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二年(1863年)杜文秀大理政权东征昆明时,回族矿工全部参加起义军,而使全矿停办。起义失败后,许多人逃到该县回族聚居的么罗、柏树两村,现许多人家还是当年万宝厂铜矿矿工的后代。靠中缅边境的茂隆银矿,回回人去开采的也较多。茂隆银厂位于孟定府沧源班洪佤族部落辖区,清初银矿大旺,云南各地和江、广、黔各省人亦多来滇开采,拥有矿工两三万人,年产白银数万两。乾隆十一年(1746年)云贵总督张允随奏称:“滇省永顺东南(即永昌、顺宁府)徼外,其地茂隆山厂,因内地民人吴尚贤赴厂开采,矿砂大旺,该酋长(佤葫芦王)愿照内地厂制抽课作贡。计每岁解银一万二千两,为数过多,可否减半抽收?”乾隆谕:“应如该总督所请办理。”悉宜厂在耿马县悉宜。清初开采银矿渐旺,有湖南和云南各地回族到悉宜银矿开矿,有回族的硐主和砂丁、管理矿山的客长,以及专事贩运粮食、日用品供应矿区的回族商人,还建有礼拜寺。在清嘉庆五年(1800年)矿上回民和湖南人发生矿争,记有“缘顺宁府耿马土司所管之悉宜厂,远在边外,内地民人前往开采贸易”,“厂上食米多系回民贩售”。
滇西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和德钦县,回族在清初因经商和开矿从陕西、大理等地进入,在中甸回族坟上至今还有古墓碑。历史上在中甸中心镇回族很多,曾形成回族聚居商业比较繁华兴旺的“北门回子街”,还建有清真寺。清初、中期中甸开发宝兴银厂,当时陕西、四川、大理汉、回大量涌入开矿。清道光初年又发现安南金矿(金沙江沿岸),回族亦进入落籍,形成今天回族聚居的安南村。当时,到安南金矿除兰家是陕西回族外,还有伍家、杜家、崔家、马家、杨家,杨家多次担任了宝兴银矿和安南金矿的课爷(收税)。至今中甸回族聚居的安南和兰家村、龙汪边村居民,多是矿工的后代。在德钦县升平填,清初进入的回族先民,许多人也是从陕西、大理等地来做生意、开矿而落籍的。据回族老人们传说,清雍正年间回族人在升平镇外的山上,发现银矿石,并开始了小规模的开发,其后陕西、四川、大理等地回、汉族纷纷来开采,使矿区兴盛,经济繁荣。其后因矿洞倒塌,几经山洪冲刷而停止开矿。现在升平镇很多回旅都是当年矿工的后代。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