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171051
  • 作      者:
    矫继忞, 蔡同一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运用了《易经》的核心——时空理论,即以圭表为支点,用时间和空间,将万事万物按其功能统一起来的一种逻辑体系。取向于天、地对人的功能,来了解宇宙对人体脏器的影响,借以纠正人们的饮食行为与疾患,从而实现“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念。 本书以中医学的奠基理论——《黄帝内经》的内容为核心,对人体的结构、饮食养生及日月晨昏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予以探讨。
展开
作者简介
    矫继忞,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客座教授。她长期潜心于易经文化的研究并应用于人类饮食养生。她考察了我国多家著名食品企业,走访了多所高等学校的食品学院,并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研究生开设了“易经文化中的饮食养生”课程。<br>    北京食品学会会员,并被该学会聘为“食品与营养”科普讲师团教师。<br>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营养与食品专业委员会会员,她撰写的论文“子午流注与老年养生”获2006年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全书的内容以天、地、人为顺序,力求逐步推演、循序渐进,为能顺乎天地时序、灵活地运用饮食养生奠定了基础。<br>    全书共有八章: 第一、二章,介绍易经文化中的“时空理论”,学习阴阳五行学说;天干地支学说。学习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来标记、表达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来看自然界对生命体的影响。<br>    第三、四、五章,介绍并学习藏象学说;讲解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的关系;学习运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细化人与大自然的联系,理解“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道理。<br>    第六、七、八章,介绍并学习食物的性、味及归经,不同的制、做、调、配方法,则归经不同。尊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习性,调配好饮食,平衡人体的阴阳;学习人体临床上的六大虚证和食疗与药膳,以利在运用饮食调摄时分清体质;学会顺乎天地时序,搭配好四季的饮食,防疾患于未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br>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之合,不离五……”<br>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br>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br>    阴阳五行观念来源于夏、商文化。秦汉之际,阴阳、五行学说已开始成为统摄一切的表述体系;成于西土秦国的《吕氏春秋》,把当时广为流行的阴阳说和五行说进一步具体化了。在《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中五气运行对应的天象、气象、物象,并以此为据制定出一年十二个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阴阳描述了对季节变易的感受;到了西汉中叶,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已经合流,并逐渐成为公认的系统的表述体系。<br>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认识和解释自然的一种理论工具,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思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br>第一节  阴阳学说<br>第二节  五行学说<br>第二章  天干、地支<br>第一节  十天干<br>第二节  十二地支<br>第三章  用中医学理论阐述人体脏腑的功能及关系<br>第一节  中医学对人体基本特点的认识<br>第二节  藏象学说<br>第四章  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的关系<br>第一节  食物的性、味、色与人体脏腑的关系<br>第二节  食物的色味与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和自然界的对应关系<br>第五章  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br>第一节  十天干与人体脏器的对应关系<br>第二节  阴阳五行和十二地支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br>第三节  子午流注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br>第六章  食物的性、味、功能及归经<br>第一节  按食物的性分类<br>第二节  按食物的味分类<br>第三节  食物的归经<br>第四节  食物的酸、碱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br>第七章 人体虚证的食疗与药膳<br>第一节  气虚证<br>第二节  血虚证<br>第三节  阴虚证<br>第四节  阳虚证<br>第五节  气血俱虚证<br>第六节  阴阳俱虚证<br>第八章  食物的四季调摄<br>第一节  食物的春季调摄<br>第二节  食物的夏季调摄<br>第三节  食物的秋季调摄<br>第四节  食物的冬季调摄<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