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图解刺血疗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03234
  • 作      者:
    欧阳颀,吴杞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速学中医技艺丛书:图解刺血疗法》作者以图为主的形式扼要介绍了有关刺血疗法的手法与俞穴定位技巧,并以临床实例重点介绍了常见病症的刺血疗法的具体应用与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可作为保健服务行业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基层医务工作者、家庭保健指导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节  概述
  刺血疗法,就是用三棱针或粗而尖锐的针具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浅刺,使之出血少许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刺血疗法由来已久,它是在“砭石”治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起沉疴、消痼疾的作用,能获得其他疗法难以取得的良好效果,在民间甚为流行。
  一、特点
  1.适应证广刺血疗法适应证比较广泛,中医的所谓实热证、痛证、瘀证等,均适宜刺血。一些诊断不明、检查不清的病症,可对症行刺血治疗。还有一些久病不愈的宿疾,屡服药物,变更治法而未奏效者,亦可行刺血治疗。据资料统计,它的适用病种有150余种。
  2.取穴少而精刺血疗法取穴少,有时一个穴位就能治多种疾病,是一种整体治疗手段。
  3.操作简便,适宜应急刺血疗法,不需要特殊器械设备,取穴少,简便易学,容易掌握,只需酒精棉球和三棱针或其他针具就能治病。
  4.奏效迅速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一般单用刺血治疗即可收到满意效果。临床观察对热证、实证效果显著,部分病例在刺血结束时症状即可缓解甚至消失。
  5.不良反应少刺血产生的副作用,一是对患者本身的不良影响,如出血过多、疼痛刺激、晕针等;二是对施术者或其他患者的影响,如交叉感染等。只要严格消毒刺血工具,有条件者应用一次性针具等;精神紧张者,做好解释工作,待患者彻底放松后才施治,就完全可以减少或杜绝副作用的发生。
  6.预后判断有经验的医师可根据出血的颜色、稀稠和迟速的变化,来诊断病性或判断预后。如出血颜色鲜红、不易结块则表示病情较轻;颜色黑紫、块大黏稠则表示瘀阻较重;血液中夹有黏液果冻样物质,说明湿毒瘀积凝滞日久;血色紫红说明新伤;出血量多说明病程较长;量较少说明病程较短或病位较深等。
  二、作用机制
  1.疏经通络由于人体气血的流注运行皆借于经络系统,因此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行,机体失养,百病乃生。刺血疗法通过对血络的刺激,直接作用于经络系统本身,并放出一定量的血液,‘通其经脉,调其气血”,来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使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凡临床有瘀血阻络之病症,皆可用本法来治疗。如《内经》云:“索其结络者,刺出其血,以见通之”。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云:“病人脉隆盛,人于脉中而不环周,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宜砭刺出血。”
  2.活络止痛刺血疗法具有极好的止痛作用,尤其对运动系统软组织急性扭伤或劳损引起的疼痛,疗效颇佳。其止痛作用机制也正是通过疏经通络实现的,所谓“不通则痛”、“通则不痛”。在《内经》中就对头痛、齿痛、胃痛、腹痛、腰痛、腿痛等诸多痛证均以刺血治之。华佗刺血治曹操头风,四总穴中委中刺血治急性腰痛等,也是依据刺血疗法具有活络止痛作用选用的。
  3.活血化瘀瘀血是血行不畅,滞留于经络或溢于经络之外,积滞于组织间的病理产物,刺血疗法通过泄出一定量的血液,直接调节血液运行,宣通瘀滞、通利经络以达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对跌打损伤所导致瘀血肿胀,也可直接在患处点刺放出恶血进行治疗。如《素问。缪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见血立已。”《薛己医案》亦云:‘患者闪伤,瘀血肿痛……遂砭去瘀血。”
  4.消肿散结对热毒壅结之疮痈疖肿或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等外科病症,可用刺络放血法治疗以排邪外出,消肿散结。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有“治腐肿者,刺腐上,视痈大小深浅刺,刺大者多血”,“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锋所取也”等的记载。再如叶天士认为:“结为癥瘕者,气血交病病已人络,久必成胀满……宜治血络。”督脉刺血治疗疔疮,耳尖放血治目赤胀痛,刺血治疗肝硬化、巨脾症等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5.醒脑开窍刺血法主要适用于由于热、毒、痰、浊、瘀等邪气内闭,神机失运而致的神昏.临床多用四肢末端穴及头面穴,如十宣、十二井、八邪、舌下络脉等为主刺络出血,以启闭泄邪,通关开窍,从而达到醒脑开窍之功。如《针灸大成》中转引明代朱权《乾坤生意》一文云:‘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延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切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延续至今,取十二井穴刺血救逆促醒,仍是针灸临床治疗中风闭证的首选方法之一。
  6.镇静安神经穴刺血疗法常用于治疗癫痫、癔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如《灵枢。癫狂》记载:“狂而新发,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倾,已。”此类病证多因情志怫郁,气血不和,心神不主所致,采用刺血疗法可使之气血冲和,神志安宁而达到镇静安神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刺血仍是目前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重要手段,并具有较好疗效。
  7.清热解毒由于在刺血过程中,可以使热邪随血外出而泄,因此刺血疗法具有较强的清泻热邪作用。火热壅盛则成热毒,火降热清则毒邪可除;而对于虫蛇咬伤,局部刺血又可使毒素随血而外流排出,故刺血可清热解毒。如《内经》‘大热遍身,狂而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刘完素‘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张从正则更擅用刺血清热解毒,认为“邪热之毒,出血则愈”。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记载,治疗瘟毒吐泻转筋,‘用针刺胳膊肘里弯处血管,流紫黑血,毒素随血出而愈。”直至今日,刺血解毒为针灸医家所喜用,如用八风八邪刺血治虫蛇毒伤,中冲、少商刺血治疗嗜盐菌中毒、八关大刺治高热不退均收到较好疗效。
  8.祛邪安正刺血祛邪安正,以张从正解释最为详尽,张氏认为人体疾病皆因邪气所致,而体内恶血为致病之邪,邪侵则病生,久病则正虚,治疗力主祛邪扶正,“出血与发汗,名虽异而实同”将刺血作为发汗祛邪大法之一,认为“出血者,乃养血也”,“出血即泄邪,邪出则正安”。正因如此,现在仍用刺血治小儿疳积、遗尿、消渴、脱肛等正虚或虚实夹杂之证。在伤风、喉蛾、头痛、乳痈、风疹、水肿的表证阶段,亦常用刺血法。
  9.和血养血人体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气血以流通为贵,气血旺盛,五脏调和,机体抗病力增强,自可祛除病邪。刺血和血还可养血,为“活血乃补血之法”,诚如唐容川所言:“凡有所瘀,莫不壅塞气道,阻滞生机,而反阻新血之生,故血证总以祛瘀为要。”祛瘀生新,是养血补血依据之一;再从现代生理学角度分析,刺络少量出血,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达到阴平阳秘、阴阳调和,所以说刺血具有和血养血,调整阴阳作用。
  10.美容养颜刺血治疗面部痤疮及色斑、斑秃疗效显著。其机制在于清泻肺胃之火,清利脾胃湿热,调理冲任,使气血平和,水火相济,肺气清肃,肝气条达,毛孔通畅,皮肤微血管代谢正常,则痤疮自愈,面部皮肤光洁。刺血治疗既调整了内环境的平衡,又调节了皮下组织的微循环,是一种本质美容。
  综上所述,刺血疗法具有许多作用,这些作用相互联系,其中通经活络是基础,是其他作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了解并掌握刺血的作用,对临床合理选用刺血,提高刺血疗法的治疗效果都有裨益。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刺血疗法简介
第一节 概述
一、特点
二、作用机制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二)禁忌证
第二节 常用穴位选用
一、治疗部位的选择
(一)选穴原则
(二)选点原则
二、常用穴位的定位、功用及主治
(一)头顶区
(二)眼区
(三)鼻区
(四)面侧区
(五)口区
(六)耳区
(七)颈区
(八)项区
(九)胸部
(十)腹部
(十一)肩胛区
(十二)上臂区
(十三)前臂区
(十四)手区
(十五)大腿区
(十六)小腿区
(十七)足踝区
(十八)背腰部
第三节 刺血用具与操作
一、刺血用具
(一)刺血针具
(二)罐具
(三)其他
二、操作步骤、方法及技巧
(一)操作步骤
(二)操作方法
三、疗程和出血量
(一)留罐时间的长短
(二)出血量的多少
(三)刺血时机的选择
(四)刺血治疗反应
四、辨别血的颜色和动态
(一)辨血色
(二)辨刺血时血的动态
五、注意事项及常见异常情况处理
第2章 传染病刺血治疗图解
第3章 急诊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4章 内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5章 外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6章 骨伤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7章 妇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8章 儿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9章 五官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第10章 皮肤科病症刺血治疗图解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