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幽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26198
  • 作      者:
    (美)托马斯·C.帕特森(Thomas C.Patterson)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托马斯·C.帕特森(Thomas C. Patterson),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人类学杰出教授,擅长田野考古和理论综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70年代频繁地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后逐渐淡出;80年代又开始定期参加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理事会的活动。最近十年,关注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学、考古学的历史发展,热衷于评论、分析当代社会与文化理论思潮,比较政治经济、阶级与国家的形成,以及阶级、种族、性别的互动。除此之外,他还关心帝国主义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变迁与发展理论,批判性地研究以往的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形成,以及社会组织日常生活的过程。除本书以外,他还有十余部著述,如《人类学家卡尔·马克思》(2009)、《考古学的理论和实践手册》( 2004)、《创造可选择的历史:非西方制度下的考古学与历史学实践》(1997)、《论美国考古学的社会历史》(1995)、《印加帝国:前资本主义形态的形成与瓦解》(1991)、《权力关系与国家的形成》(合编,1987)、《秘鲁腹地史前人的交流范围》(合编,1980)以及《美洲人的过去:新世界考古学》(1973)等。
    帕特森的妻子Wendy Ashmore也是考古学家,曾在中国出版《发现我们的过去:简明考古学导论》与Robert J.Sharer合著)。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的遗产、V·戈登·柴尔德和公开对话、漠视、交锋和对话(1945~1980)、理论争辩和对话(1975-1990)显性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批评与争辩、趋同和对话(1990年以后)。
展开
精彩书评
    这是一本相当重要的著作。作者把马克思的思想糅入考古学理论,借以包装历史的设想使人拍案叫绝。此书读起来令人赏心悦目,不但是了解马克思的入门卷,更由于作者用马克思的观点解释田野发掘工作,引发了考古学家的兴趣。
    ——卡罗尔·克拉姆雷
    
    帕特森复活了过去50多年来考旨学家讨论中游荡的幽灵或“魂灵”。因而,这本充满作者睿智的著作值得本科高年级学生、研究生阅读,就连职业考古学家,也是可以借鉴的。
    ——菲利普.L.考尔
    
    本书阐明了考古学家在很多方面受到马克思著述的影响。考古学家肩负的重任是发展我们对人类生存史的理解。帕特森的书对历史学家、哲学家和所有领域的科学家便具有这样的意义。作者用清新透彻的语句,道出马克思在风云变幻的19世纪对当代知识的悉心洞见。
    ——罗伯特·培恩特
展开
精彩书摘
    考尔( Kohl,1978)和吉尔曼(Gilman,1981)在《当代人类学》期刊上披露了自己的观点。编辑部围绕着他们的文章,组织了一批考古学同行撰写声援和反对的评论,允许两位作者回应这些评论。考尔的文章实际上是旧话重提,但讲得更加透彻。他的观点是必须把贸易和生产视为一套复杂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不同环节,而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套生产关系在亚洲西南部的不同地区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考尔指出,随着贸易把地方社会的形成连接到一个网络当中,地方社会本身也在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考尔不是从中心和边缘交叉的角度来考察早期文明的发展,而是依据多极中心的世界经济体来看问题,这个世界体系不是只跟单一的政治实体相连接。(Kohl,1987a,1987b,1989)
    吉尔曼(Gilman,1981)批评了过程考古学家的功能主义观点。功能主义在解释统治阶级时不是专注于他们的剥削,而是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提供了有益的服务。吉尔曼重申,某种联系内在于生产力与财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的变化中,此乃西班牙东南部社会分层的基础。他在随后抛出的一篇文章中不但探讨了这份观察资料的含意,而且讲述了一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能否给考古学家的前阶级社会传统研究带来一线曙光。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的遗产
马克思的方法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
马克思的生态观

第二章 V·戈登·柴尔德和公开对话
“相互漠视”与批判
柴尔德接触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学说
战后对柴尔德的最初回应

第三章 漠视、交锋和对话(1945~1980)
规避:社会文化进化诸时代
挣脱:新考古学、适应,以及交流
交锋:共生、交换、人口,以及冲突
对话:修正了的“城市革命”

第四章 理论争辩和对话(1975-1990)显性的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批评与争辩
插话:文化唯物主义与过程考古学
论坛:首邦与国家的形成

第五章 趋同和对话(1990年以后)
讨论与批评Ⅰ:历史特殊性、政治和国家诸结构
讨论与批评Ⅱ:异构与转型
讨论与批评Ⅲ:交换、影响、离散和世界体系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