一)调整农林行政管理机构<br>(二)农林场技术队伍和经费投入<br>三、推广生产新技术,增加粮食生产<br>(一)改良农具,增加肥料,防治病虫害<br>(二)推广优良农作物品种<br>(三)战时广西粮食产量<br>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垦殖<br>(一)兴办大型水利工程<br>(二)发展小型农田水利<br>(三)放垦荒地,扩大垦殖<br>五、发展农林经济作物<br>(一)提倡种植棉花<br>(二)推广植桐<br>(三)植树造林<br>六、畜牧业和渔业<br>(一)畜牧业<br>(二)渔业<br>七、农业科研与教育<br>(一)农业科研机构<br>(二)农业科研成就<br>(三)农业教育<br>八、日军侵桂对广西农业的破坏<br>第二章  工业<br>一、战前的广西工业<br>(一)新式工业的萌芽<br>(二)省营工业的创办<br>(三)民营工业缓慢发展<br>二、战时广西工业的繁荣<br>(一)外省工厂迁桂<br>(二)广西工业迅速发展<br>(三)战时广西工业的若干特点<br>三、战时国营工业<br>(一)国营工业在广西的开办<br>(二)重要国营工厂简介<br>四、省营工业的"黄金时期"<br>(一)广西当局抓住机遇发展地方工业<br>(二)重要省营工厂简介<br>(三)广西企业公司<br>五、民营工业空前繁荣<br>(一)民营工业的盛况<br>(二)重要民营工厂简介<br>六、各业工厂资本、设备、技术和生产经营<br>(一)资本、设备、技术<br>(二)生产和经营<br>(三)技术革新与发明<br>七、战时工业的衰落<br>(一)抗战后期工业陷入困境<br>(二)日军侵桂对广西工业的摧残<br>(三)战后残破工业的复员<br>第三章  手工业<br>一、濒临绝境的战前手工业<br>(一)广西传统手工业概况<br>(二)手工业在艰难挣扎中衰落<br>二、战时手工业的复兴<br>(一)广西当局发展战时手工业的政策和措施<br>(二)战时手工业概况<br>三、空前繁盛的纺织业<br>(一)桂林土布业<br>(二)玉林土布业<br>(三)其他地区的纺织业<br>四、盛衰并存的造纸业<br>(一)竹纸业<br>(二)纱纸业<br>五、制糖业和榨油业<br>(一)制糖业<br>(二)榨油业<br>六、陶瓷业、制革业、酿酒业<br>(一)陶瓷业<br>(二)制革业<br>(三)酿酒业<br>七、战时手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衰落<br>(一)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br>(二)手工业生产专业化日趋明显<br>(三)手工业产品商业化普遍提高<br>(四)手工业的衰落<br>第四章  商业和对外贸易<br>一、战前的广西商业和对外贸易<br>(一)新桂系的商业政策<br>(二)城市商业<br>(三)农村圩市<br>(四)商会的建立<br>(五)对外贸易<br>二、战时广西商业<br>(一)战时商业繁荣的原因<br>(二)城市商业的发展<br>(三)农村圩市<br>三、战时广西商会<br>(一)商会的组织制度及内部管理<br>(二)商会的经济活动<br>(三)商会的其他社会活动<br>四、战时广西物价<br>(一)物价飞涨<br>(二)人民生活不断恶化<br>五、战时广西对外贸易<br>(一)国民政府调整对外贸易政策<br>(二)抗战时期广西对外贸易<br>六、战时广西商业的损失和战后恢复<br>(一)战时商业损失<br>(二)战后商业恢复<br>第五章  矿业<br>一、战前的广西矿业<br>(一)矿业发展的"黄金时期"<br>(二)矿业销售<br>二、战时广西矿业的曲折发展<br>(一)战时矿业的曲折发展<br>(二)矿业对抗战的贡献<br>三、战时广西矿业发展的原因<br>(一)中央与地方合作办矿<br>(二)经济统制政策的有力支持<br>(三)打击矿产走私,规范矿业的生产与销售<br>(四)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br>(五)注重内外部技术力量的利用和培养<br>四、日军侵桂对广西矿业的破坏<br>(一)日军对矿业的破坏<br>(二)广西矿业的损失<br>第六章  交通运输业<br>一、战前广西交通<br>二、战时广西的交通建设<br>(一)改善旧路<br>(二)新筑公路<br>(三)修筑铁路<br>(四)整治河道<br>(五)扩建、新建机场<br>三、战时交通建设的征工<br>(一)征工的组织机构及征工办法<br>(二)民工的工作<br>(三)民工的生活及待遇<br>(四)征工的作用及意义<br>四、战时的营运组织与战时的运输<br>(一)汽车营运组织与公路运输<br>(二)航业营运组织与战时航运<br>(三)铁路、航空<br>(四)邮电、通讯业务<br>五、战时交通运输的损失及战后的恢复<br>(一)自行破坏公(铁)路<br>(二)运输工具和电讯损失<br>(三)战后交通的艰难重建<br>第七章  财政<br>一、战前广西财政<br>(一)财政体系<br>(二)财政管理制度<br>二、战时中央集权的财政体系<br>(一)战时中央财政体制与政策<br>(二)战时中央财政收支概要<br>三、战时广西财政收支体系的变化<br>(一)省地方财政收入<br>(二)省财政支出<br>(三)县地方收支<br>四、战时广西财政管理体系的变革<br>(一)财政体制的变化<br>(二)财税机构的调整<br>(三)预决算管理<br>(四)会计管理<br>(五)公库管理<br>第八章  金融<br>一、战前广西金融<br>(一)独立的金融机构及业务<br>(二)独立的货币流通体系<br>二、战时高度集权的中央金融体系<br>(一)高度集权的金融垄断体制<br>(二)控制地方金融业<br>(三)垄断全国金融货币<br>三、战时广西与中央金融合作<br>(一)中央及各省金融机构进驻广西<br>(二)合作开展农贷事业<br>(三)贯彻国民政府币制政策<br>四、广西控制、反渗透抗争<br>(一)存款业务上的争夺<br>(二)汇兑业务上的竞争<br>(三)信托业务上的纷争<br>(四)外账与内账<br>(五)货币流通领域的控制与反控制<br>五、战时广西金融业评价<br>(一)广西与中央金融合作有利于抗战<br>(二)金融业促进了广西和西南工矿交通的发展<br>(三)金融业支持农业、商贸的发展繁荣<br>(四)金融业支持了战后的经济恢复<br>(五)金融业加快了现代化进程<br>(六)广西与中央金融矛盾的消极影响<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