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夷茶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290517
  • 作      者:
    林治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林治,1969年到福建武夷山茶乡插队,从此与茶结缘,1994年读《金刚经》,悟透人生“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决心“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因此从南平地区财政局领导岗位上辞职从文,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茶文化研究所,十多年来编著出版了《中国茶道》《中国茶艺》《中国茶情》《神州问茶》《茶道养生》《中国茶艺集锦》等专著。2004年当选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年当选为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回西安创办了西安六如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一批志同道合的茶友,致力于茶艺培训,名茶开发和茶文化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武夷茶话》从茶史、茶性、茶趣、茶艺、名人、茶话、市场等七个方面,条分缕析,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武夷茶的产销历史、品质特性和品饮技法。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不仅是风景名山、文化名山,而且是茶叶名山。这里不仅是红茶、乌龙茶两大茶类的发祥地,更被誉为“中国茶树品种大观园”。有了茶,武夷山便浸润在浓浓的茶香和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之中。品味武夷山先要品味武夷茶,同时品读流光溢彩的武夷茶文化。
展开
精彩书摘
    武夷岩茶的冲泡基本技巧有四点:
    1.择水
    武夷岩茶属于叶茶类,是在茶叶新梢生长发育成熟时,采新梢顶部的驻芽及以下的3~4片叶片加工而成,所以干茶的外形条索粗壮肥厚紧实,必须用100℃的沸水,才能充分冲泡出茶的本香和岩韵。择水这道程序不仅仅是要求所选择的水是轻、清、甘、活、冽的宜茶好水,而且很讲究烧水的火候。唐代茶圣陆羽讲水有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一沸水还太嫩,用于冲泡武夷岩茶劲力不足,泡出的茶滋味不够浓酽。三沸时水已太老,水中溶解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己挥发殆尽,泡出的茶汤不够鲜爽。唯有二沸之水最宜泡茶。古人称之为“得一汤”。“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用“得一汤”泡茶,才能使茶的内质美发挥到极至,泡出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来。
    2.备器
    要想领略武夷岩茶的神韵,必须选用考究而配套的茶具。冲泡用的器皿最好选用宜兴紫砂壶或三才杯(亦称盖碗)。品茗用具最好是精巧的白瓷小杯(又称为若琛杯),或用由闻香杯和品茗杯组成的对杯。选壶时要根据人数多少来选择,一人独品宜选小巧玲珑的“得神壶”:2~4人品茗,应选容量110~150毫升的“得趣壶”;若人数多时,可选用较大的“得慧壶”。壶以年代久远的为佳。如果条件许可,你所喜爱的每一种茶叶,最好都单独配一把专用壶,或者根据客人的属相,用生肖王子欧咏做的紫砂壶为朋友泡茶也别有情趣。
    3.烫杯淋壶
    冲泡武夷岩茶烫杯淋壶很重要。在投茶入壶之前要用滚烫的开水把茶壶或三才杯烫热,这样投入茶后,茶在壶中受热,香气容易散发,若茶叶吸附有异味,异味亦容易在摇香时挥发。另外,壶温和水温双高,才能让武夷岩茶的内质发挥到淋漓尽致。
    4.旋冲旋啜,切勿积汤
    武夷岩茶色香味韵最美妙的时刻只有一瞬间,所以要及时出汤,及时品饮,古人称之为“旋冲旋啜”。若在出汤时因壶大杯少,斟茶后壶中还有剩余的茶汤,则应当注入公道杯或子壶(亦称海壶)中备用。在泡壶中切不可积汤(冲泡普洱茶时称为留根),积汤会影响下一泡的茶味。
    只要掌握好冲泡技巧,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不失茶真味”,并且每一次冲泡出的茶汤其香气和滋味均有所变化。变化本身就是一种美,从茶汤色香味韵的不断变化中,我们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武夷岩茶的无穷魅力。
    品茶的艺术
    茶艺是平凡生活中美的结晶,是一门能使人陶醉的综合艺术。在欣赏茶艺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用眼睛看,看品茗环境的营造,看茶具的选择以及茶席布置的艺术,看茶的外观形状,看茶艺师的气质风度、仪容仪表以及艺茶的技巧;我们还要用耳朵听,听背景音乐、听解说、听水沸之声、斟茶之声;我们要调动嗅觉闻茶香的优劣及变化;调动味觉感受茶汤的滋味;调动触觉,或把玩珍贵的茶具,或感受茶汤过喉时的快感。另外,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心灵去体悟茶的物外高意。所以从广义上讲,品茶要“五官并用,六根共识”。即调动我们所有感觉器官,全身心全方位地去感受茶之美。从狭义上讲,要深刻了解茶的品质,品武夷岩茶应当‘‘三看、三闻、三品、三回味”。
    1.三看
    评鉴茶质好坏,首先要用眼睛去观察。“三看’’的具体内容是:一看茶叶的外观形状及色泽。好的岩茶外形应当条索紧结重实,条形匀整饱满,无杂质,无黄片,色泽青褐,润亮呈“宝光”,细看叶面有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这是揉捻适当、焙火适度的表现。二看汤色。好的岩茶冲泡后的汤色应当橙黄或清红,清澈明亮,赏心悦目,浓茶可呈鲜亮的琥珀色。三看叶底。叶底是指冲泡品饮后壶中剩下的泡开的茶叶叶片。将泡开的叶片放在清水杯中或倒在茶盘上,看其粗嫩度以及是否“绿叶红镶边”。好的岩茶在冲泡后,叶片柔软,边缘呈暗红色,中央显清绿色略带黄。
    2.三闻
    “三闻”是指岩茶开泡后要闻三次。第一泡闻岩茶香气的高低及有无异味。好的岩茶香气应当香高辛锐无老火、无焦气、无异味、无闷气、无青气、无陈霉之气。第二泡闻岩茶的香型。武夷岩茶的香型在第二泡时方充分显露出来。好的岩茶具有其独特的香型。如肉桂呈桂皮香型,水仙呈兰花香型。第三泡闻香气的持久程度,好的岩茶一般“七泡有余香”,大红袍可泡九道仍不失茶本味。香气越持久,茶就越好。评鉴武夷岩茶,在闻的时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要靠鼻子去闻,而且可将茶汤散发出来的香气自口腔吸入,从咽喉经鼻孔呼出,连续三次,这样可以更细腻地品评出茶的香型并由此去感悟岩茶的“岩韵”。
    3.三品
    “三品”是指通过“含英咀华”品啜茶汤来评鉴岩茶的内质。品啜茶汤的优次一般看三个方面。
    一品火功,看是“足火”、“老火”或是“生青”。足火的岩茶汤有糖香味,老火的岩茶汤有焦苦味,生青的岩茶是指因火工不足,茶汤中有青草味。
    二品滋味,看茶汤的滋味是鲜爽、甜爽、浓醇、醇厚、醇正,还是淡薄、清淡、生涩甚至苦涩。不同的人对茶的滋味有不同的偏爱,但一般而言,好的岩茶茶汤入口过喉都顺口润滑有活性,初品时虽有茶素的苦涩味,但过后回甘明显。
    三味岩韵,品悟岩韵是品饮武夷岩茶的特色。古人讲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奉献给人们“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虽然要品悟出这种独特的岩韵并非易事,但只要您用心去综合领略“香、清、甘、活”这四大因素,特别抓住一个“活”字,从舌本去细辨、从喉底去感受,岩茶那出自自然的神秘茶香以及舌下生津、口里回甘、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品茗快感,一定会让您感到妙趣横生。
    评鉴武夷岩茶在三看、三闻、三品之后还要“三回味”:一是舌本回味甘甜,满口生津。二是齿颊回味甘醇,留香尽日。三是喉底回味甘爽,心旷神怡。通过三回味,会加深您对“岩韵”的感受。
展开
目录
自序
一  茶史篇——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晚铛宜煮北山泉——唐代古朴典雅的茶风
共成三绝鉴中人——宋代内省自性的茶风
竹灶烟轻香不变——元代简约旷达的茶风
伐毛洗髓见元神——明代清丽脱俗的茶风
武夷应喜添知己——清代求实求变的茶风
春到茶山梦也香——当代武夷山多姿多彩的茶风

二  茶性篇——平生心赏建溪春,一丘风味极可人
茶树品种——乃知此为最灵物,草木英华信有神
生态环境——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
栽培管理——仙山奇茗君子性天涵地育纯天然
加工工艺——心闲手敏工夫细唯求精粹不敢贪
武夷岩茶的初制
武夷岩茶的精制
贮藏条件——藏到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武夷岩茶的质量标准
武夷岩茶的感官审评

三  茶趣篇——清香至味本天然,咀嚼回甘趣逾永
名山访泉
品茗论器
探幽寻胜
天心永乐禅寺
慧苑古刹
止止庵
桃源洞
御园追梦
以茶结缘

四  茶艺篇——武夷奇茗和月煮,尘愁消尽与云闲
茶艺的基本概念
艺茶的技能
品茶的艺术
完善自我的心理体验
待客型工夫茶茶艺
表演型大红袍茶艺
擂茶茶艺
六如禅茶茶艺
浪漫音乐红茶茶艺
祝福茶茶艺
六如茶艺的特点

五  名人篇——武夷自古多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林逋
范仲淹
欧阳修
蔡襄
苏轼
陆游
朱熹
白玉蟾
乾隆
袁枚
吴觉农
张天福

六  茶话篇——岩茶物外有高意,茶话闲听两三声
茶字趣解
武夷山的茶谜
唐伯虎以茶谜会友
店老板巧猜哑谜
柳永做茶谜言志
民间茶谜
茶俗趣谈
三茶六礼
七夕茶
施茶
祭祀中的茶俗
清代皇室的十大茶礼
乳茶祀先皇
光禄寺茶汤
宗室宴茶仪
重华宫茶宴
清宫茶宴
万寿宴茶仪
千秋节宴茶仪
郊劳赐茶
千叟宴
御殿赐茶
乾隆以茶治国的故事
大红袍的故事
叶飞司令亲自审评大红袍
中美友好的外交礼品茶
陪伴蒋经国先生安度晚年

七  市场篇——世间绝品谁能识、须访眠云跂石人
武夷岩茶市场的现状
商品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带动武夷岩茶腾飞的何一心
无冕之王刘宝顺
草根茶王陈荣茂
制茶女状元游玉琼
附录:西安六如茶文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