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孝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00982
  • 作      者:
    朱翔非著
  • 出 版 社 :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序言 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 <br>序言 龚鹏程 著名思想家、顶级学者 <br>自序发现新孝道 <br>引论<br>什么是“经”? <br>《孝经》的作者 <br>曾子其人其学 <br>《孝经》的历史 <br>《孝经》的注释 <br>《孝经》的文本 <br>开宗明义章第一<br>学习要有氛围 <br>历史选择了儒家 <br>怀疑传统的破坏力 <br>和谐社会的传统 <br>曾子的个性 <br>爱惜生命 <br>天子章第二<br>孔子理解的天子 <br>天子的家庭教育 <br>天子有什么用 <br>百姓敢说“天子不孝” <br>政教合一 <br>诸侯章第三<br>政治与经济都重要 <br>用财富来凝聚民众 <br>卿大夫章第四<br>高标准的言行要求 <br>古今一贯之理:以身作则 <br>士章第五<br>古代的父亲是怎么教孩子<br>庶人章第六<br>老百姓的孝道 <br>民间的自信 <br>不可增字解经 <br>三才章第七<br>曾子的赞叹 <br>马一浮先生的启发 <br>自然而治 <br>开启人性里蕴含的力量 <br>有所固守 <br>大家在看 <br>孝治章第八<br>班氏一门 <br>班昭救兄 <br>圣治章第九<br>曾子第一问 <br>圣人之学 <br>有本才有末 <br>为孔融鸣冤 <br>拒绝这样的成功 <br>精英的样子 <br>从圣人说开去 <br>作《春秋》的底气<br>纪孝行章第十<br>居家是非勿太明 <br>心理疗法 <br>哀痛与庄严 <br>走出家门的孝子 <br>五刑章第十一<br>政统与道统 <br>亲统之上 <br>广要道章第十二<br>入手处最重要 <br>敬的数学效果 <br>广至德章第十三<br>讲孝道不能借外力 <br>亲情拓展 <br>无此事却有此理 <br>君臣伦理 <br>待百姓如亲人 <br>广扬名章第十四<br>由家出发 <br>谏诤章第十五<br>曾子第二问:儿子一定要听父亲的吗 <br>谁都可以提意见 <br>面对父亲的过错 <br>辞职的权利 <br>远离坏皇帝 <br>恋栈让人瞧不起 <br>皇帝的责任 <br>清人不敢学孔子 <br>感应章第十六<br>感应的前提 <br>智慧的“昔者” <br>一家亲的称呼 <br>感应不是神通 <br>感应与心性修养 <br>事君章第十七<br>君子如何对待君主 <br>曹丞相发怒 <br>气节的恢复与沉沦 <br>丧亲章第十八<br>“五服”的过去和今天 <br>真情无须雕饰 <br>尽孝不可损害健康 <br>丧礼的过程

内容摘要

    朱翔非《新孝道:<孝经>新解》以《孝经》原文内容为出发点,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现代人的“新孝道”:既阐述了《孝经》的来历,子女对父母的孝,父母对子女的教;又将孝亲与现代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朱翔非提出了孝道与中国人的信仰关系。<br>    《新孝道:<孝经>新解》从《孝经》直接讲到现代智慧,这种转换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是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br>    《新孝道:<孝经>新解》解释的是《孝经》,讲的是孝道。一般说来,为了让孩子孝顺,父母会对孩子说:在你小的时候(很多母亲还会提到孕期的反应),我们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辛苦,将心比心,你必须要学会报恩,要懂得孝顺。直到现在,最有代表性的劝孝辞基本上都是这个路数。这个说法摆事实讲道理,很直观,也很有效,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经不起反复琢磨。扪心自问,父母养育孩子尽心尽力,难道真的是贪图孩子长大后的回报吗?即使在没有社会保障体系的农业社会,说父母对孩子的爱主要是功利性的,也是对人类这一伟大天性的亵渎。很多父母用功利化的观点要求孩子孝顺,一方面是适应孩子的理解能力做出的权宜之说,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父母他们对孝道的理解存在偏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