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循环支持治疗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860918
  • 作      者:
    夏小明,林岫芳,曾志为主编
  • 出 版 社 :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循环支持治疗学》 由多位长年奋斗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肾内科临床一线的医学工作者共同编写,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集合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全书采取提纲式编写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阐述简明扼要;立足于基础理论,着重于临床实践、技术,并融入了近年来循环治疗方面大量的新进展;涉及心脏起搏、电复律、体内外主动脉反搏、心脏移植、透析在循环容量控制中的作用等新技术,特别提出心脏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有别于其他心血管知识参考书。《循环支持治疗学》 主要面向心血管病内科主治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进修医师、重症监护室(CCu、ICu)医师以及麻醉科医师。
展开
精彩书摘
    药物的相互作用;腺苷和双嘧达莫合用可增强腺苷的强度,可能双嘧达莫抑制细胞摄取腺苷,咖啡因、茶碱可拮抗腺苷使之作用减弱,卡马西平可增强腺苷的作用。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洋地黄、奎尼丁、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均与其无相互影响。
    (2)洋地黄类:用于终止室上速或控制快速房颤的心室率。毛花甙C 0.4~0.8 mg稀释后静注,可以再追加0.2~0.4 mg,24 h内不应>1.2 mg;或地高辛0.125-0.25 mg、l/d口服,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洋地黄类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不足之处为起效慢,对体力活动等交感神经兴奋时的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必要时与B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同用,但要注意调整地高辛剂量,避免过量中毒。
    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原则
    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应先考虑的三个方面:
    1.是否需要用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各种心律失常需要药物治疗,如心悸、活动后心律失常增加,伴有心绞痛、气短、呼吸困难的心律失常,出现头晕、头痛或暂时性意识丧失,一时性黑朦,伴突然出现栓塞征象的心律失常等。有明显症状的心律失常通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但少数也可见于所谓“正常心脏”,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心脏”,其定义不但是现在各项心脏检查结果均属正常,而且在长期观察中未见心脏的异常现象,因而其预后良好。判断是否是正常心脏需经严格的各项检查,例如有:①必须进行的检查项目:12导体表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正侧位胸部X线片检查、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最好活动平板),必要的生化及血液检查。②尽可能做的检查项目:心脏电生理检查,左右心室造影,核磁共振心脏检查,核素心室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平均信号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分析,必要的血内中毒物质测定。④要考虑做的检查项目:心脏活体检查(心内膜心肌)。
    2.选用何种药物其危险/效益比最小选用何种药物可以获得最大效益?目前多数用药是根据医生的自我经验以及从大型临床试验结果中所获的信息中判断。自从CAST一l及CAST一2的临床试验发表以后,对I类药物应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梗后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了一致认识,即其效益虽可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其危险是增加了病死率,因而基本上放弃了I类药物中(如英卡因、氟卡因)对严重心脏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对莫雷西嗪、美西律、丙吡胺、普罗帕酮等只应用于无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对器质性心脏病如需应用,尽量采用短期少量用药,并进行严密及时的心脏监护。
展开
目录
第1章  血液循环生理基础
第一节  血液循环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第三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四节  血管生理

第2章  心力衰竭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第五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六节  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
第七节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附录  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05年修订版)

第3章  心源性休克
第一节  心源性休克病因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第4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第一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理生理基础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
第三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第四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第5章  恶性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
第二节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第三节  心脏停搏和无脉性电活动
第四节  Brugada综合性
第五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6章  心脏猝死
第一节  心脏猝死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基础
第二节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诊断
第三节  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第7章  心肺复苏
第一节  心肺复苏的病理生理变化及血流机制
第二节  心肺复苏的适应证
第三节  心肺复苏程序

第8章  心脏电复律
第一节  心脏电复律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二节  心脏电复律装置
第三节  步骤和操作方法
第四节  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处理
第六节  影响除颤成功率的因素

第9章  ICU与CCU工作常规和常用诊疗技术
第一节  ICU与CCU人员配置、任务和收治范围
第二节  ICU与CCU的仪器设备与心脏监护
第三节  血流动力学监测
第四节  危重病情监测要点
第五节  动、静脉穿刺、切开插管术
第六节  胸腔穿刺术
第七节  心包穿刺术
第八节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九节  动态血压监测(ABPM)

第10章  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一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概述
第二节  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适应证
第三节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埋置的操作技术
第四节  临时人工心脏起搏
第五节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第六节  心脏起搏器的程控与随访
第七节  心脏永久起搏器临床应用最新进展

第11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防治
第三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第四节  介入治疗的术前及术后处理

第12章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治疗技术(IABP)
第一节  IABP的工作原
第二节  IABP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IABP操作技术
第四节  IABP的临床应用

第13章  体外反搏
第一节  体外反搏的作用机理
第二节  体外反搏的技术操作
第三节  体外反搏的临床应用

第14章  辅助循环和人工心脏
第一节心室辅助设备
第二节  插管的部位及方法
第三节  辅助装置的临床应用

第15章  心脏和心肺移植
第一节  心脏移植的临床泣用
第二节  心脏移植的受体、供体
第三节  移植心脏术式
第四节  心脏移植后重要并发症及防治
第五节  心脏移植后的处理原则

第16章  人工通气支持治疗
第一节  气管插管
第二节  呼吸机基础
第三节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

第17章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透析与超滤
第一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原理及特点
第二节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循环支持治疗中的应用

第18章  营养支持治疗
第一节  营养的基础知
第二节  临床应
第三节  几种常用的心脏营养代谢药物

第19章  心脏病人的非心脏外科手术的风险评估和围手术期管理
第一节  心血管风险的临床预测指标
第二节  心脏病患者在非心脏围手术期的处理
第三节  手术前准备
第四节  手术前相关检查

第20章  循环支持治疗的常用药物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强心甙类和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物蝴
第二节  血管活性药物
第三节  利尿剂
第四节  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
第五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
第六节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拮抗剂
第七节  抗凝血药
第八节  镇痛药和镇静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