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弩末偶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608603
  • 作      者:
    沈立人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沈立人,1927年生。资深经济学者,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社科院经济所所长。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出版著作20多部,发表文章1000多篇,获孙冶芳经济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一等奖及省部级奖20多项,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批获得国家特殊津贴,1987年当选为党的十三大代表。
    作者参加撰写、编审和统稿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刘国光主编),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重要著作还有《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国经济重大决策始末》、《中国入世面面现》、《中国弱势群体》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文集·弩末偶拾:晚年经济学观与感》为历任江苏省经济所所长、省社科联副主席沈立人最新的自选集,收录文章180多篇,分为前篇(1978-1999)、近篇(2000-2010)、外篇(跳出经济学)三个部分,其中以新世纪以来的论文为主。
展开
精彩书摘
    今天多了就收缩,动动刀子,明年少了就放开,挥挥鞭子,只要留有适当余地,都是必要的、切实的灵活调度。不要以计划的严肃性为藉口,以不变应万变,鼓瑟胶柱,反而陷于被动。这样,关系到社会再生产的大平衡落实了,并按照市场的千变万化来有计划地指导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真正把经济搞活,商品供求大体上按比例才有保证,社会主义的买方市场也有条件逐步形成。
    二、认真研究消费规律,积极发展商品品种。在宏观平衡的前提下,还要搞好微观的即各种商品的具体平衡。过去,商品总量供不应求,具体品种的平衡不得不是抱残守缺,拆东墙补西墙。现在情况不同,一定要深入了解商品总需求的结构动态以及各主要商品的需求变化,才能有的放矢地安排好买方市场。因为,今天的商品供求运动,矛盾已从数量不足转为质量尤其是品种、花色、规格、型号等的填平补齐和适销对路等方面。所以,仅是按照统计实绩的水平、比例等来套,往往牛头不对马嘴。卖方市场的有什么卖什么,已经为买方市场的要什么买什么所替代。不再是生产决定购销和消费即以产定销(消),而是消费需要的演变来积极发展商品的品种并提高其质量,从开发新产品来开发潜在市场,以生产的多变来适应市场的多变,成为计划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第一位工作。例如长期以来按照吃、穿、用、住等次序来分重轻急缓,随着市场的演变,先后被打乱了,有待另行安排。不少农村储币待购的对象集中于建筑材料和农业生产资料。城市居民在基本消费品得到基本满意之后,把购买力逐步投向享受性和发展性的消费。这都要求有关部门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做出尽可能接按实际的消费倾向分析,并据以调整消费品结构的生产建设。我们要防止一哄而起,不搞盲目的生产建设;也要反对不急群众之所急,容忍卖方市场继续拖下去。前几年,有关部门制定的耐用消费品发展规划,一再被冲破,就是由于没有充分估计到我们这样一个落后了几十年而又在急起直追的大国的市场发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这个问题处理好了,社会主义的买方市场就能顺利成长。
    ……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前篇(1978—1999)
同舟共识
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深圳特区经济模式初探
“诸侯经济”与区域割据、结构趋同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
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
扬州的工业规模经济是怎样形成的?
培育和建设与全国统一市场相联结的区域市场
劳动力的商品化问题
个人烛见
积极发展社队工业
防止重复建设
计划体制改革的基本格局探索
开辟更加广泛的市场新领域
三论指导性计划——一种有效的间接控制形式
海南模式: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市场取向改革的归宿必然是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级差地租的增值如何分配
劳动者不应永远是“无产者”
小块文章
试论社会主义的买方市场
树立一个新经济增长速度观
富民三议
利用外资不要追求数量而要提高质量
对外开放要有适当保护
GNP三解
乡镇企业改革的如是我闻
卖风之源
“经济学家是干什么的?”
实践呼唤“地方经济学”
《开放导报》创刊词

第二编 近篇(2000—2010)
世纪挑战
江苏的新世纪:挑战、机遇和战略对策
“十一五”规划要有十一项转变
应对经济危机有十项注意
应对经济危机的理论和实践思考
统筹协调以扩大内需为中心的十大关系
……
第三编 外篇(跳出经济学)
沈立人论著要目(2001—201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