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3219755
  • 作      者:
    童乙伦著
  • 出 版 社 :
    格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是纯粹的制度改革理论研究,方法是通过将博弈论大师宾默尔(K. Binmore)创立的讨价还价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J. Buchanan)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思想相结合,致力于一种既涉及经济又关联政治的分析,考察社会制度是如何在人们社会行为的广义交易——讨价还价博弈——过程中发生、形成的。《解析中国》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因,恰恰是该书所讨论的讨价还价制度机制,因为讨价还价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包含了民主政治的本质逻辑。
    《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是中国的经济理论界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渐进式制度改革或者说社会改良的第一次尝试。这种渐进改革和社会改良,正是塑造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伟大历史洪流,《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将中国的制度改革过程理解为无数个动态的、演化的二人讨价还价博弈,这两个博弈方可以是政府改革主导者和民众利益相关参与者,可以是改革决策中两个利益群体的代理人,可以是改革中持不同政见的双方等等。正是各种实体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构成了中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渐进改革的宏大画卷。
展开
作者简介
    童乙伦,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7—2003年,先后在张家界天门山乡政府、张家界国土管理局、张家界统计局、张家界旅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张家界计划发展委员会、张家界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等单位工作。2011年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汪丁丁、李维森、叶航,主要研究领域为博弈论与制度变迁。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论文 “The Non-Violence Bargaining Solution Based on the Social Index”(2009),获得复旦大学及美国Carto研究中心优秀论文奖,博士论文《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中国制度改革逻辑》摘取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上最高分,另在《学术研究》、《东岳论丛》、《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是纯粹的制度改革理论研究,方法是通过将博弈论大师宾默尔(K.Binmore)创立的讨价还价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J.Buchanan)意义上的功利主义思想相结合,致力于一种既涉及经济又关联政治的分析,考察社会制度是如何在人们社会行为的广义交易——讨价还价博弈——过程中发生、形成的。《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原因,恰恰是《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所讨论的讨价还价制度机制,因为讨价还价制度改革兼顾效率与公平,包含了民主政治的本质逻辑。
    《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是中国的经济理论界用讨价还价博弈理论考察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渐进式制度改革或者说社会改良的第一次尝试。这种渐进改革和社会改良,正是塑造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伟大历史洪流,《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将中国的制度改革过程理解为无数个动态的、演化的二人讨价还价博弈,这两个博弈方可以是政府改革主导者和民众利益相关参与者,可以是改革决策中两个利益群体的代理人,可以是改革中持不同政见的双方等等。正是各种实体之间的讨价还价博弈,构成了中国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渐进改革的宏大画卷。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是《解析中国: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的渐进改革逻辑》的主要创新点。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本书的努力恰当的话,我们或可能给出一种关于当代中国社会更广义、更具有某种内在“民主性质”的制度变迁的逻辑。或许,这种逻辑的核心脚注,就是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并力图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原则的体现。
    从一般人类行为语境观察,社会制度是人类政治行为的集中体现。不管是制度的发生、演化机制,或者是制度的改革、形成机制,都不是一个纯粹、简单的讨价还价博弈过程,而往往是一个充满暴力和非暴力、有意识和无意识、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因素相互混杂的复合体。从现实角度讲,讨价还价的制度改革也不是中国当代社会制度变迁的全部故事,后者,在现实情形下,本质上更像一种混合的——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甚至内在反复一一制度变迁的过程。因此,基于特定情境,本书的制度改革分析只能是制度变迁机制的一种特例、一种专注于讨价还价博弈行为的制度变迁理论。然而,本书研究视角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的核心因素,恰恰是本书关注的制度改革或者制度变迁机制。也就是说,本书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成功机制的核心逻辑——某种纯粹内生的、讨价还价的政治博弈过程——其实暗示着:讨价还价的政治机制是中国当代社会制度改革最成功、最有效率,乃至在东方文化传统情境下最民主的改革过程。更通俗地说,中国现象的关键在于改革过程是否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而争取或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的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涉及改革的利益各方彼此的非暴力政治讨价还价过程;因而,其内在的制度改革机制。 
    ……
展开
目录
1 制度改革的理论语境
1.1 制度改革的交易性质
1.2 制度改革的分类限定
1.3 制度改革的均衡分类
1.4 本书逻辑结构和安排

2 中国制度变迁的理论性质
2.1 新古典经济学的制度失缺
2.2 交易费用概念的不当替代
2.3 社会选择理论的范式错用

3 讨价还价理论的社会科学价值
3.1 交易的合作本质
3.2 广义交易的社会效率
3.3 广义交易的公平(正义)价值
3.4 讨价还价的“合作程序”
3.5 结论

4 讨价还价博弈
4.1 交易的核、竞争性均衡和讨价还价四要素
4.2 纳什讨价还价问题
4.3 鲁宾斯坦子博弈精炼的讨价还价均衡
4.4 宾默尔的“纳什讨价还价程序
第4章 附录:讨价还价博弈的基本解

5 一种制度理论的经济表达
5.1 制度表达的一般特征
5.2 制度表达的性质和原则
5.3 基于二维社会指数的制度表达
5.4 基于功利主义制度表达的制度分类

6 一般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情境
6.1 制度改革的完全信息特征
6.2 制度改革的二人博弈性质
6.3 制度改革的不对称博弈性质
6.4 制度改革的非暴力假设
第6章 附录:一般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博弈定义

7 中国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情境
7.1 基于相同意识形态的制度改革
7.2 中国制度改革的政治内涵
7.3 中国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能力
第7章 附录:中国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博弈定义

8 中国制度改革的讨价还价均衡
8.1 公理化的一般制度改革均衡
8.2 基于“纳什讨价还价程序”的制度改革均衡
8.3 基于“非对称”的制度改革均衡
8.4 基于二维社会指数的制度改革讨价还价解

9 中国讨价还价制度改革的理论价值
9.1 基于讨价还价妥协的中国改革实践分类
9.2 讨价还价妥协的效率公平关系
9.3 中国讨价还价制度改革的效率价值
9.4 中国讨价还价制度改革的公平价值
第9章 附录:制度改革必要性命题

10 二人讨价还价制度改革的逻辑缺陷
10.1 非暴力文化的困境
10.2 二人博弈的代理人成本
10.3 制度改革的不完全信息解

11 中国制度改革的自然主义理解
11.1 休谟语境下的制度概念
11.2 讨价还价机制与实事求是原则
11.3 最后的话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