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庆新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42906
  • 作      者:
    中国人民大学重庆课题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重庆,为什么在21世纪初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名字?重庆,如何从“GDP旧政”走向“民生新政”?重庆,如何跨越山区经济地理资源和传统产业结构的硬约束?重庆,“唱红打黑”为社会动员、社会治理带来了什么?《重庆新事》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重庆经验,将重庆市委、市政府所作出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调整和创新,放在“民生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中,透视重庆经验的核心价值。
    重庆,在衣食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后,提出“宜居重庆”,推出公租房建设,改善住:提出“畅通重庆”,大规模修建高速路和隧道工程,改善行:提出“森林重庆”,着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改善;提出“平安重庆”,解决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提出“健康重庆”,完善公共医疗、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促进社会平等:同时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在公平分配、社会动员和政治动员方面的优越性。
    在发展改革的进程中,像重庆一样不具备地缘优势又深受资源制约的地区不在少数。对于这些地区来说,如何走出地缘困局,重庆经验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而在新时期的重庆,资源极度稀缺、环境压力很大,加上以往改制沉淀成本过高等,总体上看不利因素较大。若欲在以往“去政治化”条件下引入外部资本推进稀缺资源的资本化,势必引发与当地利益主体的冲突。看来,想做到既“科学发展”又“和谐社会”,就需要改变在紧急应变的90年代初期采取的政治措施。
    从近年来的重庆开展的资源资本化进程看,地方政府在加大国企这个红色资本和外企这个白色资本所占据的经济份额的同时,试图清理“灰色经济”占据的经济空间。与此相应,则是随着政府收益越来越多地来源于这一红一白的正规经济,政府有条件随着推进“改出灰色”的制度变迁。
    同时,人们看到的则是地方政府在尽可能充分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重新构建“良治”基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传统政治资源推进不同社会群体的“再政治化”。在完成大规模经济动员的同时,重庆启动了面向广大群众的全面的制度创新,借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政治动员——通过“三项活动”、“三项制度”和“唱红打黑”这三项运动,重庆正在促进政府和人民上下联动,配合重庆的经济动员和社会动员,而进行了有效的政治动员。
    这三项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看似传统,却使得重庆在经济上完成现代化补课的同时,在政治上也做出努力,走向了广大人民群众翘首以盼的“中兴之治”,使重庆大规模占有土地、促进外资进入的发展方式,得到比不这样做的地区更多的广大群众的“政治认同”,也就极大地降低了政府推进资源资本化的制度成本。
    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历朝历代皆因资本稀缺而在实质上都采取“以资为本”的政策内涵。其路径依赖般地形成的固有特性,使得一般欠发达地区的竞争、“追赶”以及相应的制度变迁过程,不可避免地落入“产业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常见的发展陷阱——政府过度举债、大规模投资、粗放发展“灰色经济”,以及相对形成“灰色治理”。
    于是,早几年就有学者指出,中国内部存在着国际社会的“三个世界”。
    亦即,中国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也与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类似,普遍存在经济基础上的“灰色经济”和上层建筑上的“灰色治理”!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从“GDP旧政”到“民生新政”--重庆经验的政治经济解读
1.1 引子:20世纪三大潮流下的中国和重庆
1.2 重庆经验的政治经济解读
1.3 重庆经验的意义

第2章 土地增值、产业增长与民生发展--重庆改出粗放发展模式的经验分析
2.1 现实问题:对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2.2 对重庆经验的简单归纳
2.3 对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扬弃
2.4 小结

第3章 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建设中西部开放高地
3.1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构筑经济发展基础
3.2 创造性全面布局,打造中西部开放高地

第4章 依靠群众路线改善乡村治理
4.1 农村治理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
4.2 依靠群众路线,走出乡村治理困境
4.3 群众路线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4.4 “三项活动”与“三项制度”的维稳机制分析
4.5 综合“创旧”属于重构低成本的乡村上层建筑
4.6 结语

第5章 发展中国家的“灰色”困境--从国际经验看重庆“打黑”的现实意义
5.1 现代化“凯歌”中的“灰色地带”萌生
5.2 “改出灰色”的海外经验--以香港为例
5.3 我国“灰色经济”与“灰色治理”的产生脉络与现状

第6章 重庆的软实力建设--谈重庆的“唱读讲传”
6.1 重庆“唱读讲传”的缘起及深层原因
6.2 “唱读讲传”活动的特点
6.3 “唱读讲传”的积极影响及启示

第7章 城乡统筹中民生建设与经济结构转型
7.1 “一圈两翼”战略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2 盘活国有企业,以“第三财政收入”确保民生建设投入
7.3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民生建设
7.4 城乡统筹:可能的“薄黄拐点”

第8章 着力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制度体系
8.1 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要求
8.2 以解决农民工问题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8.3 着力构建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制度体系:重庆的经验

第9章 对策与行动--重庆市应对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研究
9.1 同一片蓝天下:我国的农民工子女问题
9.2 “农村直辖市”的农民工子女和应对农民工子女问题之策
9.3 应对农民工子女教育保护问题的具体举措
9.4 关于进一步推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9.5 对策与行动--重庆市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的经验借鉴

第10章 重庆的全方位发展--谈“五个重庆”建设
10.1 “五个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追求
10.2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实践
10.3 “五个重庆”建设的启示30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