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br>1.1 选题背景<br>1.2 国内外研究动态<br>1.2.1 国内研究动态<br>1.2.2 国外研究动态<br>1.3 本文研究问题域的界定<br>1.4 研究意义<br>1.5 研究方法<br>1.6 研究框架<br>第2章 建筑腔体概念<br>2.1 建筑仿生学的启示<br>2.1.1 生物进化的形态、结构原理<br>2.1.2 建筑的空间形体分析<br>2.1.3 建筑设备技术的“进化”趋势<br>2.2 从表皮到腔体<br>2.2.1 表皮的调节功能<br>2.2.2 建筑腔体的生态策略<br>2.2.3 建筑表皮和腔体的协同作用<br>2.3 建筑腔体概念的界定<br>2.3.1 建筑腔体的概念<br>2.3.2 建筑腔体空间的特性<br>2.4 本章小结<br>第3章 建筑腔体的类型学研究<br>3.1 建筑腔体的原型研究<br>3.1.1 建筑类型学的原型概念<br>3.1.2 生态建筑类型学的分析基础<br>3.1.3 建筑腔体原型的确定<br>3.2 建筑腔体类型的提取<br>3.2.1 传统建筑的能量控制重点<br>3.2.2 传统建筑的腔体运用<br>3.2.3 建筑腔体类型的归纳<br>3.3 建筑腔体形式的转换<br>3.3.1 腔体类型的转换图式<br>3.3.2 腔体类型的变异<br>3.3.3 腔体类型的并列<br>3.3.4 腔体类型的叠加<br>3.3.5 腔体类型的糅合<br>3.4 本章小结<br>第4章 建筑腔体能耗的技术分析<br>4.1 建筑腔体能耗分析的技术基础<br>4.1.1 生态的“适宜技术”观<br>4.1.2 量化分析的重要性<br>4.2 传统建筑腔体的实地调研及分析<br>4.2.1 传统居住建筑的“腔体”<br>4.2.2 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的群体结构方式<br>4.2.3 传统“生态”策略的局限与借鉴<br>4.3 未采用腔体策略的建筑的实地调研<br>4.3.1 功能性空间——绍兴市民广场展览中心实测<br>4.3.2 枢纽空间——武汉光谷电子市场实测调研<br>4.3.3 交通空间——上海世纪大道杨高路站出口实测<br>4.4 采用腔体策略的生态建筑能耗分析<br>4.4.1 功能性空间——德国新议会大厦<br>4.4.2 枢纽空间——东京天然气公司<br>4.4.3 交通空间——澳大利亚体育馆<br>4.5 本章小结<br>第5章 建筑腔体的设计策略研究<br>5.1 生态建筑实践的现状分析<br>5.1.1 建筑师对生态建筑的认识<br>5.1.2 国家的政策导向<br>5.1.3 生态建筑的实施层面<br>5.2 建筑腔体设计模式的研究<br>5.2.1 建筑腔体设计的准则<br>5.2.2 建筑腔体设计模式<br>5.3 建筑腔体的设计应用<br>5.3.1 应用腔体的建筑方案设计<br>5.3.2 建筑腔体的“适宜技术”概念设计<br>5.4 本章小结<br>第6章 结语<br>附录1 困境中的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br>附录2 LCA——生态建筑评价的核心<br>附录3 生命机理的模仿——建筑仿生学的第三层面<br>附录4 从“抽象”到“还原”——建筑类型学的借鉴<br>附录5 能量操作——生态建筑类型学原型的借鉴<br>附录6 形式追随气候——建筑“生态”理念的传承与更新<br>附录7 绿色GDP——建筑生态技术的经济性分析<br>附录8 历史的转折点——生态建筑展望<br>参考文献<br>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