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装备维修工程及表面工程专家。1931年生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1954-1961年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教。1961年至今任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88年任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1991年至今任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及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少将,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副会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表面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和编辑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热喷涂与堆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兵工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产学研设备工程开发推广中心主任、《中国表面工程》杂志编委会主任、《机械工程学报》杂志编委会副主任、《中国设备管理》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并在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任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徐滨士院士是我国设备维修和表面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国内首次大规模地将等离子弧喷涂技术应用于装甲车辆薄壁磨损零件的修复,并建立了等离子弧喷涂工艺参数优化数学模型,获1982年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系统地研究开发了电刷镀设备、镀液和工艺,以镍合金镀层代替槽镀铬镀层,创造性地解决了国家重点工程设备和装甲车辆现场修复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高硬度装甲钢低温焊修研究”获1989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采用优质高效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攻克大型舰船等钢结构在海水中的腐蚀和电厂锅炉管道热腐蚀难关,并获1997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他还承担了国家95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开发了高速射流电弧喷涂设备及粉芯材料。徐滨士院士是我国最先倡导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表面工程学科的,他主编的《表面工程与维修》获1998年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发明的“双相自强化耐磨合金”等获得了四项发明专利。他还出版了多部专著,如:《维修焊接》、《等离子喷涂与堆焊》、《焊接手册》第一卷中“热喷涂”一章等。迄今为止,他以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期刊杂志上发表了“Advances and applications in China of the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等离子喷涂技术的新进展”、“发展优质高效的表面新技术——电弧喷涂技术”“Application of electric arc spraying technique to enhance corrosion resistace of steel structures on ships”等共100余篇学术论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