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解
一般认为,研究发达国家长期发展的部分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长期发展的部分为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为结构主义者,主张发挥政府干预的作用,进行结构改革以实现资本积累。下面是具有代表性的发展经济学派的学者提出的有关经济发展理论。
罗森斯坦-罗丹于1943年最早提出了大推进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飞跃的非均衡发展过程,一定量的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初始条件。纳克斯发展了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提出了平衡增长理论,主张通过大规模的投资促进各产业部门的全面发展。而赫希曼则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发展主导产业。罗斯托的经济起飞理论把社会发展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和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且实现起飞的过程将是一个剧变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较高的积累比例,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建立一个或几个主导部门带领起飞;三是建立一种能够保证的制度。
发展经济学对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具有很大的贡献,主张通过发展模式的选择或产业结构的变动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在库兹涅茨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研究中,将资源由农业向工业转移确定为经济结构成功转变的基本特征。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承认,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转变能够带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这是因为,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从而提高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