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老师做后盾是十分重要的。谁是孙冶方的“四大弟子”,谁又是“八大金刚”呢?抑或都是传说呢?比如,经济计量学在中国基本上是舶来品,三十年前被介绍到中国,得益于克莱茵、刘遵义、萧政、邹至庄等贵人的指引。正是这些老师当年在颐和园做讲习班,传经布道,才修得中国经济计量学的正果。如今,学者之间初次交流,总离不开问:“您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您是谁的学生?”要聊聊师生渊源。大树底下好乘凉,有一个名师的确是晚辈的无限幸福。如果名师要培养自己的弟子作为接班人,那么,此类弟子会很快出人头地。
所以,看看现在走红的学者,您不妨看看背后的恩师为谁。师恩浩大,但也可能是另外一种结果——师生反目。此类恩仇事件并不缺乏题材:有的是学生过河拆桥、数典忘祖;有的是老师不接受被超越、被边缘化的现实,苟延残喘、孤立甚至封杀弟子;有的是观点冲突甚至是立场不同,导致截然对立,老死不相往来。需要警惕的是,一个机构内部由于长年近亲繁殖所结出的恶果。这种畸形的发展现象在许多大学中存在,不是本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融入该校的圈子,不利于广纳贤才,无法开展百家争鸣,一定是“祖师爷”一锤定音,严重扼杀了学术创新的可能,窒息了学术研究的新动力。我在厦门大学经济系曾经读书,眼看着它的封闭式培养、自产自销式繁衍,结果与其他开放式办学的大学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拉开了距离,最近一些年此势头才得以扭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破门第之见,广纳人才。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也开始着手类似的改革,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原则上不得留所工作,鼓励交叉培养,防止近亲繁殖。
老板当然重要了!本来“老板”是企业界的用语,现在逐渐被经济学界广泛接受。老板可以指自己的老师,也可以指课题主持人,负责分派课题任务的人。如今是课题为王的时代,谁有课题谁就有资金来源,准就可以组织人力进行有效的研究。做学者的大凡都是从学徒做起,慢慢积累经验,积攒人脉,而后做起老板的。好老板的评判标准至少包括:其一,老板要有足够的学术名气;其二,能够申请到足够量的课题,课题的层次要有高度;其三,老板要厚道,直白地讲,就是老板要按照课题任务轻重来分配课题费。因为在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下,课题组成员只有参与课题研究的份,对于分配多少基本上取决于课题主持人的分配意志。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大的黑洞。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