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正比”学说认为“单位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是成正比”,其理论特色在于强调生产劳动的异质性问题。该学说一致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表现在生产同种商品的劳动的差异化上,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以一定标准计量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上升的。坚持“成正比”学说的学者一般把马克思的“成反比”命题看作是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一个特例,而不是一般的规律,他们往往通过强调劳动的异质性打破马克思关于“同一劳动”的假设,进而实现以一定标准计量的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变动。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孟捷教授,日本岛根县立大学的张忠任教授和南京财经大学的何干强教授也是该学说的主要贡献者,孟捷教授强调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张忠任教授强调两个不同时期之间劳动的差异以及两个不同部门、不同国家之间劳动的差异,而何干强教授则强调了具体劳动中所包含的有效劳动成分的差异性。
孟捷教授把其“成反比”主张建立在劳动的异质性特点上,而劳动的异质性源于劳动紧张程度,劳动复杂(熟练)程度以及生产劳动的外延。孟捷教授以迂回的方式表明了“成反比”的规律。他没有直接讨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而是以超额剩余价值作为桥梁来揭示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他指出马克思有两种关于超越剩余价值来源的学说。第一种是在屯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来源于其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劳动。至于为什么先进企业的劳动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他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首先,先进企业的劳动可能在劳动的紧张程度上超过平均水平,即“浓缩了劳动时间的”劳动;其次,先进企业的劳动可能是更加复杂的劳动,而这种复杂性又具体表现为付出这种劳动的劳动力受到了更多时间的教育和培训或者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最后,如果把先进企业的在研发投入的劳动也算作是先进企业总体生产劳动的话,那么先进企业的在生产中投入的劳动量在绝对量上也会增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