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中医外科学的发展<br> 二、形成<br> 中医外科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是在汉朝。那时已有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其中《灵枢·痈疽》所载外科病名虽只有17种,但对痈疽的病因病机已有一定的认识,“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熏于五藏,藏伤故死矣”。在《黄帝内经》中,尚有针砭、按摩、猪膏外用、醪药、手术等多种外科疗法,如最早提出用截趾手术治疗脱疽。同时,已有了升丹,如《周礼·天官篇》中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郑玄注五毒说:“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鳌,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治疡。”即是现在升丹的炼法和应用。号称外科鼻祖的华佗(公元141~203年),第一个应用麻沸散作为全身麻醉药进行剖腹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对后世外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治疗肠痈、寒疝、浸淫疮、狐惑等病的辨治体系和方药,至今仍为临床所应用。<br> 三、发展<br> 晋唐时期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问世,对外科疾病病因、分类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水平,治疗方法更加多样化。唐太医署设置“疮肿”专业,培养专业外科医生,更促进了中医外科的发展。南齐龚庆宣于479~502年间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第一部外科学专著,其所载的内治法及辨证施治,为后世外科“消、托、补”三法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该书主要记述了金疮、痈疽、疥癣、疮疥等外科疾病,有内治、外治方140余个。治疗外伤采用止血、止痛、收敛、解毒等方法,并将治痈疽的针烙排脓法以及活血化瘀法用于创伤外科。对外科疾病病因、发病部位有了深入的认识,如乳痈由乳头感染所引起;疥疮由疥虫引起;消渴易患痈疽。而附骨疽的好发部位为大关节,小儿易着脊背。对外科疾病进一步分类,如肿瘤有瘿瘤、骨瘤、脂瘤、石瘤、肉瘤、脓瘤、血瘤等病名。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在继承前人热熨、药贴、熏洗等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一是新方法,如治发背初起的冷熨法,即将纸捻引流,应用于瘘管治疗,并引用水蛭吸脓法及火罐排脓法等;二是出现专方,如“三十六瘘方”、“赵婆疗瘘方”等。《外台秘要》也载有不少外科专方。<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