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24990
  • 作      者:
    (美)皮翠拉·瑞沃莉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作者皮翠拉·瑞沃莉亲自到三大洲考察T恤的生产与贸易情况,掌握着第一手资料,使《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实证详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皮翠拉·瑞沃莉通过T恤在全球的流转情况,深入地讨论国际贸易背后涉及的全球化与贸易壁垒之间的关系和国际贸易背后交织的政治与权力的关系,属于开创性的尝试。
展开
作者简介
    皮翠拉·瑞沃莉博士,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金融和商业领域里的社会问题。她著有《国际企业》一书,并在《国际企业研究》、《商业道德期刊》、《商业道德季刊》和《金钱、信用银行期刊》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文章。《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旅行》曾荣获多项大奖并被译成14国语言。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讲述了一件普通T恤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犬牙交错的利害关系?由一件T恤折射出来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倾向如何改变着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国际贸易愈加频繁,各国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也更加明显。但谁又能意识到,隐藏着国际贸易背后的政治与权力角逐?
    著名的商学院教授皮翠拉·瑞沃莉却敏锐地观察到了这一点,在《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中,她首先将你带到德克萨斯州西部的那一望无际的棉田里,告诉你T恤的原材料是如何生产出来的,然后请你陪同出口的棉花一起乘船前往中国这个T恤生产大国,与你分享T恤生产的点点滴滴。随后,《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将带着你漂洋过海,沿墨西哥湾经巴拿运河再次回到美国,让你见证中国T恤进入美国时面临的千难万险。最后,美国人穿过的T恤被装进大集装箱里,运往非洲获得第二次生命。皮翠拉·瑞沃莉并没有止步于对T恤的生命历程进行惟妙惟肖的阐述,在她的眼里,贸易保护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远非水火不容那么简单,其关系的微妙程度让世人无法想象——即使最疯狂、最受市场驱动的旧T恤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政治的产物。
展开
精彩书评
    引人入胜!T恤走到哪儿,瑞沃莉就跟到哪儿,每一个角落都有不可思议之处。这本书充满了难忘的角色和生动的场景。     
    ——《时代周刊》     
    一个迷人的、具有启蒙意义的传奇故事。瑞沃莉对一个单一产业的颇具洞见的观察具有一本经济学经典著作的一切要素。     
    ——《纽约时报》     
    很少有经济学著作写得像这本书那么好,你会欣然地熬个通宵把这本书读完。     
    —— 《企业经理人》杂志     
    绝对的经典!T恤无法改变世界,但是它们的故事对解释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是如何改变世界的很有帮助。     
    ——《金融时报》     
    发人深省!不管你对全球经济持何种看法,《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旅行》中的很多观点都能使你产生共鸣。     
    ——《中国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从棉花生产看世界市场的变迁
    与法国的红酒或佛罗里达的柑橘不同,得克萨斯的棉花从不因自己的产地闻名。得克萨斯州西部的旅游业不发达,那儿荒无人烟、土地贫瘠,要么热死人,要么寒风凛冽或冰雹肆虐。一个晴朗的秋日,我坐飞机来到拉伯克附近的产棉区,眼前的景象酷似月球表面。这里没有山,没有树,寸草不生;没有汽车;渺无人烟,没有房舍。空旷平坦的虚无首先刺痛了你的神经,让你望而生畏,因为站在这里,你禁不住感到自己的渺小。尽管我曾经到过数十个国家,几乎去过每个大洲,但位于得克萨斯的拉伯克却是我见过的最怪异的地方之一。我的T恤和你们的T恤很有可能产自被当地人封为“世界棉都”的拉伯克附近。 
    在这座令人生畏却又带有粗犷美的城市生活的人们,与这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的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块土地以其不可捉摸的性情和广袤使他们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他们驯服它并收获毛茸茸的白色金子,在这方面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使他们感到自豪。根据当地的传说,上帝在创造得克萨斯州西部地区时犯了个错误,忘了为它点缀上山丘、山谷、河流和树木。看着自己的错误带来的荒芜与贫瘠,他想重新装扮这片土地,然而他却有了另外一个主意。他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要创造一些喜欢这种风光的人。”
    于是他就这样做了。
    纳尔逊·雷恩施是位棉农,虽已87岁高龄,却依然身材伟岸,英俊潇洒。他很爱笑,同时言辞谨慎。他称他的妻子露丝为“甜心”,称其他女人为“女士”。纳尔逊是位老派绅士,彬彬有礼,打心眼里体谅他人。我与雷恩施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08年,显然他当时比我们2000年第一次见面时并没有老多少。
    在他走过的87个春秋中,他只错过了4个棉花采摘季节,而且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他在美国海军服役期间。若他们的客人想听,纳尔逊和露丝非常乐意(或可能仅仅是出于礼貌)讲他们过去的故事,但他们丝毫不沉湎于“过去的好时光”。尽管已近迟暮之年,但他们思想开放且不故步自封。对于纳尔逊和露丝·雷恩施来说,这个世界依旧妙趣横生。在我为写作本书进行的诸多访问中,我最美好的时光是在雷恩施家的厨房里度过的。我在那里吃着蛋糕,学着关于棉花的知识。2008年,纳尔逊和露丝仍然待在他们空旷的农场上。但此时,纳尔逊已决定缩小棉花种植面积并出租自己的大部分土地。
    种植棉花不再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每年纳尔逊和露丝都要跟无常的自然和变幻的市场作斗争。每个夏天,他们都要与大风、沙尘、高温和害虫较量。每个秋天的采摘季节,他们都要与世界市场较量,与来自70多个国家的棉农竞争。若全种上棉花,雷恩施家的400公顷土地可出产大约50万磅皮棉,这些皮棉足够生产130万件T恤。纳尔逊终其一生从事着同一个职业,这本身就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许多关于美国棉花种植业的故事。
展开
目录
再版前言
序言  寻找我的T恤的出生地
第一部分  棉花让我们看清了世界
第一章  从棉花生产看世界市场的变迁    

第二章  中国为什么败给了美国-从棉花生产说开去
需求拉动:贫苦阶层爱上“华美的服装”
给小提琴手提供足够的琴弦
伊莱遇到了风险资本家
竞争何在? 
所有的天灾跟白人无关 
棉花工厂落户得克萨斯州    

第三章  回到雷恩施农场
雷恩施夫妇西迁
白人都拖沓
官僚消灭了佃农
没让所有人气馁的机器
赶时节
雷恩施家的孩子离开农场
旧敌人,新朋友
转基因棉花
回归自然还是迈向未来

第四章  谁是全球化的赢家? 
从种子到牛仔布:农场主每一步都在获利
不再“抓一把”
又是补贴
漂亮的猪
非洲“没有口红涂”
竞争在哪儿? 
恶性循环
穷得都没有进行污染的能力
苏云金芽孢杆菌棉子来到中国
虫子获胜

第二部分  中国制造
第五章  走进中国纺织厂
上海第三十六棉纺针织服装厂
上海光明服装厂三分厂    

第六章  近代中国为什么落后了? 
擅长发明的英国人与勤俭节约的中国人
招工启事:温顺、绝望者优先    

第七章  与中国打工族面对面
有约束的服从
肯定不选种地
亚马逊网站和戴尔开办工厂    

第八章  美国也有“血汗工厂”
制定竞争规则
激进主义者提升了底线,1780-2008年
回到乔治敦,乏味的会议就是进步
对雄幼鼠不利
贸易对地球来说是友,还是敌? 
中国的挑战
竞争在继续

第三部分  贸易纠纷何时休
第九章  西方人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 
中国T恤与美国就业
2008年,尝试这些疯狂的规则    

第十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贸易政策? 
奥吉赶赴华盛顿
达成协议与例外
1985-1990年:从种子到衬衫的联盟
反唇相讥
持续太久 
缓慢的瓦解    

第十一章  意料不到的后果
不再有落纱机
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双赢的朋友
沃尔玛支持穆沙拉夫
配额竞争
奥吉和亚里士多德 Vs. 沃尔玛
创造性破坏
恐龙到哪儿去了? 
意外的胜利者    

第十二章  中美要一直斗下去? 
宇宙大爆炸
政治大交易
如释重负
接下来该怎么办? 
友与敌,2008年
奥巴马的交易
试一下这件新内衣  
  
第四部分  从一件T恤看全球贸易
第十三章 T恤走向了何处? 
停车场见
打算在新泽西州“淘金”
T恤的来世    

第十四章  谁在穿美国人的旧衣服? 
旧衣服国度
一便士两件
在坦桑尼亚淘金
寻找杰夫里
对旧裤子来说,太大了    

第十五章  米图巴传奇
隐蔽的中间商和经济民主
不要看现在,中国就在你身后
结论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